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混凝土回弹法及碳化深度测量,你需要知道的都在这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关于混凝土回弹法及碳化深度测量,你需要知道的都在这里!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dsjcjd.com/d/jiancezhishi/259
混凝土回弹法是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回弹法需要和碳化深度测量配合使用,才能得出比较客观的检测结论。本文将详细介绍回弹法的基本原理、操作规范以及碳化深度测量的相关要求,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检测技术。
回弹法简介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基本原理
混凝土表面硬度与混凝土极限强度存在一定关系,回弹仪的弹击重锤被一定弹力打击在混凝土表面上,其回弹高度和混凝土表面硬度存在一定关系。这样可以利用回弹仪测试混凝土表面硬度,并结合混凝土碳化深度从而间接测定混凝土强度。
被检测混凝土需符合下列条件:
- 混凝土采用的水泥、砂石、外加剂、掺合料、拌合用水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 采用普通成型工艺;
- 采用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模板;
- 蒸汽养护出池经自然养护7d以上,且混凝土表层为干燥状态;
- 自然养护且龄期为(14~1000)d;
- 抗压强度为(10.0~60.0)MPa。
回弹仪的有关规定
回弹法所采用的回弹仪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回弹仪》JJG 817 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标准状态(整理自《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
回弹法测区相关规定
- 当需要进行单个构件推定时, 每个构件布置的测区数不宜少于10个;当不需要进行单个构件推定时,每个构件布置的测区数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3个。
- 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小于0. 2m。
- 测区应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 可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表面或底面。
- 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重要部位和薄弱部位应布置测区。
- 测区面积不宜大于0.04m2 。
- 检测面应为混凝土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浮浆及蜂窝、麻面。
- 测区应有清晰的编号。
测区回弹值测量规定
- 检测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检测面,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
- 测点应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20mm;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0mm。弹击时应避开气孔和外露石子,同一测点只应弹击一次, 读数估读至1。每一个测区应记取16个回弹值。
- 同一测区16个回弹值中的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应直接剔除,计算余下的10个回弹值的平均值。
- 应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1/T 23的有关规定对回弹平均值进行修正,以修正后的平均值作为该测区回弹值的代表值。
上述二、三、四方面均整理自《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GB/T50784-2013 4.2及附录A部分内容。
碳化深度
为什么需要测碳化深度
水泥一经水化游离出大约35%的氢氧化钙,它对混凝土的硬化起了重大的作用。已经硬化的混凝土表面受到二氧化碳作用,使氢氧化钙逐渐变化,生成硬度较高的碳酸钙,即发生混凝土的碳化现象。碳化使混凝土表面硬度增加,回弹值增大,但对混凝土强度影响不大,从而影响了强度和回弹值之间的相关的关系。
碳化深度规范操作
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测区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值,测点不应少于构件测区数的30%,应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构件每个测区的碳化深度值。当碳化深度值极差大于2.0mm时,应在每一测区分别测量碳化深度值。
- 可采用适当的工具在测区表面形成直径约15mm的孔洞,其深度应大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
- 应清除孔洞中的粉末和碎屑,且不得用水擦洗。一般采用洗耳球或小皮老虎。
- 应采用浓度为1%~2%的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的边缘处,当已碳化与未碳化界线清晰时,用碳化深度测量仪测量已碳化与未碳化混凝土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测量不应少于3次,取其平均值,每次读数精确至0.25mm。
- 应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并应精确至0.5mm。
上述碳化深度规范操作整理自《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J/T 23-2011 第四章。
热门推荐
田家炳:从“皮革大王”到“百校之父”的慈善人生
“多彩贵州”文化深度体验之旅启动,创新演绎文旅融合新模式
跟着导游小王打卡贵州必玩景点
别再催了!陪孩子写作业的正确姿势你get了吗?
孩子一写作业就“摆烂”怎么办?三招教你轻松搞定
北大美食全攻略:食堂、五道口双马餐厅及周边特色小吃
蔡元培的北大改革:从“官僚养成所”到学术重镇
北京大学1898创新大赛助推石家庄产业升级
北大全球第17!中国顶尖学府的荣耀之路
周末打卡:广东省博物馆的历史探秘
瓦窑村:小田变大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瓦窑村:乡村振兴的"小田变大田"模式
瓦窑村乡村振兴:小田变大田的致富密码
瓦窑村:非遗美食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
探秘清华主楼:百年学府的建筑传奇
孙中山在南京总统府的三个月:见证中国近代史转折
探访南京总统府:孙中山的足迹与民国风
《觉醒年代》热播,揭秘孙中山在南京总统府的历史瞬间
广州一日美食之旅:从早茶到夜宵,打卡网红店!
广州小故宫和明远楼:一日游打卡攻略
新康社区带你探秘苏州水八仙生态园
“水韵八仙,苏州领‘鲜’”:苏州水八仙品牌全新启航
秋吃水八仙,胜过活神仙!
秋日尝鲜:苏州水八仙大揭秘!
“一滚”走红,你造句了吗?
茉莉花如何养护的正确方法
告别脂肪粒和闭口粉刺:全方位护肤指南
《半斤八两》:一首歌里的香港度量衡故事
香港还在用的古制度量衡:十六两一斤的历史与传承
香港十六兩一斤换算的历史渊源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