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各个宫殿的作用(上)
故宫各个宫殿的作用(上)
故宫,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宫殿,拥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每一座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让我们一起走进故宫中轴线上的七座主要宫殿,揭秘它们在明清两朝的重要作用。
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的中心
太和殿是明清两朝举行盛大典礼的核心场所。24位皇帝在此登极即位、举行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每年的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都会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
每逢大典之日,从太和殿至天安门外,设有庞大的仪仗。太和殿前檐下设中和韶乐,太和门内设丹陛大乐。王公立于丹陛之上,一品至九品文武百官齐集于丹墀内陈设“品极山”的御道两旁。皇帝出宫御太和殿,午门钟鼓齐鸣,殿廷乐队相继演奏,殿内外香烟缭绕,气氛庄严肃穆,以显示封建帝王的尊贵和威严。
此外,太和殿还是进士殿试的场所。清初,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改在保和殿举行,“传胪”仍在太和殿举行。
每年元旦、冬至、万寿节三大节午正时刻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宴席,招待各少数民族王公及外国使节。宴桌分设在数个地方,皇帝御宴桌设在太和殿正中地平上,台下设内外王公、额驸、蒙古台吉及各族的伯克等人宴桌;理藩院尚书、侍郎及都察院左都御史等人的宴桌,设于太和殿前廊下,二品以上世爵、侍卫大臣、内务府大臣宴桌,设于在太和殿月台前临时支搭的黄幕内;三品以下文武官员宴桌,设在太和殿院内临时支搭的八个蓝布幕棚内。太和殿大宴共设210席,皇帝御宴桌由内务府恭备,其他宴桌由亲王、郡王、贝勒、贝子恭进。
中和殿:大典前的准备场所
中和殿在明清两朝承担着重要的辅助功能。太和殿举行各种大典前,皇帝先在中和殿小憩,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凡遇皇帝亲祭,如祭天坛、地坛,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视祝文,祭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前,还要在中和殿查验种子和农具。皇太后上徽号,皇帝在中和殿阅视奏书。玉牒告成,恭进中和殿呈御览,同时要举行隆重的存放仪式。
清代每七年纂修一次皇家家谱。纂修工作完毕后就会在中和殿上举行仪式,送呈皇帝审阅。有时候皇帝也会在这里召见官员或赐食。中和殿宝座两旁还放着两乘肩舆(jiān yú),俗称轿子,是清代皇帝在宫廷内部使用的交通工具。
保和殿:殿试与宴请的场所
保和殿在明清两朝有着多重功能。明代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清代每年除夕、正月十五,保和殿是皇帝赐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宴,赐额驸之父、有官职家属宴的场所。特别是在国家庆典或重要节日时,皇帝会在此宴请群臣,以示恩宠。
保和殿还用于填写黄册,黄册是记录皇帝诏令、册封等重要事务的官方文书。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殿试的地点由太和殿移到了保和殿,自此保和殿成为封建科举制度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考场。
皇帝接见外国使节也会在保和殿举行(还有一部分会在乾清宫)。顺治帝曾居住保和殿,时称“位育宫”,大婚亦在此举行。(皇帝的大婚基本都是在坤宁宫举行的,这个是个例,不要混淆)
乾清宫:理政与接见的场所
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章的重要场所,皇帝在此与大臣商讨国家大事,制定政策和法律。在历史上,乾清宫曾是皇帝的寝宫,用于皇帝的起居休息。然而,从雍正皇帝开始,乾清宫逐渐失去了作为皇帝寝宫的功能,转而成为纯粹的理政场所。
乾清宫也是皇帝召见臣子、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保和殿也有接见外国使节这个功能)。
交泰殿:皇后礼仪活动的场所
交泰殿作为后三宫之一,其地位非常特殊。它不同于皇帝、后妃以及太子居住、生活的“宫”,而是用于举行各种皇后相关的礼仪活动。例如,当有新皇后被册封时,交泰殿就是举行这一隆重仪式的场所(前面讲到的太和殿也是可以进行皇后册立的地方)。此外,皇后的诞辰典礼也会在交泰殿举行,后宫的妃嫔们会在此向皇后朝拜,以示尊敬和祝贺。
虽然皇后通常居住在坤宁宫,但交泰殿在明代曾是皇帝和皇后过夫妻生活的地方,也承载着皇后部分起居生活的功能。按照古代礼仪,每年春季蚕生之时,皇后会率领嫔妃、公主等先行斋戒。在祭祀之日,采桑工具会先被陈设在交泰殿,由皇后亲自阅视。阅视完毕后,这些工具会被放在彩亭内,由专门的人员抬往先蚕坛。
(3)交泰殿还存放过代表皇帝权力的25方玉玺,这些玉玺被统称为“清二十五宝玺”。这些玉玺各有不同的用处,如“皇帝之宝”用于登基传位、颁发诏书等。
坤宁宫:皇后的生活场所
在明朝时期,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是皇后居住、生活以及进行某些宫廷活动的地方。也是皇后接待朝廷命妇、设宴款待以及接受皇子与妃嫔朝拜的场所。
清朝时期,坤宁宫不再作为皇后的常住寝宫,而是改为了皇帝大婚的洞房以及萨满教祭祀的场所。康熙皇帝、同治皇帝、光绪皇帝以及末代皇帝溥仪都曾在坤宁宫举办过大婚仪式,会在此居住三天。
钦安殿:道教祭祀的场所
钦安殿作为道观,其最核心的作用就是供奉和祭祀道教神明。具体来说,它供奉的是北方玄天上帝真武祖师,这是道教中的重要神祇,被视为北方水神。殿内神像通身鎏金,呈休息坐姿,左脚踏在云朵上,高约两米,比例匀称,面相端正,体现了对神明的崇敬和敬仰。
皇帝们通过供奉真武大帝,希望借助神明的力量来保佑国家安宁、百姓康泰。特别是明成祖朱棣,他因真武神在征战中显灵相助,特地在紫禁城中修建钦安殿以报答神灵,并愿神灵永远保佑苍生百姓。
钦安殿是整个紫禁城中仅有的一处坐落在南北中轴线上的宗教建筑,这凸显了其在宫廷建筑中的重要地位。
本篇内容主要介绍的是故宫中轴线上的七座宫殿功能,下一章我们将介绍中轴线左侧,也就是西边的宫殿作用。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