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光的直线传播与色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光的直线传播与色散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wulizx.com/2024/07/23/3-1-%E5%85%89%E7%9A%84%E7%9B%B4%E7%BA%BF%E4%BC%A0%E6%92%AD%E4%B8%8E%E8%89%B2%E6%95%A3/

本文详细介绍了光的直线传播与色散现象,通过实验和现象分析,帮助读者理解光源、光的传播方式、光线概念、影子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光速、光的色散等多个物理概念。

什么是光源

什么是光源?
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比如像太阳一样的恒星就是光源。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太阳这个光源,地球上还有什么物体可以自行发光?
显然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萤火虫、水母等都是光源。
如果没有太阳,月亮将看不见,因为月亮“发光”其实是反射太阳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因此,钻石、电影屏幕都不是光源。
需要注意的是,电灯和蜡烛不是光源,正在发光的电灯和正在点燃的蜡烛才是光源。

光的传播方式是怎样的

光源发出的光在空气中是如何传播?
为了验证光源发出的光在空气中是如何传播的,可以通过如下实验方法进行验证。
在桌子上把三张小孔纸板摆放在同一条直线上(用棉线拉直检测三个小孔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照小孔纸板。
我们将看到光同时穿过三个小孔。
这一现象表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如图3-1-1所示。
光在液体中是否也是沿直线传播?
在进行这个实验的过程中,可以纸板之间放一些烟雾,这样,我们还可以看见一条直的光的传播路径(简称光路)穿过三个在同一直线上的小孔。所以,烟雾的作用是显示光路。
在此实验过程中,牛奶的作用也是显示光路的。先取一个容器,倒入纯净水,滴入一两滴牛奶(搅拌均匀),然后用激光紧贴容器外壁照射纯净水,我们可以看到笔直的光路。这说明,光在纯净的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如图3-1-2所示。
可是,当我们往纯净的水中注入一些糖水(不搅拌),显然,这种糖水并不均匀。这样,同样用激光照射液体,我们却看到一条弯曲的光路。这说明,光在不均匀的透明介质中并不是沿直线传播,如图3-1-3所示。
当用搅棒把糖水搅拌均匀时,光路立即变为直线。这说明,光只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线概念

通常,我们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形象地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如图3-1-4所示。

物理学上,用光线形象描述光的传播的方法,物理学上称为模型法。需要强调的是,口语中“光线”其实是指光源发出的光的光路,光路是可以看见的,却光线是看不到的。光线只是带箭头的直线,是一种几何的抽象,光线并不真实存在,我们从没有看到还带箭头的光。

影子的形成

水遇到突出水面的石头时,会绕过石头流到石头的后面。
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当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不可能类似水一样,会绕到物体后面的,也就是说,在障碍物的后面,光不会到达。
当人在灯下时,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所以,人会挡住一部分的光,从而在地面上有一片光不能到达的黑色的区域,这样的区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影子。
也就是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我们平时最喜欢玩的手影游戏的原理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如图3-1-5所示。
成语“一叶障目”也包含了光沿直线传播的道理。

日食、月食的形成

日食和月食是神奇的天文现象,如图3-1-6所示(上图是日食现象,下图月食现象)。

日食和月食现象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呢?
由图3-1-7所示,当月球运动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月球会挡住一部分太阳光,则在月球的背面会有一片太阳光不能到达的黑色阴影区域,这个区域落在地球表面上,就形成一片“影子”区域(这或许也是地球上最大的影子),则站在“影子”区域里的人将看到壮观的日食现象。
因此,日食现象的形成原因其实就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
类似的,出现月食现象,是因为当太阳光直接照射到地球时,在地球的背面会有一片阴影区域,如图3-1-6所示。如果月球绕地球转动的轨道刚好经过地球背面的阴影区域(一般每年会有2次机会),就会出现月食现象。如果没有光的直线传播,地球的背面的阴影区域就不会存在,也就不会出现月食了。
因此,月食现象的形成原因也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

如图3-1-8所示,树荫底下的光斑形状为什么大多数是圆的,而不是方的或其他的形状呢?
我们猜想,由于太阳是圆的,当太阳光通过树叶缝隙后,在地上只会形成与太阳形状相似的圆形光斑,也就是说,光斑的形状由太阳的形状决定,而不是由树叶缝隙形状决定。
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实验装置如图3-1-9所示。
我们在点燃的蜡烛前面摆放一个钻有小孔(小孔的形状不规则)的黑色不透明档板,在档板再立一块白色光屏。
显然,我们在光屏看到一个倒立的、清晰的、与烛焰形状完全相同的光斑。
清晰、与物体形状相同、且能被光屏承接的光斑,物理学上称为实像。
也就是说,发光物体发出的光通过小孔后,能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实像,这种现象叫做小孔成像。
因此,树荫底下的光斑其实都是太阳的实像。
那么,小孔成像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借用光线概念来分析,如果将物体与实像的对应部分连接起来,我们将发现,烛焰的顶点、实像的顶点与小孔在同一直线上,也就是说,光屏上之所以出现的实像是倒立的,这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如图3-1-10所示。
因此,小孔成像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的成像规律

