水稻直播田杂草新动态及防治策略
水稻直播田杂草新动态及防治策略
水稻田杂草与水稻争地、争肥、争光、争水,抑制水稻幼苗生长发育,进而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产生严重影响。
杂草草相变化原因分析
水稻栽培方式密切相关。在水稻直播田,由于杂草与稻苗同步生长,生长空间大,因而杂草总体发生较重。稗草和千金子等相对喜旱性杂草在直播田发生远远高于移栽田。
多年连续使用1-2种除草剂,杂草抗性增强(稗草、千金子)。稗草抗性区域一块田稗草种类达到4种以上。
收割机械跨区作业,导致杂草种子远距离传播。
田埂沟渠杂草种子或宿根大量进入稻田(双穗雀稗、稻李氏禾)。
使用常规种没有经过精选机筛选,种子里面混有杂草种子。
流转土地的企业或种田大户,人工短缺,水浆管理粗放,除草效果差,甚至出现草荒,累积杂草种子多。
水资源不足,杂草发生量大,旱地杂草侵入农田。
防治策略
防除水稻田杂草,要实行以农业技术为主的综合防除措施,杂草的防治关键在于防,只有前期预防工作做好,才能为水稻整个生育期的杂草防除打下良好基础。具体按四个原则实施:
杂草早期防治
在杂草生长最小、最脆弱的阶段,可选择早期防治的除草剂。最佳时期使用足够剂量,更加有效。多种作用机理
使用多种作用机理的除草剂混合,达到更有效地控制杂草。轮作
适时水旱轮作或改变栽培模式(直播-移栽),还可以调整播种量,增加作物与杂草的物理竞争。物理防治措施
通过合理的农业措施降低土壤中杂草种子的数量。如在播种前提前粗整地,待杂草出来后采用深翻灭草,就是特别有效的措施。
防治办法
- 整地前以综合预防为主,达到压低杂草基数的目的
(1)水旱轮作
水旱轮作,就是水稻种植后的第二年改种其他类的旱田作物,旱地环境有利于抑制各种水生,湿性杂草的生长和蔓延。
(2)播种前,深翻、化学除草、降低田间杂草基数
秋季水稻收获后对稻田进行深翻,将遗留在土壤中的草籽翻入深层土壤中,抑制其来年萌发。
春季化学除草:水稻直播田一般为冬闲田,杂草较多。所以必须先除掉冬闲田里的杂草。选择用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等高浓度灭生性除草剂进行防除。
- 整地播种后,以化学防除为主,重在掌握防除技术
(1)稻田杂草发生特点和时间确定防治策略
水直播稻田有三个出草高峰:
- 第一高峰:水稻播种后5-7天出现第一个出草高峰,以稗草、千金子为主。
- 第二高峰:播种后15-20天出现第二个出草高峰,主要是异型莎草、陌上菜、节节菜、鸭舌草等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 第三高峰:播种后20-30天部分田块出现第三个出草高峰,以萤蔺、水莎草等莎草,部分种类的阔叶杂草。
针对三个高峰,采取“一封、二封杀、三补”的防治方法,这样可以有效控制水直播稻田杂草发生。
- 一封:在水稻播种后2-4天进行土壤封闭处理。药后7天内要求厢面保持湿润状态,防止厢面干燥。水稻两叶一心以前,切忌厢面上渍水,因渍水易杂草烂秧缺苗。秧苗两叶一心时灌水上厢面,保持水层,控制杂草萌发。
- 二封杀:在水稻2-3叶期结合苗后早期茎叶处理再次用药进行土壤封闭处理。
- 三补:经过前期两次除草后,可以根据田间残留杂草的情况,选用合适的茎叶处理剂补除。
(2)施药时期
除草剂施药时间在考虑杂草对除草剂敏感阶段,同时也应考虑水稻对除草剂的抗耐力。一般来说,杂草种子萌发阶段及幼苗期对除草剂最敏感。
(3)控制用药量
除草剂在应用过程中,如果使用过多,会对水稻产生药害;反之,用少了,达不到除草目的。因此,生产上除草剂使用量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标注的安全有效剂量和稻田实际面积进行计算。
(4)施药方法
稻田化学除草剂常用施用方法有喷雾和撒施两种。喷雾要求做到均匀喷雾,不重喷,不漏喷。撒施药剂应与细沙土或肥料拌匀后,均匀撒施。施药后要按照说明书进行田间水层管理。
随着农村劳动力减少,直播水稻田面积还会不断增多,杂草危害会越来越重,尤其是流转土地的企业和种田大户直播稻田在管理粗放情况下,并且呈现逐渐加重趋势。直播水稻田杂草防除要求耕作、水浆管理和化控紧密配合才能获得好的效果。多年来本公司植保专家和水稻栽培专家对直播水稻杂草防除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出了较为有效的防除方法,在很多区域获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欢迎咨询。
农民朋友可以关注“谷瑞特植保”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农业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