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妇幼保健院:白内障早期信号与防治—从此不再“雾里看花”
泰安市妇幼保健院:白内障早期信号与防治—从此不再“雾里看花”
白内障是威胁视力健康的一种常见眼部疾病,其早期症状容易被忽视。近日,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接诊了一位因"夜间开车总觉灯光刺眼"而就医的患者,最终被确诊为早期白内障。这一案例提醒我们,白内障并非老年人的"专利",45岁以上人群都可能发病,因此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
早期征兆:视力 "蒙纱" 别忽视
白内障在早期的时候,其症状很容易被人们误认为是老花眼。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以下这些信号,那么就需要提高警惕了。首先,视物模糊是白内障早期较为常见的症状,患者会感觉眼前仿佛隔着一层雾霾,原本清晰的世界变得朦胧不清;其次,在夜间,当面对灯光时,会产生光晕或眩光,严重影响夜间的视觉体验;再者,色彩辨识度下降也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可能会发现原本鲜艳的色彩变得暗淡,难以准确区分各种颜色;另外,还有一种情况需要注意,那就是频繁更换眼镜,却仍然无法改善视力。如果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以便尽早发现问题。
病因揭秘:不只是衰老惹的祸
白内障的主要成因是晶状体蛋白质发生变性。传统观念中,人们往往认为年龄增长是导致白内障的主要原因,诚然,年龄因素确实在白内障的发病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实际上,白内障的病因远不止如此。长期暴露在紫外线照射下,眼睛受到紫外线的伤害,会增加患白内障的风险;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代谢紊乱,也更容易患上白内障;眼外伤同样可能成为白内障的诱因,眼部受到撞击等外伤后,晶状体的结构可能会受到破坏,从而引发白内障;此外,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也会对晶状体产生不良影响,成为白内障的高危诱因之一。
在近年的接诊过程中,医生遇到过45岁在户外工作的患者,由于户外紫外线强烈,他们患白内障的几率明显增加;还有年轻的糖尿病患者,也受到了白内障的困扰。这些案例都充分说明,我们的防护意识亟待加强。
治疗与康复:手术是唯一有效手段
目前,在白内障的治疗方面,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是一种非常成熟且有效的方法,其成功率超过 98%。患者在接受手术后,次日即可恢复视力,这无疑给众多白内障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希望。但是,术后的护理同样不容忽视。在术后,患者要避免揉眼,因为揉眼可能会导致眼部伤口裂开,影响恢复;也要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可能会使眼压升高,对眼睛造成伤害。同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进行复查。
术后 3 个月是视力恢复的黄金期,在这个阶段,患者应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炎眼药水,以预防感染,促进眼部恢复。此外,补充叶黄素等护眼营养素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叶黄素具有抗氧化和光保护作用,能够有效避免蓝光对眼睛的损害,就如同给眼睛戴上了一副 “隐形太阳镜”。像芥蓝、菠菜、黄玉米、蛋黄等食物中,都富含叶黄素,可以适当多食用。
预防白内障,从生活点滴做起
除了及时治疗,预防白内障同样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注意科学用眼,避免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无论是手机、平板还是电脑,长时间使用都会让眼睛疲劳不堪。当感觉眼睛疲劳时,不妨停下手中的事情,眺望远方,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在户外活动时,如果光线强烈,一定要佩戴墨镜,避免强光直接照射眼睛。其次,对于患有糖尿病等内分泌代谢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控制病情,因为血糖控制不良会改变晶状体的渗透压、曲度,影响晶状体的代谢,从而增加患糖尿病性白内障的风险。再者,要注意避免眼外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做好眼部的防护措施,避免眼部受到外力冲击。如果不幸出现意外,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最后,切勿滥用眼药水。很多人在感觉视疲劳时,就随意使用滴眼液,虽然在短时间内可能会感觉眼睛舒适一些,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对眼药水产生依赖,尤其是激素类滴眼液。
眼睛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白内障的危害不容小觑。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视力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用眼习惯,做好白内障的预防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