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有仲裁条款必须适用仲裁吗?
合同有仲裁条款必须适用仲裁吗?
在合同纠纷解决方式中,仲裁条款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合同中存在仲裁条款时,是否必须通过仲裁解决纠纷?仲裁条款在什么情况下可能无效?如何撰写仲裁条款抗辩意见?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一、合同有仲裁条款必须适用仲裁吗
合同中有仲裁条款,一般情况下应当适用仲裁来解决纠纷,但也存在一些例外情形。
一方面,仲裁条款是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约定将他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给特定仲裁机构进行仲裁的协议。根据仲裁法的相关规定,这种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当纠纷发生时,当事人应按照仲裁条款的约定,将争议提交给约定的仲裁机构,而不能直接向法院起诉,法院通常也不会受理有有效仲裁条款的争议案件,以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和仲裁协议的效力。
另一方面,若仲裁条款存在无效的情形,如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条款、仲裁条款对仲裁机构约定不明确且无法达成补充协议等,那么该仲裁条款不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纠纷。
综上,合同有仲裁条款通常应适用仲裁,但仲裁条款无效时可通过诉讼解决。
二、合同上有仲裁条款就必须仲裁吗
合同上有仲裁条款,一般情况下应当通过仲裁方式解决纠纷,但也存在一些例外情形。
一方面,若仲裁条款有效,当事人就应当受其约束,将争议提交仲裁解决。有效的仲裁条款需具备明确的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仲裁事项以及选定的仲裁委员会等要素。当发生合同约定的争议时,当事人应向约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法院通常不会受理该争议,除非仲裁协议无效。
另一方面,若仲裁条款存在无效的情形,如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无明确选定的仲裁委员会等,此时仲裁条款不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可以选择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纠纷。
此外,若一方当事人向法院起诉时未声明有仲裁协议,法院受理后,对方当事人也未在首次开庭前提出异议的,视为放弃仲裁协议,法院可继续审理该案件。
三、合同仲裁条款抗辩意见怎么写的
撰写合同仲裁条款抗辩意见,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对仲裁条款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比如,查看是否存在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范围的情况,若超出,可主张该仲裁条款部分或全部无效;审查签订合同时,双方是否存在欺诈、胁迫等影响意思表示真实的情形,若有,可据此抗辩仲裁条款无效。
(二)关于仲裁机构的约定。若仲裁条款中对仲裁机构约定不明确,例如未具体指明仲裁机构名称,或约定了两个以上相互冲突的仲裁机构,可主张该仲裁条款无法执行,应通过诉讼解决纠纷。
(三)仲裁协议的主体问题。若签订仲裁条款的主体并非适格主体,如无权代理、越权代理等,可提出主体不适格的抗辩意见。
在撰写时,应明确指出所依据的具体法律条款和事实依据,逻辑清晰、论证充分,以支持己方关于仲裁条款不应被执行或无效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