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焖烧壶保温效果胜过保温饭壶,盛载食物宜快吃免增风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焖烧壶保温效果胜过保温饭壶,盛载食物宜快吃免增风险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consumer.org.hk/tc/article/531-thermal-food-flasks/531-thermal-tips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保温饭壶和焖烧壶因其便捷性和实用性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然而,如何正确使用这些产品以确保食品安全,同时发挥其最佳保温效果,是许多消费者关心的问题。本文将从使用方法、选购要点到具体烹饪技巧等多个方面,为您提供全面的指导和建议。

使用及选购贴士

装载的食物不够热怎么办?

如果用餐时感到保温饭壶或焖烧壶内保存的食物不够热,可以将食物从保温容器中取出,放置在玻璃或陶瓷食物容器中,用微波炉或其他方法加热后再食用。如果保温饭壶的各层容器标示适用於微波炉,注意要先除去不可用於微波炉的盖子。

此外,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食品与健康科学学系副教授方丽影博士表示,带饭时如果担心绿叶蔬菜翻热变黄,可以改带其他颜色的蔬菜,例如番茄、红萝卜、彩椒、椰菜等。

食物应保存在安全温度以内(温度高于60℃或低于4℃)

使用保温饭壶或焖烧壶装载食物,通常需要保存一段时间才食用,但最好在6小时内食用。基于食品安全考虑,热食的储存安全温度应大于60℃,而冷食的温度则应低于4℃,这样可以避免细菌(例如蜡样芽孢杆菌)大量滋生,影响食品安全。如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食用了含有大量细菌繁殖的食物,可能会引起胃痛、腹泻或呕吐等不适,对于儿童、孕妇、老年人、正在接受治疗或免疫力低下的人士更容易受到影响。如果分量过多不能一次吃完,也不建议保留稍后再次食用,建议弃置并及时清洗饭壶,以免食物残余变坏和发臭。测试结果显示,6小时后,焖烧壶的食物温度仍可保持在62℃以上,但保温饭壶大多无法保持在60℃以上。

保温饭壶和焖烧壶使用和保养贴士

  • 首次使用前,应用海绵/洗碗布及洗洁精清洗里外,以清除食物壶制造过程中可能残留的机油或污染物。
  • 为提高保温效果,先注入沸水预热,然后将水倒掉,再放入热食或热汤水,可以延长保温时间。
  • 加入热水不宜过量,宜加至壶口下1至2厘米,以免盖盖时热水溢出导致烫伤,也可以避免塑料或橡胶长时间接触食物。
  • 使用保温饭壶盛载食物时,建议出门前才煮好或翻热食物,并尽快放入保温壶内。
  • 三层保温饭壶的底层保温效果最佳,建议装载热汤,中层保温能力也不错,建议装载米饭,最上层保温效果较差,建议装载蔬菜类食物,或装载未切开的水果(例如葡萄、蓝莓、车厘子等)也可以。如果没有热汤,最下层可以装热食的菜肴。另外需要注意部分两层有胶间隔及三层保温壶的不锈钢内格不能直接装载食物,建议先检视使用说明。


壶盖组件应逐一拆开清洗

每次使用后,应立即清洗,清洗时,壶盖组件应逐一拆开,用温水、洗洁精和软布清洁即可,遇到顽固污渍,可以使用保温壶专用的清洁粉浸泡及清洁。

  • 避免使用百洁布、钢丝刷或粗糙的洗刷用品清洁保温饭壶或保溫壺的里外,以免表面被刮花,容易残留食物或暗藏细菌。
  • 壶盖组件例如密封胶圈可能因使用而有损耗,部分品牌可以分开选购,可以向有关产品供应商查询。

焖烧壶料理食物安全

焖烧壶不能加热食物,也不能用明火或电力烹调,但其保温效能可以用來焗制简单汤水、粥、意粉甚至米饭等食物,利用保存的热能令食物变软及入味。用焖烧壶制作膳食一般可以节省能源,准备时间较短,也不用看火,通常早上准备食材放入壶内,中午就可以食用,制作一人份量、少油少盐多纤维的健康午膳,适合工作繁忙的上班族,也有妈妈为幼儿烹调粥等幼儿食品,虽然方便,但要注意食物安全。

使用焖烧壶三步曲

使用焖烧壶制作食品主要有三个步骤:

