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铁新线进展汇总来啦→
深圳地铁新线进展汇总来啦→
深圳地铁建设迎来新进展!本文汇总了17条在建地铁线路的最新动态,从5号线西延到32号线,每条线路的走向、站点设置及建设进度一目了然。此外,11号线和14号线早晚高峰部分区段将增能,同时深圳惠民保二次报销政策也进行了调整,最高可报销6000元。
地铁新线进展汇总
5号线西延
线路介绍:5号线西延全线沿深南东路东西向敷设,起自5号线一期工程黄贝岭站站后,终至大剧院站,线路全长2.88公里,共设3站3区间。线路建成后,乘客搭乘5号线无需再换乘2号线,便可直达大剧院站等商圈,可进一步改善黄贝岭站的早晚高峰状况。
最新进展:盾构区间全线贯通。
6号线支线二期
线路介绍:6号线支线二期承接一期工程光明站(不含)、途经光侨路、虹桥公园,终至光明城站,包含3站3区间,均为地下站,采用高架+地下敷设方式。其中高架段0.714km,地下段9.170km。线路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光明区域交通便利度。
最新进展:完成全线无缝线路焊接,实现“长轨通”节点目标。
8号线三期
线路介绍:8号线三期工程起于盐田区8号线二期小梅沙站,止于大鹏新区溪涌站,共设站1座,全长约3.7km。作为通往大鹏新区的第一条地铁线,线路建成后将与8号线一期、二期、2号线及2号线三期工程贯通运营,形成贯通南山、福田、罗湖、盐田和大鹏的轨道交通骨干线路,对大鹏新区建设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具有重要支撑和促进作用。
最新进展:盾构区间实现双线贯通;车站主体结构封顶,站后机电安装和装饰装修全面进场。
11号线二期
线路介绍:11号线二期起自岗厦北站(不含),终至红岭南站,全长4.3km,设计速度120km/小时,共设3站3区间,其中岗厦北至华强南区间已于2024年底开通,助力中心城区高效通勤。
最新进展:线路剩余站后折返线土建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
13号线
线路介绍:13号线南起深圳湾口岸站,北至上屋站,全长约22.4公里,设站16座。其中一期南段深圳湾口岸站至高新中站已于2024年底投入运营,为深圳湾片区注入交通发展新动能。
最新进展:已实现全线“长轨通”。
13号线二期(北延)
线路介绍:13号线二期(北延)起于上屋站(不含),止于李松朗站。线路全长约19.23km,设站11座,车辆段1座,全部采用地下敷设。线路建成后,将有效支撑光明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
最新进展:光明城站顺利完成“400V电通”节点目标。
13号线二期(南延)
线路介绍:13号线二期(南延)始于东角头站,终于深圳湾口岸站,线路全长4.067km。全线采用地下敷设。共设车站3座。线路建成后,可进一步满足和提升深圳南山蛇口片区市民文化、休闲及娱乐的高品质交通需求。
最新进展:车站主体完成100%。
16线号线二期
线路介绍:16号线二期线路由16号线一期工程起点大运站引出,沿龙岗大道、长江埔路、万福路、公园路、沙荷路、惠盐中路敷设,终至园山西坑站。线路全长约9.54km,设站8座(其中2座换乘站),全线采用地下敷设。新建西坑停车场1座。线路建成后,将有效加强龙岗中心城与园山片区联系实现东部中心“内聚外联”。
最新进展:8座车站已全部封顶,西坑停车场主体结构全部完成;盾构区间累计完成100%,17个单洞区间全部贯通。
15号线
线路介绍:15号线起自听海路站,止于听海路站,全长32.2km,设24座车站、1座车辆段。线路建成后,将极大提升蛇口、高新北、留仙洞、宝安中心、西丽和未来科技城等片区的轨道交通服务水平。
最新进展:围护结构完成78%,土方开挖完成47.18%,车站主体结构完成18%,盾构区间完成10.8%。
17号线
线路介绍:17号线起于罗湖区侨社站,沿深圳火车站向北延伸,途经笋岗、清水河、布吉、南湾等片区,最终抵达龙岗区上李朗站。线路采用全地下敷设方式,设站18座。线路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罗湖区与龙岗区的交通格局,助力深圳东部片区高质量发展。
最新进展:围护结构完成46%,土方外运完成7%,主体结构完成2%;南湾停车场土方外运完成48万方,围护结构完成99%。
19号线
线路介绍:19号线起于南塘围,止于聚龙站,线路全长约14.487km,共设车站12座,新建沙湖停车场一座,新建沙湖主变电所一座。采用全自动运行系统,车辆具备全自动驾驶(UTO)功能。线路连接坪山中心区、高新园区、碧岭等片区,并规划与多条轨道线路换乘,助力坪山构建"内联外畅"的交通网络。
最新进展:围护结构累计完成36.5%;土方开挖累计完成16.2%。
20号线二期
线路介绍:20号线二期工程起于南山区白石洲站,途经沙河街道、粤海街道、南头街道、新安街道、西乡街道、航城街道,终至既有20号线一期机场北站。该线路是实现主副中心快捷联系的一条市域快线,与粤港澳大湾区环湾东岸经济走廊相契合,是支持深圳都市圈构建的重要动脉。
