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山海经》中的玉文化:从神话到祭祀的神圣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山海经》中的玉文化:从神话到祭祀的神圣传承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30/23/47301902_1138076120.shtml

《山海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地理志和神话集,不仅记载了丰富的山川地理信息,还蕴含着丰富的玉文化内涵。从神话传说、祭祀仪式到价值观念,玉在《山海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反映了早期华夏文明的玉石信仰和文化传统。

以玉为神的神话观念

神奇功能:黄帝食玉种玉

《山海经》中记载了黄帝食玉种玉的故事,描述了黄帝食用玉膏并种植玉荣的神话。这段叙事不仅赋予玉石以神奇功能,还体现了玉石在天地鬼神中的重要地位。这一神话在后世被不断演绎,如屈原《九章》中的“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神圣空间:西王母居玉山

《山海经》中最早记载西王母居住在玉山上,这里遍布宝玉,鸾鸟和百兽相伴,是一个极乐仙界。这种玉石与神圣空间的关联,体现了玉石在早期文明中的神圣地位。这种观念在后世道教文化中得到延续,如《列子》中对海上仙山的描写,以及《红楼梦》中“白玉为堂金作马”的世俗化表达。

飞升成仙:夏后启操环佩璜

《山海经》中记载了夏启乘龙升天的神话,他手持玉环,身佩玉璜。这种以玉升仙的观念,反映了玉石在巫术和宗教仪式中的重要地位。这种观念在后世道教经典中得到延续,如《太上大道玉清经》和《上清白羽黑翮飞行羽经》中关于玉符和玉简的描述。

以玉为祭的神圣祭仪

以玉为祭的观念源于人们对自然和神性的崇拜。考古发现显示,早在距今8000年至7000年前的河北易县北福地遗址一期,就有以玉为祭的祭祀遗存。《山海经》中详细记录了45处山岳祭祀,其中26处使用了玉石祭器。这些祭祀仪式体现了玉石在早期文明中的神圣地位。

以玉为尊的价值认知

《山海经》中玉石的出现频次远高于其他矿物,反映了古人对玉石的重视程度。书中对玉石的分类和认知非常精细,对真玉、类玉石和美石有详细的区分和命名。这种以玉为尊的价值观延续到儒家和道家文化中,儒家将“温润如玉”视为君子的理想人格,道教则将最高神灵称为玉皇大帝。

结语

《山海经》作为最古老的玉文化叙事文献,上承史前玉石神话信仰的大传统,下接文明时代以“礼玉”“王玉”为核心的小传统,其中包含了关于华夏文明玉文化绵延更迭的丰富信息,其承前启后的学术价值自不待言,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