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什么是“着相”?普通人应该如何避免“着相”?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什么是“着相”?普通人应该如何避免“着相”?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K181S4055669QH.html

在佛教修行中,"着相"是一个常见的概念,它指的是对事物的表象过分执着,从而影响内心的清净。那么,究竟什么是"着相"?我们又该如何避免"着相"呢?本文通过两个生动的故事,为我们揭示了这一深奥的佛教智慧。

一、慧空禅师的不拘一格

我们经常说,佛有三十二相,有些人觉得佛陀有三十二相,肯定非常的厉害。但是如果我们把佛陀当成一个有着三十二相的超越常人的神来供奉那就是不对的。

禅宗也曾经说过,只要开悟了就是佛陀。便有人质疑,那那些开悟的禅师为什么没有三十二相?难不成是没有开悟?

但是其实,三十二相只是,佛陀的一个特征,如果执着于必须有三十二相才是佛陀的话,那便是着相了。执着于佛陀的三十二相,从而忘记了佛陀的教诲。

有一座寺院,供奉了一尊非常庄严的阿弥陀佛像,请慧空禅师去开光。这个慧空禅师进了大雄宝殿,不诵经也不拜佛,就在大殿里躺下来睡觉。

寺院住持看不过去就说:

“禅师,这里是大雄宝殿,阿弥陀佛像供在那里,你这样子不庄严不恭敬,太不好看啦。”

慧空禅师回答道:

“阿弥陀佛是我们的父母,我今天来到这里就是回家了,当然可以随意了。你们搞得这样子拘谨不像亲子,倒像个义子。就是不把阿弥陀佛当亲生父母罢了。不睡就不睡。”

说完,慧空禅师就把阿弥陀佛从中间请了下来,放在窗子边,自己也在旁边坐下。

住持更为恼怒了:“佛像应该放在大殿中间,你把它放在窗边做什么呢?”


慧空禅师说:“这窗口清风徐徐十分清凉,佛应该待在这里呀。你们把它放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多难受。”

这时候,老禅师发现很多人在旁边看热闹,就问:“你们看什么呀?”

围观的人说:“这佛像真好看。”慧空禅师一听,便把佛像上挂的饰品都一一拆下来,分给围观的人。

住持气得直跳脚:“老禅师您怎么能这样呢?您莫不是来捣乱的吧?”

慧空禅师说:“你不是找我替佛像开光吗?这佛的光要给人。像佛祖过去割肉喂鹰舍身饲虎,连头脑眼睛都要挖出来布施给人。今天来了这么多信徒,这点东西,当然也应该布施给人。这种布施不是最好的开光吗?”

慧空禅师真正做到了不着相,不执着于佛法教条,而是真正理解了佛法。真正的佛法是破除迷信的,是不会执着于这些小事的,我们供奉佛像追求的不是佛像,而是佛陀的慈悲之心。

如果本末倒置,丝毫不学习佛陀的慈悲之心,只知道供奉佛像,那就是给佛塑了金身也是无用的。

二、李明画师的困惑

在唐朝盛世,有一位名叫李明的画师,李明的画工精湛,远近闻名。而且李明尤其擅长画佛像,很多人都来求他的画作。李明也希望自己画出的佛像能够保佑自己。但是李明的内心一直被困扰,画再多的佛像也无济于事。

一天,李明在市集上遇到了一位禅师,名叫慧远。慧远禅师经常在市集附近化缘,遇到有人遇到困难慧远也十分愿意帮助他。,这天,他注意到李明满面愁容,便主动上前问道:“施主,我看您面带愁容,是否心中有所困扰?”

李明叹了口气,答道:

“禅师,我是一名画家,尤其擅长画佛像,希望借此得到佛祖的庇佑。但是我发现我画多少佛像,内心也无法安宁平静。求禅师解惑。”

慧远禅师闻听此言,让李明将所有佛像画作都给自己看看。随之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慧远禅师竟然当着李明的面,将所有他所有的佛像画作全部撕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