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茶禅一味:禅茶文化的历史进程与内在原因探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茶禅一味:禅茶文化的历史进程与内在原因探究

引用
1
来源
1.
https://guoxuez.cn/fujia/16729.html

"茶禅一味"的禅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史上的一种独特现象,也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茶与禅本是两种文化,在其各自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发生接触并逐渐相互渗入,相互影响,最终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即禅茶文化。本文从茶、禅文化结合的历史进程入手,通过文献学的梳理和相关材料的分析,揭示茶禅两种文化由各自独立而逐步融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探索二者在日常生活、开悟方式及修行理念等不同层面相融合的内在原因,从而揭示禅茶文化的精神特性和"茶禅一味"的文化内涵。

绪论

本课题虽不乏禅茶文化的研究,但在广度和深度方面仍有继续探讨的空间。论文内容共分为五部分:首先,绪论部分对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了简单回顾。第一章是对茶、禅两种文化各自发展脉络的简单介绍。第二章是禅、茶结合的历史追溯,以文献的整理为主。第三章是禅茶文化的形成原因。第四章是禅茶文化的精神特性和影响。

第一章:茶、禅两种文化的发展脉络

茶原产于我国,经历了一个由药用到食用、饮用的过程。从魏晋南北朝开始,逐渐走入文人的文化视野,渐渐由物质而文化,演至唐代,形成了独立的茶文化,并在宋代臻于鼎盛。

佛教于汉代由印度传入我国,禅坐本是佛教徒通用的修行方式之一。随着佛教中国化的完成,以禅立宗的禅宗在唐代形成,也于宋代发展到高峰。禅茶文化于禅、茶都较为兴盛的唐代最终形成,于宋代臻于完善和鼎盛。

第二章:禅、茶结合的历史追溯

1. 茶禅的最初结合——坐禅饮茶

2. 茶叶走入佛门——僧人种茶

3. 禅门茶事——以茶供佛

4. 禅门茶道的外化——禅门茶礼

5. 禅、茶的最终融合——以茶参禅

魏晋至隋,茶禅的结合主要体现在日用层面,即僧人坐禅饮茶,客来敬茶,种茶制茶。随着中唐《百丈清规》的制定,以茶供佛,点茶礼仪成为寺院制度,丛林清规,茶禅的结合初步上升到文化层面。晚唐赵州禅师三称"吃茶去"将茶引入禅宗开悟的宗教层面,"茶禅一味"的禅茶文化最终形成。

第三章:禅茶文化的形成原因

茶与禅两种文化能够融合为一种文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四点:

  1. 茶有药用功能,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很多僧人用茶来治病,养生,保健,并且茶有帮助消化,却睡除倦,抑制性欲的作用,是僧人坐禅清修的最佳伴侣。

  2. 农禅制度,将寺院僧人参加劳动作为制度固定下来,为禅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

  3. 禅宗大师三称"吃茶去",揭示了禅茶与禅宗开悟相通之处,这是禅与茶能够密切结合并成为一种新文化的更为内在、深刻的原因。

  4. 禅茶与禅宗"平常心是道"宗教理念的相通,使茶与禅合而为一,禅味茶味,在自然、平常的生活日用中融为一味。

第四章:禅茶文化的精神特性和影响

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雅,是茶文化的固有特点;清,是茶与禅共有之精神;寂,是宗教修行境界之所在。我国的禅茶文化随着佛教禅宗一起传入了日本,在其影响下形成的日本茶道,至今仍闻名世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