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棋士》火爆荧屏:从喜剧符号到犯罪剧的破局者王宝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棋士》火爆荧屏:从喜剧符号到犯罪剧的破局者王宝强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329A07KEP00

2025年春天,当王宝强再次以崔业的形象出现在央视黄金档时,观众们惊觉这位曾以"傻根""许三多"形象深入人心的演员,已悄然完成了从喜剧符号到犯罪剧灵魂人物的蜕变。《棋士》中那个白天教棋、夜晚谋划犯罪的围棋老师,让我们看到了演员王宝强最本真的表演状态——当他褪去夸张的喜剧妆容,仅凭眼神流转与肢体语言,便足以让观众陷入角色的灵魂深处。

从少林小子到犯罪剧影帝的蜕变之路

回溯王宝强的演艺生涯,这个来自河北农村的少年,用二十余年时间书写了中国影坛最励志的逆袭故事。1998年《盲井》中那个眼神懵懂的矿工,让他初尝表演的滋味;2004年《天下无贼》的"傻根"将他推向舆论焦点,却也让观众对他的演技产生刻板印象。直到《Hello!树先生》中那个抽烟时手指微微颤抖的loser,才真正让业界看到他的表演深度。

在《一个人的武林》中,王宝强彻底颠覆自我,饰演的武痴封于修眼神中透出的狠戾,连甄子丹都直言"让人害怕"。这些角色如同围棋中的定式,看似常规却暗藏玄机,为他在《棋士》中的爆发积蓄了能量。当崔业在爆炸现场头也不回驾车离去的镜头出现时,观众终于明白:那个能驾驭"傻根"与"封于修"的演员,早已突破喜剧框架的束缚。

《棋士》:围棋棋盘上的人性博弈

这部由韩三平监制的犯罪悬疑剧,以世纪之交的南方小城为背景,将围棋谋略与人性博弈巧妙结合。王宝强饰演的崔业,白天是少年宫的围棋教师,夜晚却成为犯罪集团的军师。这种身份撕裂在剧中通过大量细节呈现:与学生家长交谈时憨厚的笑容,转瞬间变成策划犯罪时阴鸷的眼神;面对儿子病情时的无助,与布局犯罪时的冷静形成强烈反差。

导演组刻意弱化犯罪场面的血腥感,转而通过围棋元素隐喻人性抉择。剧中崔业与哥哥崔伟在棋馆对弈的场景,棋子落下的声音与兄弟对话的节奏形成奇妙共振。当崔业用围棋思维规划逃亡路线时,镜头在棋盘与城市地图间快速切换,将抽象的谋略具象化为可感知的视觉语言。这种创新表达让《棋士》区别于传统犯罪剧,更具东方哲学韵味。

细节中的影帝级表演

在《棋士》中,王宝强将"体验派"表演发挥到极致。为塑造崔业这个复杂角色,他提前三个月蜗居城中村,观察市井小民的生活状态;苦练围棋半年,甚至能与职业棋手对弈;设计的"脸盆遮脸"即兴表演,将角色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展现得淋漓尽致。

剧中一场修车被宰的戏,王宝强通过三个层次的表演展现角色的心理变化:被羞辱时隐忍的眼神,点烟时颤抖的手指,爆炸瞬间的冷静撤离。据剧组透露,这场戏采用实景拍摄,金属碎片擦着车顶飞过的惊险瞬间,王宝强坚持不用替身。这种对表演的极致追求,让他在43岁时再次突破自我。

超越类型的人性书写

《棋士》的野心不仅在于打造高智商犯罪故事,更试图通过崔业的堕落轨迹,折射社会转型期的群体焦虑。剧中崔业遭遇的职场不公、婚姻危机、医疗困境,都是普通人可能面临的现实压力。当他最终选择用围棋谋略对抗命运时,这个角色便超越了简单的善恶评判,成为时代浪潮中的悲剧缩影。

王宝强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崔业的悲剧在于他始终在下一盘必输的棋。"这种对角色的深刻理解,让他的表演充满悲悯色彩。当崔业在剧末露出苦涩笑容时,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一个罪犯的结局,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现实重压下的精神崩塌。

从《盲井》到《士兵突击》再到《棋士》,王宝强用二十年时间完成了从"本色演员"到"方法派"的蜕变。《棋士》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创新的叙事手法,更在于它让观众看到:当喜剧演员放下夸张的表演套路,回归生活本质的演绎时,所能迸发的艺术能量。正如剧中反复出现的台词"落子无悔",王宝强的每一次角色选择,都在拓展中国男演员的表演边界。而《棋士》的价值,或许正在于它为国产犯罪剧开辟了一条融合东方智慧与人性深度的新路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