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新生儿的生理反射及意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新生儿的生理反射及意义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xbbew.com/baobaoyinshi/shengzhangfayu/141749.html

新生儿期存在许多特殊反射,这些反射是大脑皮层未发育成熟的暂时表现,随年龄增长逐渐消失。尽管反射消失的时间有个体差异,但长期缺失、不对称或持续存在都应视为异常。以下是新生儿期的6种生理反射及其临床意义。

1. 吸吮反射

当新生儿口唇触及乳头时,便张口且出现口唇、舌的吸吮动作称吸吮反射。该反射1岁后消失。若新生儿期吸吮反射消失或明显减弱,提示脑内病变;若亢进则为饥饿表现。1岁后仍存在提示大脑皮层功能障碍。

2. 寻觅反射

新生儿面颊部触及母亲乳房时头即转向乳房,找乳头;用手指或其他物体触之,亦有类似反应。其意义同吸吮反射。

3. 握持反射

用手指或木棍触新生儿尺侧手掌、足底或指趾引起指趾屈曲活动。手的握持反射4—6月逐渐消失,为随意动作取代。新生儿期该反射缺失或两侧不对称均为病态,6个月后仍存在也提示大脑疾病。足底握持反射6—12月消失,提前消失多为脊髓发育不良。

4. 拥抱反射

新生儿仰卧,操作者一手托其肩,一手将其头抬高15度,然后迅速将手从头下撤出,头即垂落,这时四肢外展伸直,除拇指末节屈曲外,其余各指伸直且呈扇形张开。脊柱与躯干亦伸直,数秒钟后四肢又内收屈曲,犹如拥抱动作。随后新生儿面部紧张,在双臂放松时发出哭声。拥抱反射3—4月消失,出生后暂时消失提示大脑损伤;若一侧缺如考虑为臂丛神经损伤或锁骨、肱骨骨折;若长期存在则为大脑疾患。

5. 踏步反射

检查者两手置于新生儿腋下,托住新生儿使之站立,足底接触床面,胸部前倾,此时新生儿可以做自发的踏步运动。踏步反射3个月消失。生后即无该反射为双侧瘫,持久性不对称为神经损伤,长期存在为大脑疾病。

6. 强直性颈反射

新生儿仰卧,检查者将其头向一侧旋转,该侧上下肢伸展,对侧上下肢屈曲。该反射3—4个月消失,6个月仍存在为大脑疾患,一侧缺如或两侧不对称多为神经损伤。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