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MRI】看图学病系列之“肝脓肿”
【肝脏MRI】看图学病系列之“肝脓肿”
肝脓肿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其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本文将从MRI表现、鉴别诊断和处理方法三个方面,详细介绍肝脓肿的影像学特征和临床处理要点。
肝脓肿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其会破坏肝实质和间质,住院患者的发生率为0.006%至2.2%。这种脓肿中常常可分离出来源于结肠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和肠杆菌)。化脓性肝脓肿可能由胆道阻塞引起胆汁淤滞和细菌过度生长,或者作为胆道直接感染的并发症出现。通过门静脉的血源性传播和肝脏的细菌播散可能是腹部感染的次级结果。其他较不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源性和直接腹肝传播。
MRI表现
肝脓肿表现为相对复杂的液体集合,它在T1加权图像上呈低信号强度,而在T2加权图像上呈高信号强度。在T2加权图像上,中央腔隙可能显示有间隔和碎屑。一个充满液体的中央腔隙通常被几毫米(大多数情况下为1-5mm;有些情况下超过5mm)厚的炎症肝实质(脓肿壁)包围,这里很可能包含微小脓肿。可能存在病变周围的(楔形)水肿。大多数脓肿显示早期持续的壁增强(图1.1-1.3A,B)。尽管大多数患者的诊断和随访是在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上进行的,但磁共振成像(MR)越来越多地用于急性病患者;因此,放射科医师需要理解肝脓肿在磁共振成像中的表现。
鉴别诊断
在不明确的情况下,鉴别诊断可能包括:(1) 转移瘤(环形增强以向心方式进展,延迟图像上信号强度降低);(2) 感染性转移瘤(难以区分;壁更厚且更不规则,临床病史很重要);(3) 肝脾念珠菌病(直径小于10毫米的多发病灶);(4) 包虫囊肿(内部隔膜);(5) 棘球蚴脓肿(更厚的隔膜和子囊)(图1.3C,D)。
处理方法
处理选择包括:(1) 经皮引流;(2) 开放手术引流;(3) 抗生素治疗。具有大液腔的单个显性肝脓肿可以通过经皮引流治疗。治疗应根据每名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本文内容来源于360doc.com,原文作者为熊猫放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