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寓惠:从天上落到地下,从庙堂回到江湖
东坡寓惠:从天上落到地下,从庙堂回到江湖
苏东坡在惠州期间的生活和创作情况,以及《东坡寓惠诗文选注》一书的编纂情况。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宋嘉祐二年(1057)进士。嘉祐六年,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历知密、徐、湖、登、杭、颍、扬、定八州。曾任兵、礼二部尚书,端明、侍读二学士。宋元丰二年(1079)因“乌台诗案”被逮下狱,同年贬谪黄州直至元丰七年。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又以“讥讪先朝”罪贬逐惠州。绍圣四年,再贬儋州。宋元符三年(1100)徽宗即位,赦还北归。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病卒于常州。孝宗时谥“文忠”。
苏东坡自宋绍圣元年十月二日抵达惠州,至绍圣四年(1097)四月十九日离开惠州再赴海南儋州,在惠州生活了两年又七个月。寓惠期间,他钟情于惠州朴实的民风、秀邃的山水和丰饶的物产,并以其如椽之笔对之大加赞美,使惠州名扬天下。
据《惠州志·艺文卷》统计,苏东坡寓惠期间共创作了作品587首(篇、幅),包括诗124题187首(含存目5题5首)、词18题18首、各类杂文111题129篇(含存目1题1篇)、书信共51人233篇、书画20幅。如此算来,从1094年抵达惠州,到1097年离开惠州的900多天里,苏东坡共创作近600首(篇、幅)作品,平均一天半就创作一首,可见在惠州时,他的精力是何等旺盛!毅力是何等坚强!单凭这点我们就足以窥见苏东坡豁达的情怀和难以压抑的创作激情。《东坡寓惠诗文选注》不仅收录了苏东坡在惠州期间创作的优秀作品,也包括来惠途中和其他讴歌惠州的代表作品。
曹丕的《典论》是中国最早的文艺理论批评专著,也是后世中国传统文艺理论批评体系的源头。在文章中,曹丕对中国古代文体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典论·论文》写道:“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本书遵照这种分类原则,精选了苏东坡寓惠期间创作的部分优秀文章,并分为“诗词”“文赋”“书论”“铭诔”四大类,按创作时间先后排序。
有人总结说,在中国古代文人中,苏东坡是个重量级人物,相比之下,陶渊明太清白,李白太飘逸,杜甫太沉重,欧阳修太高贵,唯有苏东坡不但活在诗词歌赋案几尺牍中,更活在普通百姓的生活中。我不恨章惇,他虽然让苏东坡来惠之后受了不少苦,但若是他把苏东坡贬到了别的地方,中国文化史上便会少了惠州华彩的一页;我也不怨哲宗,若是皇帝一直把苏东坡留在身边,苏东坡哪有时间去寻访村夫闲吏、结识僧人道侣,推广秧马水车、试制桂酒香药?
有人说,苏东坡寓惠之后,文思枯竭,豪情不再。我不这样认为。读罢苏东坡寓惠诗文,你会发现他只是从天上落到地下,从庙堂回到江湖。在这里,他距庙堂很远,离百姓很近。这正是我编注此书的主要动因。
(本文系《东坡寓惠诗文选注》前言)
《东坡寓惠诗文选注》简介
苏东坡自绍圣元年抵达惠州,至绍圣四年离开惠州,在惠州生活了两年又七个月。寓惠期间,他钟情于惠州朴实的民风、秀邃的山水和丰饶的物产,并以其如椽之笔大加赞美,使惠州名扬天下。为了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苏东坡寓惠期间的生活情况和创作成果,本书从苏东坡近六百首(篇)寓惠作品中选取了诗词一百首、文赋三十三篇、书论五十篇、铭诔十八篇,按创作时间先后,按“诗词”“文赋”“书论”“铭诔”四大类编排,并附简注和简析,尤其是对诗文中的人名、地名、引典尽量详细考证。书末收录了十名当代作家的文章,从不同的视角,充分地展示了苏东坡思想上、人格上的亮点,既让读者看到了苏东坡时代的荒谬与黑暗,也让我们领略到了苏东坡关心民瘼的百姓情怀和中国儒家文化的精髓。
内文摘选
临城道中作(并引)
引:予初赴中山,连日风埃,未尝了了见太行也。今将适岭表,颇以是为恨。过临城、内丘,天气忽清彻。西望太行,草木可数,冈峦北走,崖谷秀杰。忽悟叹曰:吾南迁其速返乎?退之《衡山》之祥也。书以付迈,使志之。
逐客何人著眼看,太行千里送征鞍。
未应愚谷能留柳〔1〕,可独衡山解识韩〔2〕。
【简注】
〔1〕未应愚谷能留柳:指唐代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后长期贬居永州,寄情山水,傍溪而居,并将“冉溪”改称“愚溪”,自称“余以愚触罪”。
〔2〕可独衡山解识韩:韩愈因上表实报关中旱灾,要求停止赋税,得罪了侫臣而被贬到连州阳山,两年后遇朝廷赦免,改任江陵法曹参军,赴任途中幸运看到了衡山诸峰。
【简析】
此诗作于南贬惠州途中。才华横溢的诗人总是敏感而富有想象力。贬途中的细雨绵绵、土路泥泞,难得的片刻天晴,让苏东坡感觉这是好兆头。再想起韩愈遇赦北归过衡山时写下的那首《谒衡谣》,自以为自己的命运也会与韩一样,情不自禁地道出“吾南迁其速返乎”,还即兴写下了这首诗。诗人在诗中说,自己不可能像柳宗元那样长期流放在南蛮之地,而会像韩愈一样在岭南作短暂的滞留,很快会被皇上召回京都。从这诗中不难看出,此时诗人在希冀和期待中还夹杂着少许侥幸。
陈雪简介
陈雪,笔名陈薛,龙川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惠州市作家协会主席,《东江文学》主编。作品先后获人民文学奖、冰心散文奖、广东省“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及电影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文学类)等奖项,有作品收入《当代散文精品》《中国散文家大辞典》《中国散文排行榜》等文集或年选。著有《东征!东征!》《时光印格》《东坡寓惠诗文选注》《穿越封锁线》等作品13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