最新进展:全线10座车站进入围护结构施工阶段,围护桩开累完成60%、地连墙开累完成28%,土方开挖开累完成2%。
22号线
线路介绍:22号线起自福田区上沙站,途径福田区、龙岗区、龙华区,终至龙华区黎光站,线路全长34.76km,共设21座车站、20个正线区间、车辆段出入线、停车场出入线、1个联络线接口,设黎光车辆段及香蜜停车场各1座。
最新进展:全线21座车站均进入围护结构施工阶段,围护桩开累完成52%、地连墙开累完成46%、土方开挖开累完成8%、主体结构开累完成1%。
25号线
线路介绍:25号线起自宝安区石龙站,终至龙岗区吉华医院站,线路先后途经宝安区石岩街道、龙华区大浪街道、龙华街道、龙岗区坂田街道。线路全长16.5km,共设车站14座,换乘站5座,石环路车辆段1座。
最新进展:围护结构完成82%,土方开挖完成25%,车站主体结构完成7%。
27号线
线路介绍:27号线位于深圳中西部发展轴,主要承担南山、龙华、龙坂轴向轨道联系功能,线路全长25km,设站21座,全线均为地下敷设。线路建成后,将进一步支撑深圳都市核心区扩容、加快南山至坂雪岗重点片区发展。
最新进展:全线已有18座车站进场围挡,围护结构开工工点15个,围护结构完成占比12.3%。
29号线
线路介绍:29号线位于南山至光明发展轴,起于红树湾南站,终于兴东站,全长11.16km,共设车站9座,全线均为地下敷设。线路建成后,将串联深超总、白石洲、西丽、石岩、光明科学城等片区和城市功能节点,进一步加强外围区域与城市核心区的联系功能。
最新进展:2个工点已开工,车站主体围护结构桩完成12%,地连墙完成26%。
32号线
线路介绍:32号线起自8号线三期工程终点溪涌站(不含),终至葵涌东站,途经上洞—大鹏半岛自然保护区—土洋—葵涌等重要区域,线路全长约 9.53km。建成后将与2号线、8号线贯通运营,形成贯通南山、福田、罗湖、盐田和大鹏的轨道交通骨干线路,对大鹏新区建设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具有重要支撑和促进作用。
最新进展:围护结构累计完成5%,拆迁工作有序推进中。
地铁11、14号线早晚高峰部分区段增能
为进一步缓解工作日早晚高峰时段拥挤区段的客流压力,3月24日起地铁11号线、14号线将试行新列车运行图,通过增投上线列车、调整运行交路,实现早晚高峰时段部分区段增能提效。
11号线
根据计划,3月24日起,工作日早高峰时段(7:00-9:00),地铁11号线将增投3列上线列车,最大用车数增加至46列,部分区段行车间隔将大幅缩短。届时,工作日8:00-9:00期间,松岗站往机场北站小时运能将提升12.5%,机场北站往福田站方向小时运能提升5.3%,岗厦北站往南山站方向小时运能提升5.3%。
14号线
同时,地铁14号线也将增投1列上线列车。届时,工作日早高峰时段,将执行新大小交路运行模式。部分列车将开行沙田站-岗厦北站区段全交路,部分列车开行四联站-岗厦北站区段、南约站-岗厦北站区段双方向小交路。期间,大运站往岗厦北站方向运能得到增加。同时,晚高峰上线列车增至34列,开行时段延长至19时35分结束。
值得注意的是:
- 2个运行小交路:试行新列车运行图后,地铁14号线工作日早高峰将有2个运行小交路,列车分别在四联站、南约站折返。
- 行车间隔、列车到发时间有变化:地铁11号线、14号线各车站行车间隔、列车到发时间也将有不同程度变化。其中,14号线沙田站在8点以后,行车间隔将调整为5分40秒。请前往沙田站乘车去往龙岗、福田方向的乘客,提前做好出行安排。
深圳惠民保二次报销政策
近日,为了进一步减轻深圳参保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紧密衔接深圳基本医保、大病保险,2024年度“深圳惠民保”进行了二次待遇调整,符合条件的参保人通过申请二次报销,最高可报销6000元。
本次深圳惠民保二次待遇调整主要是进一步降低参保人群的免赔额。具体可分为:
- 待遇一:针对医保目录内费用保障,首次参保人群的免赔额由1.5万元降至1.1万元,连续参保人群和本市医疗救助对象的免赔额由1.4万元降至1万元。
- 待遇二:针对住院自费合规药品和检验检查费用保障,首次参保人群的免赔额由1.5万元降至1.1万元,连续参保人群的免赔额由1.4万元降至1万元,直降4000元。经测算,两项待遇可叠加享受最高6000元的二次报销。
那么哪些人可以申请二次报销呢?据悉,需要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 参加2024年度“深圳惠民保”
- 在2024年度“深圳惠民保”保障期期间(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产生医疗费用
- 可纳入待遇一(医保目录内费用保障)和待遇二(住院自费合规药品和检验检查费用保障)的费用超过调整待遇后的免赔额。
内容来源:深圳发布综合深圳地铁、深圳交通、深圳特区报记者 程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