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牛恩坤:白酒企业这四种叙事模式,未来将受到市场关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牛恩坤:白酒企业这四种叙事模式,未来将受到市场关注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307A04YHI00

在当前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消费弱复苏、强分化的背景下,企业需要重新思考自身的定位和策略。本文从熟人社会的商业逻辑出发,分析了不同类型白酒企业的差异化发展路径,并预判了未来可能受到市场关注的四种叙事模式。

市场的答案或许藏在一杯酒的“温度”里,
谁能在陌生人社会编织出新的情感联结,
谁才能真正突围。

█ “熟人社会”里的商业模式

在县域经济的这个熟人社会里,商业逻辑也是不一样的。

传统社会经济活动中,个人是不具备信用主体功能的,县域经济里也存在这种类似性。个人信用由他所属的家族、宗族等共同体来承担。

这意味着,中国传统社会的商业信用从来都不是西方意义上的契约关系,而是一种以血缘、亲缘、地缘为纽带的“共同体信用”。

这种信用结构的重要特征就是“礼治”而非“法治”。法治更接近契约,而按照费孝通先生的说法,礼治则是“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而这种可靠性的边界,则依赖于熟人社会——只有在熟人社会中,这些声誉、口碑、人格等信用机制才能发挥重要作用

理解“熟人社会”,不妨从茅台/水井坊、老白干/小糊涂仙的对比开始。

茅台和水井坊的主要市场在一二线城市的“陌生人社会”,着重于规则博弈,为“品牌社交”买单。

这是因为“品牌社交”给予所有消费者稳定的预期——简单、高效地买到高品质但价格合理的商品,这就是典型的契约社会思维

衡水老白干和小糊涂仙主市场则属于熟人社会,更倾向于重复博弈,顾客是为“群体认同 社会关系”买单。

“不管你买不买我的酒,都可以去酒厂看看”,这明显打破了大酒厂重规则轻关系的契约关系的界限,但在中国式熟人社会,这种看似“不理性”的举动恰恰更能触动内心的情感,让用户自我感觉亏欠,因为它建立的是情感连接。

“喝了我的酒,今生成为朋友,只要到了有衡水老白干的地方,都为你开放,这些暖人交心的语言,迅速拉近了情感,情绪拉满,温馨陪伴。”所以很容易衍生出了商业以外的情感支持和社会价值认同,这种情感支持和社会价值认同也构成了熟人社会独有的商业逻辑——熟人社会中的长期信任一旦形成,就更容易形成口碑相传,就会从圈层到宴席场景,形成流行效应

所以,茅台水井坊和衡水老白干小糊涂仙看似的营销模式的差异,实际上是社会结构的不同。熟人社会的商业模式,并不能适应于陌生人社会,因为如果走出熟人社会,信任成本上升,管理成本上升,信任网络、情感认同这些优势可能就会变成劣势。

█ 向上生长,还是下沉县乡?

为什么说茅台/水井坊要向上发展,衡水老白干/小糊涂仙则要下沉县乡?

首先,好产品包含了服务,老白干和小糊涂仙前期推广能够天天与用户喝在一起,这种业务模式在茅台/水井坊就有着明显不同,但这种模式在北上广也跑不通了。因为北京的人口流动性太大,长期关系的构建成本太高,往往难以等到开花结果。

还有,有些在熟人社会的服务,可能换个区域会被鄙视。在熟人社会,这种服务能带来的人情价值特别大,换个区域价值可能就弱很多。

其次是营销策略不同。熟人社会,一个好口碑能顶十个广告。为什么?因为信息在熟人网络里传播,可信度特别高,传播速度也快。投再多广告,都不如居民口口相传来得有效。在北上广,如果没有高大上的形象推广,会被沦为小牌或者土气的代名词,很难形成圈层突破。

最后是管理方式的不同。有感情的服务其实对应的就是更有人情味,或者说更“礼治”的管理模式。而大企业日常管理要求定时打卡,按时下班的工作方式,显然不太适合;熟人社会的工作时间是用户下班的空闲时间,与用户打成一片,喝茶聊天、喝酒交流、娱乐闲谈等,几乎都发生在工作时间之外。

█ 白酒叙事需要什么“时代元素”?

