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问答|佛教中的“六和敬”是什么意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佛学问答|佛教中的“六和敬”是什么意思?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96264776_121124722/?pvid=000115_3w_a
在佛教的教义体系中,“六和敬”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不仅是僧团和谐相处的基础,也是佛教徒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那么,“六和敬”究竟包含了哪些具体内容?它又是如何帮助佛教僧团保持和谐清净的呢?
佛陀住世时,僧团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塞、优婆夷等七众弟子。佛陀身旁的常随众就有千二百五十人之多。如此庞大的僧团,佛陀如何统理,使其和乐清净,发挥住持正法、度化众生的集体力量呢?
“六和敬”即是佛陀摄众的方法之一。
“六和敬的具体含义”
一 、身和同住
在行为上,不侵犯人,就是相处的和乐。僧团大众,同作佛事,必须做到身业清净,讲求和谐快乐,彼此互相帮助、尊重、包容;遇有疾病,相互照顾,平等共居,和合共住。
二 、口和无诤
在言语上,和谐无诤,就是语言的亲切。僧团大众,共同信佛、赞法、敬僧,必须做到语业清净,说话恳切,言语柔和,和平共处。
三 、意和同悦
在思想上,心意相契,就是内在的和谐。僧团大众,同修梵行,必须做到意业清净,心平气和,志同道合,心意相通。
四 、戒和同修
在戒律上,共同遵守,就是规范的统一。僧团大众,受持净戒,必须做到戒业清净,严持净戒,遵纪守法,步调一致。
五 、见和同解
在见解上,看法一致,就是认知的统一。僧团大众,同遵圣教,必须做到见解清净,法喜充满,知见相同,解行相应。
六 、利和同均
在利益上,均衡分享,就是分配的公平。僧团大众,同住僧伽,必须做到利养清净,不贪不取,平均分配,无私无我。
“六和敬”不仅是佛教僧团内部相处的原则,也是佛教徒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它强调的是和谐、平等、尊重和包容,这些价值观对于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热门推荐
mu10标准砖的尺寸及应用详解
肠胃不好时的饮食调理指南
数据驱动决策,开启数字化转型新航程
“兰哈顿”火爆出圈 游客感受兰州现代魅力
石油是植物变的,还是动物变的?
中国传统称谓完全指南:亲属与日常称谓详解
蒸汽不锈钢法兰减压阀使用注意事项
EXCEL表格怎么标注说明
运动中正确饮水方法
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无创基因产前检查的适用人群有哪些
笔记本电脑实时语音功能如何启用?
如何选择具备防晒功能的婴儿帽?
鼻子堵得睡不着有什么办法缓解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规则与法律适用研究
静电放电测试需要知道的那些事
印度洋白纹清洁虾:水族箱中的“医生”
三国时期,蜀汉的五虎上将对阵曹魏的五子良将,究竟会谁胜谁负?
自制 MIDI 键盘
APT攻击:定义、特点、流程与防范措施
支撑起经济半壁江山 上市公司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差距越来越大!中国还能赶上美国吗?
名家新春荐读 | 毛 尖:因欢乐而怦怦直跳的心
全网史上最全汽车仪表盘符号灯光讲解
什么是电动驱动系统技术
人脑与人工智能的对话:现状与未来展望
归园田居:陶渊明的人生选择与内心风景
凤尾鱼生长环境-清澈水域与浮游生物的完美共生
存储协议深度解析:iSCSI、FC、NFS和SMB的技术对比与应用指南
海棠花什么季节开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