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肇事逃逸后怎样立案?一文详解肇事逃逸法律责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肇事逃逸后怎样立案?一文详解肇事逃逸法律责任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66law.cn/laws/4726951.aspx

肇事逃逸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不仅会加重事故后果,还会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本文将详细介绍肇事逃逸案件的立案流程、相关判罚标准以及法律责任,帮助读者了解这一行为的法律后果,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肇事逃逸后怎样立案

肇事逃逸立案流程如下:

首先,受害人或其他知情人应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案。报案时需尽可能详细准确地提供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肇事车辆及驾驶人特征等信息。

接着,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对报案内容进行审查。判断是否有犯罪事实,以及该犯罪事实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若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

若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对于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规定时间内送达控告人。

立案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展开侦查工作,通过调查取证、询问证人、调取监控等方式,查明肇事逃逸者的身份和相关情况,并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交规中肇事逃逸的怎么判

肇事逃逸的判罚需依据具体情况而定。

若尚未构成犯罪,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

若肇事逃逸构成犯罪,依照《刑法》相关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肇事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这里的“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综合考虑事故后果、逃逸情节、行为人主观过错等因素,依法作出公正的判决。

肇事逃逸规定标准处罚

肇事逃逸处罚因事故后果不同而有差异。

交通肇事逃逸但未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并处15日以下拘留,且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若肇事逃逸构成犯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的犯罪情形一般指造成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逃逸情节;或者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等。如果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积极救助伤者并报警,切勿选择逃逸,否则将面临严重法律后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