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赠与的钱可以追回吗?赠与和赠予的区别及法律规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赠与的钱可以追回吗?赠与和赠予的区别及法律规定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66law.cn/laws/2931141.aspx

在日常生活中,赠与是一种常见的财产转移方式。但赠与的钱财是否可以追回?赠与和赠予有何区别?本文将从法律角度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赠与的钱可以追回吗

若在此笔财物的赠送行为发生后,尚未收到相应款项的支付,则在财产赠与权迹迁转前,赠予合同仍然具有被解除的可能性;若该项赠与已完成交付程序,那么在绝大多数的情境下,受赠方将有权保留所获得的财物,同时赠予人也无法取回对该财物的所有权。

然而,赠与人仍享有以下四种法定撤销赠与的情形:

  • 严重侵犯赠与人或其直系亲属的权益;
  • 虽未负起直接抚养责任,但对于赠与人有经济上、生活上的扶助义务且未履行其承诺;
  • 违反了与赠予合同相关联的其他义务和条款。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赠与人的撤销资格仅限于从知晓或理应知晓导致撤销原由的行为开始算起一整年以内行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赠予和赠与有什么区别

1.在我们的社会中,“赠与”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行为形式,它涉及到赠与人将自己合法所有的财产自愿、无偿地给予他人,并且得到了受赠人的明确同意和接受。
这种赠送财物或者其他物品的行为也可以被称为赠予。

2.值得注意的是,赠与行为必须由当事人双方共同表达出明确的赠与意图才能够成功签订。
倘若仅存在一方的赠与意愿,而另一方并不倾向于接受赠与的话,那么这样的赠与合同便无法缔结;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赠予可能只由单方面作出决定,无需对方是否同意,只需赠予以方愿意履行这份赠予协议,即可成功实施。

3.“赠与”这一概念属于法律领域内的专业术语,代表着一种严谨而正规的表达方式。
通常来说,赠与需要遵循相应的法律程序进行。
然而,“赠予”这个词语在文学领域中的使用则并非法律专业术语,也没有相应的法律定义与其对应。

4.具体而言,“赠与”是指赠与人将其合法拥有的财物自愿、无偿地给予受赠人,并且得到了受赠人的明确同意和接受的一种行为。
赠予大体上是以送出财物或者其他物品为表现形式,可以说是一种单向性的行为。

5.“予”字本身已经包含了交付之意,因此在某些情境下,赠予行为可以不需要明确指定受赠人,而是直接针对特定的物品进行交付。
然而,“与”字之后通常只能接续人称代词,以此来指示受赠对象,因此在赠与行为发生后,所接收到的往往都是人。

有条件赠与协议和信托的区别

就自愿将个人财物无偿转让给受赠者的行为而言,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该类行为被明确界定为“赠予”范畴。
此外,我们要强调的是,赠与合同属于双方共同的责任,需要赠予方表达出赠送意愿,同时亦要求受赠方做出明确的接受指令,倘若二者缺一不可,则赠与合同无法生效。
在赠与合同的履行过程中,赠予方通常会将财产的所有权(但并非仅限于此,土地使用权、股权、债权等同样可作为赠与的财产)转移至受赠方手中,因此,买卖合同作为一种典型的转移财产所有权的合同,其相关规定对赠与合同具有参考借鉴价值。
然而,以下几种情况下,赠与合同可能会被判定为无效:

1.以赠予之名规避国家有关限制流通物及禁止流通物规定的赠与合同;
2.国有财产或集体财产的行政管理者,除非在特定情况且获得特别许可的前提下,否则不得擅自将所管理的财产赠送给他人,但若国有财产或集体财产已被授予他人进行经营管理,且经营管理者依法进行了赠与处分,则不受上述限制;
3.以逃避法律义务为主要目的的赠与合同。

至于赠与合同是否能够撤销,具体情况如下:

1.当赠与标的物已经实际交付或已办理相关登记手续时,此时赠与标的物已经发生转移,赠与行为已经完成,故而不得撤销;
2.赠与合同签订之后,如已通过公证机构进行证明,表明赠与意愿经过深思熟虑且得到了公正机关的确认,那么也不能随意撤销;
3.依据法律规定,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性、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由于涉及到当事人之间的道德因素,如果允许赠与人随意撤销,与公益和道义相悖,因此此类赠与合同也不得随意撤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