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李欣研究员等:丙酮酸激酶翻译后修饰影响肉品质研究进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食品科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李欣研究员等:丙酮酸激酶翻译后修饰影响肉品质研究进展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ooksci.cn/article/166463.htm
肉品质是影响肉类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接受度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研究人员开始从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角度探讨肉品质形成的分子机制。《食品科学》杂志近期发表了一篇综述文章,详细阐述了丙酮酸激酶(PK)的翻译后修饰对肉品质的影响,为肉品质调控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食品科学杂志2025-03-23 17:22
本文综述了丙酮酸激酶(PK)在畜禽宰后肉品质形成中的作用,特别是其翻译后修饰(如磷酸化、乙酰化和S-亚硝基化)对酶活性和肉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PK作为糖酵解的关键酶,其活性变化直接影响宰后肉的pH值、色泽和保水性等品质特性。通过调控PK的翻译后修饰,可以有效改善肉品质,减少异质肉(如PSE和DFD肉)的发生。此外,PK的非代谢功能在肉品科学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探讨多种翻译后修饰对PK活性的综合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以期为肉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原文来自《食品科学》杂志
热门推荐
机械硬盘逆袭AI时代:36TB容量+成本暴降30%,揭秘数据中心存储新打法
涕泗横流:解析词义,追溯典故中的悲伤情感流露
别再闭眼买无尺码内衣了,这3类人真的不适合
衬衫衣领发黄的7种清洗方法,可以完全清除污渍吗?
深度解析河北二本大学:五所值得考虑的院校推荐!
豇豆、四季豆、扁豆、刀豆……带你认识和分清“豆角家族”
大数据线性回归预测学生成绩
科学减重,安全为先——国家新政下的减肥药物使用指南
“减肥神药”不可滥用
杜甫竟然是个“吃货”?他很懂得用这一美食来疗愈自己
头痛针灸最好的穴位有哪些
《邪神的遗产》背景故事介绍
秋瑾《对酒》: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什么是扁桃体发炎?病因、症状与预防全解析
探索认识论信念的深层意义与影响
揭秘笔记本电脑键盘:从结构到功能的全面解析
乒乓球鞋与羽毛球鞋的区别 乒乓球鞋可以打羽毛球吗
帕金森病与运动:保持活力的秘诀
世界帕金森病日:早知“帕”,早抗“帕”
1929年股市大崩盘: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金融灾难
提升运势,从心态、行动、环境三方面入手!
梦境解析:老鼠的象征意义,揭示潜意识的秘密
肝郁脾虚的8大表现
月季怎么才能爆盆
蒙脱石散和诺氟沙星可以一起吃吗
未满12岁儿童能去哪里骑车?记者探访发现北京这些绿道可供选择
日本十大家族的历史与发展
从物价因素看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势
沈庄王朱幼㙾:明代最长寿亲王,辈分和当朝皇帝爷爷的爷爷相同
电商数据分析方法论:利用数据驱动业务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