如图3-1-11所示,我们发现,当保持光屏距小孔的距离不变时,烛焰距小孔的距离越远,在光屏上成的像越小。如果烛焰距小孔的距离越近,在光屏上成的像越大。
又如图3-1-12所示,当保持烛焰距小孔的距离不变时,光屏距小孔的距离越远,在光屏上成的像越大。
上面两条成像规律告诉我们,小孔所成的像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可总结为一句话:物近像远实像大。这句口诀的含义是指:物体(光源)离孔越近,或光屏上的像离孔越远,则光屏上的像的大小相比物体而言是放大的。
另外,小孔成像的特点与孔的形状无关。也就是说,无论孔的形状是三角形,方形,光屏上像的形状不会改变,且与物体形状相同。
需要强调的是,小孔成像的孔的直径要足够的小,一般要小于3mm。直径越大,成的像反而越模糊,当孔的直径大至一定程度,光班的形状将由孔的形状决定,我们再也看不到物体的实像了。

光速有多大

光的传播需要时间吗?
光的传播是有速度的,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真空中的光速约为3×108m/s,相当于绕地球7.5圈。
大家不妨试着计算一下: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8min到达地球,太阳到地球有多远?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真空中接近,光在水中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3/4、玻璃中的光速是真空中的2/3。
在天文学上,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里传播的距离称为光年。光年用符号 l.y.表示。
1光年的大小约9.46×1012km。从光年的单位可以看出,光年不是时间,而是一段距离。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的应用,比如瞄准射击,排队列,如图3-1-13所示。
在开凿隧道,为了引导掘进机沿直线开凿,我们常要使用激光来引导,这种现象称为激光准直,激光准直其实利用光在均匀空气中也是沿直线传播的道理。

光的色散

我们做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我们会发现,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色光,如图3-1-14所示。这个实验最早是由牛顿于1666年做的。

产生的七种色光如果再通过三棱镜,将不再分解为其他色光,所以,物理学上,将不能再分解的色光称为单色光。我们知道,太阳光是白色的。上述实验说明,白光是可以再分解为其他色光的。所以,白光也称为复色光。
物理学上,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
自然现象中彩虹就是色散现象,如图3-1-15所示。下雨之后,天空中悬浮着类似三棱镜形状的锥形小水滴,当太阳光照射在小水滴上时,发生了光的色散现象形成彩虹。

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其中橙、黄、蓝、靛、紫色光虽不能再分解,但可以由其他色光合成,只有红、绿、蓝三种色光既不能分解,也不能由其他色光合成,因此,红、绿、蓝称为三基色。
如图3-1-16所示,三基色可以合成其他各种色光,比如,红光与绿光可合成黄色光;红光与蓝光可合成口红色的光;红光、绿光和蓝光可合成白色光。
由于三基色可合成其他的各种色光,所以,手机屏幕之所以能显示彩色,手机屏幕上的每个像素都是由三基色光决定的,通过三基色的不同组合便可呈现出色彩斑斓的彩色。

本节课学到的内容

  1. 什么是光源
    自行发光的物体
  2. 光是如何传播的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3. 什么是光线
    光线是指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形象的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是理想模型法。
  4. 光的直线传播有哪些现象和应用
    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激光准直、排队等
  5. 什么是光的色散
    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色光
  6. 三基色指的是哪几种色光
    红、绿、蓝。

自我检测与巩固

  1. 太阳、月亮、点燃的蜡烛、萤火虫、星星,其中属于光源的是 ______________ 。
  2. 有许多成语与物理知识相关联,如"立竿见影""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等都可以用 ______________ 来解释.
  3. 天气晴朗时,看到树荫下有许多圆形的光斑,它们是:( )
    A. 太阳的像 B. 树叶的像
    C. 树叶间隙的像 D. 太阳的影子
  4. 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光总是沿着直线传播
    B. 光只有在真空中才沿着直线传播
    C.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路线是直的
    D.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5. 下列事例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 日食和月食现象
    B. 打靶时的三点一线
    C. 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D. 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6. 晚上,某人在马路上从远处走近一盏路灯,经过之后再走远的过程中,其影子的长度变化情况是( )
    A. 先变短后变长 B. 先变长后变短
    C. 逐渐变短 D. 逐渐变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