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传统婚嫁礼仪—三书六礼三媒六聘

创作时间:
2025-03-30 10:44:4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传统婚嫁礼仪—三书六礼三媒六聘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27/09/59470023_1127252406.shtml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婚礼被视为人生大事,其礼仪制度源远流长。从伏羲氏制嫁娶开始,经过历代演变,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体系,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三书六礼三媒六聘"。这套礼仪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婚姻的重视,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通鉴外纪》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从此,俪皮(成双的鹿皮)就成了经典的婚礼聘礼之一。于是,随着朝代的发展演变,彼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

据礼记昏义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男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筳几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

我国婚礼之“三书”

即结婚过程中使用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迎书。

  • 聘书:指结婚聘请书,也称定亲之书,男方向女方求婚时所用。女方接过聘书,意为同意求婚。
  • 礼书:过大礼时所用的文书,指结婚礼品清单。礼书越长,说明新娘嫁得越风光,也意味着双方的家庭地位和财力都很高。
  • 迎书:指迎娶新娘时的文书,在结婚当天接新娘过门时使用,是对新娘和新娘父母的承诺,与现在的结婚证书意义相同。

我国婚礼之“六礼”

据仪礼的记载,所谓六礼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 纳彩:即提亲、说媒。男方若想和女方成亲,需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并将纳采礼送至女家以表诚意。
  • 问名:女方家长接纳提亲后,媒人会将女孩的生辰八字带返男家,以便日后占卜吉凶。
  • 纳吉:男方找人测算两人的生辰八字,查看是否相冲相克,如若没有,男方开始准备结婚的相关礼品和事宜。
  • 纳征:指男方向女方家送聘礼。纳征的聘礼由礼金和其他物品组成,具体视男方经济条件而定。
  • 请期:男家择定合婚的良辰吉日,并征求女家的同意,如果没有异议,就正式定下结婚日期。
  • 亲迎:在结婚当日,新郎需带着迎书,偕同媒人、亲友至女家迎娶新娘,表示对女方的尊重和诚意。

我国婚礼之“三媒”

男方、女方及双方牵线的中间媒人。

  • 男方聘请的媒人:男方欲与女方结亲,需遣媒妁往女家提亲,送礼求婚。
  • 女方聘请的媒人:古时女性在婚前不能和男方相见,会聘请媒人与男方家的媒人交谈相关事宜。
  • 给双方牵线的中间媒人:一般为介绍双方认识的媒人,也可以为婚礼现场的证婚人。

我国婚礼之“六聘”

六聘,即六证。指在天地桌上摆放一个斗、一把尺、一杆秤、一把剪子、一面镜子、一个算盘。

优秀民俗文化是一个城市、地区、民族、社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地风土人情,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有些离我们的生活很近,有些已经逐渐消失,但它们会作为社会发展的见证,保存在我们的记忆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