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苯达唑:高效低毒的广谱驱虫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阿苯达唑:高效低毒的广谱驱虫药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dlyidejk.com/?392.html
阿苯达唑是一种广谱驱肠虫药物,由葛兰素史克公司的动物健康实验室在1972年发现。它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是最重要的基本健康药物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阿苯达唑的性状、用途、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信息。
性状
阿苯达唑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它在丙酮或三氯甲烷中微溶,在乙醇中几乎不溶,在水中不溶,在冰醋酸中溶解。
制剂
阿苯达唑主要以片剂、胶囊和颗粒剂的形式出现。
用途
阿苯达唑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广谱驱虫药,临床可用于驱蛔虫、蛲虫、绦虫、鞭虫、钩虫、粪圆线虫等。在体内代谢为亚砜类或砜类后,抑制寄生虫对葡萄糖的吸收,导致虫体糖原耗竭,或抑制延胡索酸还原酶系统,阻碍ATP的产生,使寄生虫无法存活和繁殖。
适用范围
阿苯达唑是治疗寄生虫的,但对昆虫是无效的。它对线虫、血吸虫、绦虫均有高度活性,而且对虫卵发育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临床观察556例证明,驱钩虫、蛔虫、蛲虫、鞭虫虫卵阴转率分别为100%、96.4%、98.9%、70%。本品尚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囊虫病,如脑型、皮肌型,显效率为80%以上,用于治疗旋毛虫病,总有效率达100%,疗效优于甲苯咪唑。
用法用量
成人常用量
- 蛔虫及蛲虫病:一次0.4g顿服。
- 钩虫病、鞭虫病:一次0.4g,一日2次,连服3日。
- 旋毛虫病:一次0.4g,一日2次,连服7日。
- 囊虫病:按体重每日20mg/kg,分3次口服,10日为1个疗程,一般需1~3个疗程。疗程间隔视病情而定,多为 3个月。
- 包虫病:按体重每日20mg/kg,分2次口服,疗程 1 个月,一般需 5 个疗程以上,疗程间隔为7~10日。
小儿用量
12岁以下,2岁以上小儿用量减半。
用后须知
阿苯达唑用药后应妥善保存于小儿不能接触的地方。如果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或症状不缓解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注意事项
- 少数病例有轻度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腹泻、口干、乏力等不良反应,不需处理可自行消失。
- 2岁以下小儿及孕妇禁用。
- 急性病、蛋白尿、化脓性或弥漫性皮炎、癫痫等患者以及授乳妇女不宜应用。有严重肝、肾、心脏功能不全及活动性溃疡病患者慎用。
- 少数病人服药后可能在3~10日始出现驱虫效果。
- 在治囊虫病过程中,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发热、荨麻疹等反应,反应程度与囊虫数量、寄生部位及机体反应有关。重度感染患者必须住院治疗,进行脑脊液及眼底检查,并密切观察。必要时可酌情给予地塞米松,20%的甘露醇。对皮肌型囊虫病无须处理。
禁忌症
- 过敏体质,对本品有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者禁用。
- 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 2岁以下儿童禁用。
- 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不良反应
- 可引起脑炎综合征,多为迟发性反应。
- 少数病例有口干、乏力、思睡、头晕、头痛以及恶心、上腹不适等症状。但均较轻微,不需处理可自行缓解。
- 少数病人可出现药疹、剥脱性皮炎等皮肤损害,可出现白细胞(特别是粒细胞)、血小板减少。
- 治疗猪囊尾蚴病时用药剂量较大,疗程较长,反应一般出现在服药后2~7天,有头痛、发热、皮疹、肌肉酸痛、癫痫发作等,这些症状与囊虫死亡释放异性蛋白等因素有关,须采取相应措施(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降颅压、抗癫痫等治疗)。
药物相互作用
阿苯达唑不宜与西咪替丁、吡喹酮、地塞米松、利托那韦、苯妥英、卡马西平、苯巴比妥类并用。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药物,用药前请咨询医生,并将您所有已确诊的疾病及正在接受的治疗方案告知医生。
热门推荐
小孩发烧手脚冰凉?这些急救步骤家长必知
秋冬小儿推拿退烧法,宝宝发烧不再慌
小儿发热四肢冰凉,体温调节是关键
跟着阿兵游潮汕:摄影指南
潮汕旅游攻略:春赏西湖秋探南澳
跟着阿海玩转潮汕户外休闲
厦门十大特产
双子座男生性格解析及恋爱建议
石友三的“倒戈传奇”:从中原大战到抗战汉奸
石友三倒戈背后:张学良的隐秘布局与军阀政治的复杂性
石友三与张学良:中原大战中的恩怨纠葛
石友三:军阀混战中的“倒戈将军”
“为尹消得人憔悴”:现代社会的奉献精神
八字预测:洞察与化解命运的智慧
现代社会中保持眼睛健康明亮的绝招
诺丽果是什么?诺丽果营养功效与5种禁忌一次掌握!
连云港旅游全攻略:从花果山到海州古城的深度游
假期中的连云港,简直不要太火爆,连云港旅游去哪玩?
游连云港花果山景区
周田明教授教你用中医预防脑梗
莲花为何不可摘?
区市场监管局开展电梯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
小区电梯安全,这几点你必须知道!
羊毛轮VS布轮:抛光界的双雄之争
女子自助餐打包被扣1000元,得知真相后,网友吵翻!
冰菜种植全攻略:从播种到收获的15个关键步骤
冰菜的种植时间及栽培技术
种植冰菜怎么种?什么季节种最好?
壁挂式太阳能热水器清洗教程:步骤详解与注意事项
家庭粮食储存小窍门,守护餐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