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老人言:“红事礼到人不怪,白事礼到人不收”,为啥不收礼?千万别好心却得罪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老人言:“红事礼到人不怪,白事礼到人不收”,为啥不收礼?千万别好心却得罪人!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27/17/27938024_1127292515.shtml

红白事是人生中的两件大事,代表着生命的新生与离别。我国素来是礼仪之邦,古人云:“来而不往非礼也”。

无论红白事,“礼”都尤为重要,它不仅是尊重与情感的体现,更是维护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

老一辈人常说:“红事礼到人不怪,白事礼到人不收”,这句话暗含了哪些讲究呢?不懂的话,抓紧看看,别得罪了人还不知道。

红事,即喜庆之事,如结婚、生子等,是人生中值得庆祝的重要时刻。在这些场合,送礼是一种表达祝福和喜悦的方式。

一般来说我们都会拿一些礼金,封上红包赠予亲朋好友以表达祝福之情。如果是结婚大事,婚礼现场都会有记礼账的专人,我们可以把礼金直接登记在上面,喜宴结束后,主家会认真收好礼账,下次礼账中的朋友们有大事时,他们户根据礼金大小进行回礼。

如果因为不在婚宴本地,无法参加的情况,大家都会提前将礼金通过其他朋友代为转交或者微信转账的方式,早早就送到主家,并解释无法参加宴会的原由。这个时候,一般主家都不会太过计较,收下礼金也是一样的。

关系特别近的就另当别论了,有的主家还会背下客房和往返机票邀请重要朋友参加婚礼宴请。所以,人到,或者不到,都要看具体情况,不过总体来说,人不到,礼金到,效果差不多。

为什么红事的时候人不到礼金到一样呢?婚礼都是喜庆热闹的,主人家往往忙碌于招待宾客,无法兼顾到每一位来宾,因此,即便客人未能亲临现场,只要礼数周到,主人也不会怪罪。

相反,主人还会以喜糖等回礼来表示感谢。这是因为红事讲究的是喜庆和团圆,礼金或礼物送达便是对这份喜庆的祝福。

相比之下,白事则是人生中最为沉重的场合。在亲人或朋友离世时,我们送去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

在中国文化中,丧事被视为对逝者的尊重和缅怀,家人往往都伤心过度,悲痛难舍,而且亲戚一般都会来送逝者最后一程,所以人员又多,关系又复杂。

这个时候,逝者的亲人往往都在灵堂跪拜、守灵等等,没有精力和情绪处理各种事务。因此,礼到不到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丧事需要“人捧场”。

我们一位老领导的父亲去世,我记得那年老爷子应该是93岁,生前是辽宁师范大学的老教授,93岁的高龄,别说同事朋友了,就连他的学生在世的都少,所以像我们这样的孙子辈的人都去了,不为别的,就是去撑场面。

操办丧事,真的需要人忙前忙后、跑跑哒哒的,事情太多,光靠主家自己人根本照顾不过来。一般都会家里、医院、殡仪馆、墓园好几个地方好几波人,去个好几次,才能把一切事情弄好。

自古以来,我们都是重视“身后事”,对于祖宗的庇佑和阴德,从不敢怠慢。所以说,如果谁家有白事,听到信儿的往往主动就去帮忙了,根本不需要特意来报丧再去登门吊唁的。

人不到场,只能说明关系并不亲近,或者根本不重视主家的事儿。因此,从结果来看 ,一定会得罪人,让人家事后心里记恨。如果得罪的是领导、上层,小鞋子恐怕就会给备的早早的。

总的来说,“红事礼到人不怪,白事礼到人不收。”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不同的场合下,应当有不同的应对方式。下次如果再遇到这样的事儿,相信你心里一定知道如何做更妥当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