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脑的主要症状及预防措施
流脑的主要症状及预防措施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一种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该病主要侵犯脑膜和脊髓膜,可引发发热、头痛、颈项强直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本文将详细介绍流脑的主要症状及其预防措施。
主要症状
发热:流脑患者初期多有高热症状,这是由于脑膜炎双球菌侵入人体后,在血液中大量繁殖,释放内毒素等致热物质,作用于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进而引发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导致体温迅速升高。
头痛:头痛是流脑较为突出的症状,细菌感染导致脑膜发生炎症,脑膜上的神经受到炎症刺激和渗出物的牵拉。颅内压也会因炎症导致的脑脊液循环障碍等因素而升高,对颅内痛觉敏感结构产生压迫和刺激,从而引发剧烈头痛,这种头痛往往呈持续性,且程度较为严重,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颈项强直:颈项强直是流脑的特征性体征,由于脑膜炎症波及颈部的肌肉和关节,导致颈部肌肉发生保护性痉挛。当试图被动屈曲患者颈部时,会感觉到明显的阻力,患者自身也会因疼痛而抗拒,这是因为炎症使颈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以限制颈部活动,减少对脑膜的刺激。
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不进行治疗,由于脑膜炎症持续发展,会导致脑脊液循环严重受阻,进一步加剧颅内压升高。这不仅会使头痛、呕吐等症状加剧,还可能引发脑疝。脑疝一旦形成,会压迫重要的脑组织和神经结构,如脑干等,可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流脑的关键措施,接种流脑疫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当机体再次接触脑膜炎双球菌时,抗体可以迅速识别并与之结合,将其清除,从而有效预防感染。适龄儿童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及时接种流脑疫苗,同时,对于进入流脑流行地区的人群,如旅行者等,也建议进行疫苗接种。
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等,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揉搓双手,能有效去除手上可能携带的病菌,减少感染风险。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必须前往,建议佩戴口罩,口罩可以阻挡飞沫传播,降低吸入致病菌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