从酒业发展阶段来看,目前是产能过剩、库存充裕,但需求动力不足的过渡时期,独特体验往往才能更容易激发用户的需求。

现在就连LV讲故事的逻辑,都上升到了某种价值观。但西方奢侈品虽然有很强的叙事能力,但没有真正融入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之中去。

去高端化

高端很容易理解成不接地气,远离大众的代名词,定位派凡是诉求高端品牌的,几乎全部失败了——一是不符合时代主题,二是被高端消费者远离。在国内市场,即使是高端品牌,也要异常低调,甚至走朴素路线。

业界有个共识:玻汾有盒装酒的品质,却是光瓶酒的价格。这恰好击中了喝光瓶酒的社会情绪,又赶上光瓶酒升级和大众酒降级,玻汾承接了光瓶酒升级和盒装酒降级的双流量,单品全国打爆,产生了过百亿的销售额。

与不少“高不可攀”的酱酒相比,“去高端化的茅台”也是当红叙事,永远能激发故事传播的热情。

2024年茅台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飞天茅台在用户分层上下了很大功夫,来保持飞天茅台的增长,1升装茅台感受到了性价比,普茅飞天不但没有涨价,还拉低了价格,销量和开瓶开始回升,375mL普茅满足了商务需求,小茅则针对年轻爱分享的女性用户。飞天茅台销量没有下降,只是变了形状,这绝对是一场用户分层和茅台开瓶双赢的流行叙事

亲民路线

2024年,我跑了100多家烟酒店,在拜访终端店老板时也比较忐忑。原来很多烟酒店老板主要靠酒量博得用户的支持,从而建立关系,实现交易。自己不到半斤的酒量行走在河南市场,确实拉低了河南省的平均酒量。像南阳、商丘和周口这样的地市,起步都是8两。但真正走向一线时,才感受了用户的纯朴和客户的尊重。

在参加一个村支书饭局上,这位村支书喝了三两酒之后,激动地说,像您这个级别的老师,能够参加我组织的饭局,我感到非常荣幸。以后我就用你们的酒了。在酒类营销这么多年,掌握了一身的本领和技巧,最后才发现,打动用户的往往是真诚,真诚触动了用户的情感那根弦,让营销变得自然。原来营销那么简单,就在和用户打交道的小事里,点点滴滴的行为感受里。

有一次去巩义乡镇上去拜访一个烟酒店老板,这个烟酒店老板比较爱学习,我们见面并没有谈任何工作,谈谈生活和身体健康方面的看法,没有想到聊在一起了,大家认知基本相似,后来成为好朋友,合作就非常容易就达成。

及时调整

任何成功都是阶段性的,在小米电车推出之前,大家对雷军的印象“互联网精英+成功企业家”,但现在雷军的新人设是国民的“电子大佬朋友”。

雷军前一段时间讲述了自己当年站店卖货的故事,不但吸粉无数,关键粉丝认为雷军很亲民。在推广小米汽车时,他便从原来的精英路线调整为情感陪伴。

从成功奋斗到情感陪伴,时代精神主题也在悄然变化。接下来白酒品牌要做的,营造的就是兄弟姐妹般的相处环境,要想尽一切办法构建家一般的氛围,从亲人角度真正获得对生活的重新理解,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

白酒企业的老总要向雷军学习,体悟时代精神,及时调整自己,走亲民路线,提供情感陪伴。

白酒行业的价值,接下来将包含价格+用户服务。中高端、次高端就需要找到这些结构性变化带来的机会。

█ 预判白酒企业的四种叙事模式

高情绪悦己产品内容种草、提供解决方案的大众酒、与场景配套的次高端酒和高端矩阵式产品群的四种叙事模式,未来将受到市场关注。

高情绪悦己产品内容种草模式

在低端市场,历来就是“一年喝倒一个一个牌子”,有极强的周期和时代特征。玻汾虽然已经成为全国大单品,但毕竟70后80后是消费主流,还未出现90后和00后的悦己产品。

90后显然已经成为白酒消费主力军,对悦己产品的期待从未停止过。针对90后更细分人群,仅仅有产品是不够的,需要种草,因为种草才能培育和激发对白酒的欲望,90后显然不会像前人那种方式喝酒,这就需要把属于他们的喝酒方式“种”出来,激发出来的内容种草。

提供解决方案的大众酒

白酒消费的总量疲软是个现实,但并不意味着没有机会。最近和一线优质终端店老板聊天,感觉大家已经形成了共识:加速内卷出清与调整产品结构和探索新模式要“三条腿”走路

2024年,连锁类烟酒店普遍增长,线下烟酒店比线上电商的生意好了很多。但深度研究就会发现,这些店三个空间都做得不错——线下、社群和线上。他们不再是纯粹线下烟酒店,而是基于线下,运营社群借助线上工具的数字化烟酒店。