  1. 准备大量沸水(最好100℃),用来预热焖烧壶及浸洗食材,一般预热焖烧壶最少5分钟,如果烹煮较难软化的食材,以10至15分钟为佳。
  2. 预先将易煮的食材切成细块或薄片,使容易均匀受热,令食物中心达75℃及被煮熟;如果要确保食材温度是热的,需再用沸水洗或预热,然而生肉、海鲜或其他生鲜食材则必须用明火或电力烹煮至熟透和煮沸。
  3. 倒掉预热焖烧壶的热水,再放入经煮沸或已熟的食材,盖上盖子摇匀使热力均匀,如果须长时间焖焗,每隔1小时宜倒转及摇动焖烧壶使水分和热力较均匀,焖焗时间长短视乎不同情况需调节。在焖焗过程中,不要打开壶盖观察,否则热能易散失,影响保温及焖焗效果。

不同食材要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 易熟的食材例如意粉、面条、即食面和粥:不需要预先煮熟,可以先用沸水浸软食材预热及短时间焖焗,倒掉热水再注入盖过食材面分量的沸水,然后再次焗,例如10分钟至25分钟,视乎食材的性质、分量、大小、软硬和受水程度而定,可以先按坊间的食谱尝试几次,如果能掌握用水量和焖焗时间,一般都可以做出合意的软度。如果要提味,需要加入其他另外预先煮好及有味的食材,然后加入处理好的粉、面或粥等伴食或一同焖焗。
  • 生鮮食材要先煮熟:肉类、海鲜、菇类和鸡蛋等食材能令烹调的味道更佳,惟焖烧壶只有保温功能,如果将以上生鮮食材直接加入焖烧壶内焖焗,热水的温度因接触食材和金属而下降,热能未必可将食材煮熟,也不能杀灭微生物,食物便容易变坏。所以用焖烧壶焖煮时,建议先将肉类切成小块,并预先加热烹调至熟透,海鲜特别是贝类海鲜须煮至壳打开,菇类烹调至熟透,鸡蛋黄则要煮至凝固后才放入壶内继续焖焗至入味及变软。
  • 高蛋白質的豆製品及乳製品:坊间有食谱用焖烧壶製作豆腐花或乳酪,由於含高蛋白質的豆製品和乳製品容易腐壞,預先烹煮豆漿時須注意要夠熱冒煙,而製作乳酪前需徹底消毒所有用具,製品完成後務必盡快食用。
  • 豆类或乾食材需预先用水泡浸:红豆太硬一般不宜用焖烧壶烹煮,绿豆、薏米、五谷或紫菜、香菇、海带等乾食材宜先泡浸或变软,切细及再处理较合适。

焖烧壶小秘诀

想用焖烧壶煮出较满意的效果,应注意以下事项:

  • 食材不可太少,例如沸水或食材宜有7至8成满,或至壶盖以下1厘米,令壶内空气较少,热能得以保持;
  • 关上壶盖及摇动时要确保密封胶圈位置适当,以免因热水渗漏而容易烫伤;
  • 食物焖焗后才放盐、香料或其他调味料会较好,避免高盐量或影响保溫壺易生銹漬。

享用焖烧壶食物的注意事项

  • 食物不要放置太长时间以免变坏或滋生细菌:焖烧壶中的食物温度如果低于60℃,会成为一个非常适合细菌滋生的环境,尤其是可能引起肠胃不适的细菌,所以食物放置在焖烧壶内,应该在温度仍高于60℃、即约6小时内尽快食用,以免细菌滋生。
  • 为长者及婴幼儿等抵抗力较弱人士烹煮食物时要特别小心:由于幼儿的消化系统仍未完全发育,烹煮食物可以令食物产生变化,令幼儿较易吸收食物营养素。然而焖烧壶的食物温度未必足以令食物产生变化,例如透明蛋白变成白色或蛋黄变熟透,而且未必可以杀灭细菌。此外,不少人会用焖烧壶焗制花茶、中式保健或调理身体用品例如参茶、枸杞子等药材饮用,但对于体质较虚弱或免疫系统有问题人士来说,先加热及煮沸所有材料,再放入焖烧壶内焗制会较为稳妥。
  • 部分营养素损失较多:焖烧壶虽然可以煮粥,但质感未必够黏稠,可能是用热水预热和清洗令部分水溶性维生素损失较多,其他食材例如切细块的蔬菜及其他食材也有这可能,消费者不可不知。

无论如何,消费者使用焖烧壶煮食物应该先了解其利弊,使用时尽量发挥其所长,例如保温效果较好,用来作料理则要选用适当的方法和食材,以免影响食物安全及健康。

选择指南

焖烧壶样本中,有5款获得4星总评,其中以「鹰牌」(#3,$190)较为便宜。两层和三层保温饭壶中,以「小牛角」(#9,$181)和「象印」SL-NC09-ST(#14,$409)的表现较好,同获3星总评,然而两者体积较大,未必方便携带。消费者可以根据所需的容量、重量及喜欢的设计例如阔口或窄口及颜色挑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