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黄疸不退,真相竟是......
宝宝黄疸不退,真相竟是......
新生儿黄疸是许多新手父母都会遇到的问题,但你知道吗?持续不退的黄疸可能不仅仅是简单的母乳性黄疸,还可能是新生儿败血症的表现。本文通过一个真实的病例,为你揭示黄疸背后的真相,并科普相关知识。
初诊:黄疸不退的担忧
今年 2 月,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刚满 1 月龄的宝宝匆匆来到苏州京东方医院儿科。宝宝的皮肤和眼睛明显发黄,这让妈妈十分焦虑:「为什么别家孩子的黄疸早就退了,我家宝宝却越来越黄?」
接诊的史琳主任仔细询问了病史,得知宝宝是纯母乳喂养。虽然母乳性黄疸可能持续至出生后 3 个月,但史主任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意识到这可能不仅仅是简单的母乳性黄疸。为了进一步明确病因,她建议将宝宝收治入院,进行详细检查。
检查:揪出「隐藏的元凶」
入院后,医生为宝宝安排了一系列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血培养等。几天后,检查结果出来了:血培养显示屎肠球菌阳性。这种细菌通常是肠道中的「好菌」,但在免疫力低下时,它也可能「叛变」,引发感染。
此时,宝宝的黄疸已不仅仅是胆红素代谢的问题,而是新生儿败血症的表现之一。史主任向家长解释道:「败血症有时仅以黄疸为唯一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明确病因后,医生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了针对性抗生素进行治疗。规范用药下,宝宝的黄疸逐渐消退,家长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科普时间
01
新生儿黄疸:常见但不可忽视
新生儿黄疸是许多宝宝出生后都会经历的现象,主要与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胆红素生成过多、血浆白蛋白结合能力不足、肝细胞处理能力差以及肠肝循环特点等因素,都可能导致黄疸的发生。
临床上,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 2-3 天出现,1-2 周内消退,无需特殊治疗。而病理性黄疸则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染、溶血、母乳喂养等,需要及时干预。
02
感染:黄疸背后的「隐形杀手」
在上述病例中,宝宝的黄疸是由屎肠球菌感染引发的败血症所致。这种细菌在正常情况下是肠道益生菌,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免疫力低下)可能引发感染。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受到感染侵袭,而黄疸可能是感染的唯一表现。
因此,当宝宝黄疸持续时间较长或程度较重时,家长需警惕是否存在感染等病理性因素,及时就医排查。
03
治疗:明确病因是关键
对于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但并非所有黄疸都适用。如果是感染引起的黄疸,必须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例如,上述病例中的宝宝在明确感染后,通过抗生素治疗才得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