通过和连锁烟酒店交流,他们基本上都建立了基于线下、社群和线上一体化的系统。看上去是连锁的线下零售,但无论是消费决策,还是支付交易,甚至背后的物流供应链,售后服务,背后都是一套高效的线上数字系统。线下规模越大,所需要的线上能力就越强,同样的,线上能力越强,能支持的线下服务和体验也就越强。

一个线下零售企业的线上数智化程度越高,未来它相较于纯线上商业模式的优势反而更大,为什么呢?因为线下提供的是“人感”的服务和体验——而这两点,恰好也是当下消费市场面临的另一个结构性变化:白酒的刚性需求越来越少,但弹性需求越来越多,所以企业需要从满足需求到激发需求

所谓刚需,就是非喝不可。我的同龄朋友说,“卖酒的比买酒的还多”。话有点夸张,但也算实情。以目前白酒的实际库存,已经出现了严重过剩。老酒民和烟酒店库存里,都是库存的各种各样的白酒。现在老酒民严重缩量、新青年商务减少、新生代无常态消费能力,所以需要在具象场景里去激发这些需求——这种抽象需求和弹性需求,确实是过去几年种草经济兴起的底层逻辑。

与场景配套的次高端酒

白酒需求在转向喝酒过程服务需求,所以企业要告别卖货逻辑,把卖货转化为喝酒的用户提供服务。从原来的盯着产品和渠道,转向为用户情绪价值和情感陪伴。

以前的有刚性需求的增量时代,只要能触达渠道,就有机会把酒卖出去。所以从商家角度,就是卖产品。但是从用户角度思考,白酒消费其实往往是生活场景里的一连串事件。

比如宴席就是一连串的事件和动作:确定日期,尝菜尝酒,预订酒品,举办仪式,昭告天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对酒品、举办仪式之外的需求可能远远超过这两个所谓的“刚需”。所以企业,必须抛弃卖货思维,转向场景营销。

特步是中国最大的运动鞋厂商,2024年上半年他们的营收和利润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增长来自哪里呢?不是广告,不是渠道,不是流量,而是他们的“特跑族”会员。特跑族就是专门深耕马拉松人群的社群,每年要组织上千场跑步活动,现在已经有200多万粉丝。

特步不是个例,现在很多商家都意识到了这一点。比如卖眼镜的开始提供视健康服务,卖家具的转型做定制,提供家具养护服务,还有更细分的,因为头痛药是连锁药店的一个大品类,现在有药店开始转向做“社区疼痛管理中心”……

对白酒刚需的下降,其实本质上是对商品功能性需求的下降。尤其是在香型融合化和品质同质化的今天,白酒品牌已经失去了“绝对不可替代的价值“。所以现在大部分消费决策中,“情绪,感受”超越了“功能”。

最近我仔细梳理才发现,在过去两年的酒类消费中,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必须喝的品牌,即使喝飞天茅台,用户也没有了之前的兴奋度。但是在某一夜晚,和某些人喝了一次有故事的酒的情景,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和几个00后的饭局,因为是00后和不同年代的人一起喝酒。70后和80后的敬酒很像二人转,两个人斗嘴半个小时,未见任何实质性进展。00后实在看不下去了,挺身而出开始整顿酒场,一口就抽掉了分酒器中的一半酒,两口就把整个圈走完了。

“有范”这个词非常当下,年长的人很难理解,大部分年轻人都会秒懂。有范就是一口抽干的豪气,就是敬酒时豪爽的气势,就是鄙视老酒民的傲气,就是端起酒杯的气质……

高端矩阵式产品群

茅台不再满足于高端品牌,而是建立高端生态,最近采取的一系列动作让我们看到,茅台不再搞年轻人的联名款,而是联名高端调性的品牌。茅台的变形就可以让我们看到,茅台正在布局矩阵式产品群,不再满足高中低结构,而是无孔不入,无所不在的文化浸入,契合“卖生活方式”

今天白酒行业的故事,需要让用户参与进来,原来我们倾向于业内参考,以为行业就是白酒的行业的全部;今天白酒行业与社会、经济、政治、技术等紧密相连,已经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我们只有结合时代的宏大叙事、社会问题、经济环境、政治需要和技术设施来整体看行业,可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答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