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音乐研究报告:从情怀到生意,未来可期
独立音乐研究报告:从情怀到生意,未来可期
独立音乐的未来将在何方?经历七年的市场培育,中国电影市场在今年2月春节期间斩获100亿票房,而中国的音乐市场,作为同样的文娱方式,却因猖狂盗版的影响畸形发展着。在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大环境的双重驱动下,独立音乐成为音乐赛道各玩家的重点目标和扶持方向之一。
独立音乐的现状与挑战
独立音乐的典型特点有二:其一是音乐人原创性和独立性,其二则是更注重Live体验等近距离演出方式。目前独立音乐产业内玩家角色众多,服务平台主要涉及直播/短视频等视频平台、票务/众筹服务/推荐等服务平台和厂牌平台三类平台;应用场景主要可分为数字音乐、LiveHouse和音乐节三类。
独立音乐成为热点,背后存在多重驱动力,音乐人本身越来越会经营自己,平台和资本也在扶持,最重要的是消费者习惯的慢慢养成。在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大环境的双重驱动下,独立音乐成为音乐赛道各玩家的重点目标和扶持方向之一。
但是,独立也意味着“孤独”,因为独立音乐在地域和网络平台上都是点状分布,这就导致部分优质艺人的优质内容很难通畅直接地触达乐迷。从而需要音乐人、平台层(视频、服务、厂牌)、场景层(数字音乐、LiveHouse、音乐节)和消费者达成完整闭环,并通过全产业协同打通产业链各环,构建更完善的原创音乐生态。
图示:网易云音乐用户画像 数据来源:网易云音乐提供
独立音乐的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独立音乐的发展仍存在盈利、版权和渠道等三大痛点,需要从乐人扶持计划、传播渠道推广和提升版权意识三个方面让独立音乐产业更健康地发展。 至于独立音乐的未来发展趋势,36氪研究院认为未来独立音乐全产业链将从“情怀”走向“生意”;将结合大数据技术对核心用户群进行画像;持续的内容生产将是独立音乐未来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除去欣赏独立音乐本身,未来将更走向更多元娱乐方式的体验。
在不久的将来,当你不知道去哪玩耍,或者只是想找一个有酒有音乐的地方放松一下,你可能就会下意识的打开“秀动”等LiveHouse票务平台,搜索当日音乐人的演出安排,呼朋唤友,一起去享受现场音乐的独特魅力。就像现在你不知道吃什么就会打开“大众点评”搜索附近餐馆;不知道看什么电影就会打开“淘票票”搜索附近影院赶紧买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