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母是个什么样的人?贾府的破败跟她有何关系?
红楼梦贾母是个什么样的人?贾府的破败跟她有何关系?
《红楼梦》中,贾母作为贾府的最高统治者,她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对贾府的兴衰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贾母的性格特征,探讨她对家族成员的影响,以及她对贾府最终破败所承担的责任。
在《红楼梦》中,贾母以慈祥和蔼的形象深入人心,尤其是她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宠爱,更让读者对她多了几分敬意。然而,本文将从批判的角度审视这位贾府的老祖宗,揭示她性格中的一些严重缺陷。
享乐利己主义
贾母是一个典型的享乐利己主义者,凡事只考虑自己是否开心,而忽视言行举止对家族造成的危害。这种性格特点在多个事件中都有体现:
在荣国府面临经济困境时,王夫人和王熙凤提议裁减丫鬟仆人以节省开支,但最终未能实施,原因就是顾忌到贾母。因为贾母早已习惯奢华的生活,突然裁减人员,她肯定会有意见。
当江南甄家被抄家的消息传来时,贾母的反应令人震惊。她没有表现出对家族未来的担忧,反而说:"咱们别管人家的事。且商量咱们八月十五日赏月是正经。"
这些行为都表明,贾母一直在坐吃山空,她凭借自己的老太君身份,纵情享受,却忽略了贾府早已掏空内囊,再也撑不起她这番奢侈了。
对家族成员的影响
贾母对家族成员的态度也体现了她的利己主义:
对林黛玉,贾母虽然给予物质上的照顾,但从未真正关心过黛玉的内心世界。直到前八十回结束,贾母也没有为黛玉定下婚事,也没有给予她任何精神上的安慰。
对王熙凤,贾母的喜爱仅仅是因为她能逗自己开心。一旦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贾母就会表现出不耐烦,甚至斥责王熙凤。
对鸳鸯,贾母虽然宠爱,但在鸳鸯母亲去世时却不让她回家尽孝,反而将其锁在身边伺候。更令人担忧的是,贾母从未考虑过自己百年后,鸳鸯可能会面临的困境。
教育理念的偏差
贾母在教育方面也存在很大问题。她公然提出"表里不一"的论点,认为孩子们在家可以随便些,但见了外人时还是要庄重严肃。这种松散的教育态度对子孙后代产生了负面影响:
贾珍、贾蓉在父亲、爷爷贾敬去世时哭天喊地,但葬礼还没结束就开始调戏尤二姐、尤三姐。
王熙凤在贾母面前插科打诨,逗得贾母开心,背地里却坏事干尽,手上沾染了不少人命官司。
王夫人冷酷狠毒,撵晴雯逐金钏,导致两人双双死亡,事后还找理由为自己辩解。
这种"横竖礼体不错就罢"的教育方式,导致贾府第三代、第四代子孙行事多是表里不一,背后诸多蝇营狗苟。
结语
贾母作为贾府的最高统治者,她的性格缺陷和教育方式对贾府的衰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虽然我们不能用现代的视角来完全评判一个封建时代的女性,但也不能因此而忽视她性格中的严重缺陷。正如古人所说:"父母至于子女者,莫失教训说前缘,防微之处休驰纵,严厉才能真爱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