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科普 | 走进电子数据司法鉴定
鉴定科普 | 走进电子数据司法鉴定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电子数据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诉讼活动中,电子数据作为重要证据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其技术性特征,往往需要通过司法鉴定来验证其真实性。本文将帮助你进一步了解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从而更好地运用电子数据司法鉴定。
从司法鉴定到电子数据鉴定
司法鉴定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司法鉴定一般可分为传统的四大类鉴定类别,如法医类鉴定、物证类鉴定、声像资料鉴定、环境类鉴定和四类外其他司法鉴定类型。电子数据鉴定是声像资料鉴定的其中一种类型。
在实践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委托人分不清楚电子数据鉴定和图像视频鉴定的情况。电子数据鉴定、图像视频鉴定其实是同属于声像资料鉴定下两个并列的子项,要进行鉴定则需要不同的鉴定资质。
声像资料鉴定包含内容
《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司法鉴定机构是司法鉴定人的执业机构,应当具备本办法规定的条件,经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登记,取得《司法鉴定许可证》,在登记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内,开展司法鉴定活动”。
在选择司法鉴定所时,应选择有相应鉴定资质的鉴定所,比如鉴定视频、图片的真实性,需要选择有图像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鉴定手机聊天记录、电子病历的真实性,可以选择有电子数据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
电子数据司法鉴定的服务内容
电子数据鉴定指鉴定人运用信息科学与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以电子形式存在的数据资料的存在性、关联性、真实性、功能性、相似性等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分析、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电子数据司法鉴定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呢?当遇到哪些情况适合申请电子数据司法鉴定呢?
电子数据的提取、固定、恢复
电子数据具有易失性,极易因为环境及时间变动而灭失,需要及时对存储介质或网络中的电子数据进行提取、固定和恢复,为委托人进行诉讼活动提供证据支撑。
- 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考勤机、车载系统等设备;
- 硬盘、光盘、U 盘、磁带、存储卡、存储芯片等存储介质;
- 网站、远程主机、网盘、云计算环境等网络数据。
固定电子设备里的数据,图源:pixabay
电子数据关联性检验鉴定
依据电子信息、记录的形成原理,通过日志分析、数据库分析等技术,分析设备使用者的用户操作行为、电子数据的形成及关联,判断行为特征,帮助形成完整证据链。
- 通过微信记录、通话记录、转账记录,形成相关人员在案件中的行为链条;
- 通过日志分析、系统文件修改时间、木马程序创建时间、IP 地址分析,形成侵入计算机系统的行为链条;
- 通过对系统及应用程序操作痕迹分析,包括格式化及删除数据痕迹、文件访问历史、应用程序操作记录等,形成恶意删除程序或文件的行为链条。
电子数据真实性校验鉴定
电子数据真实性检验鉴定主要证明电子数据是否真实,是否与原始数据保持一致,是否存在被篡改等问题,主要有完整性校验、数字签名等鉴定方式。
- 特定形式的电子数据真实性或修改情况鉴定,如电子文档、微信聊天记录、手机短信等;
- 数据库数据真实性鉴定,包括电子病历系统和商业数据库等;
- 其它电子数据真实性鉴定,如电子签名、电子签章等。
鉴定聊天记录、短信是否被篡改,图源:pixabay
电子数据相似性校验鉴定
在司法鉴定实务中,电子数据相似性鉴定通常与电子数据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密切相关。电子数据相似性鉴定一般是对两个及以上的文件、软件、数据库等相似程度的鉴定。
- 文件一致性分析,如盗版网络小说等;
- 软件相似性分析,如涉及侵权的软件、游戏私服等;
- 其它电子数据相似性分析,如盗版光盘、平台数据库侵权等。
电子数据功能性校验鉴定
电子数据功能性检验鉴定是运用静态分析、动态分析等方法,对送检程序的功能和实现代码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程序是否具有某种功能,或者和描述的功能是否一致。
- 恶意代码鉴定,如勒索病毒、木马等;
- 软件功能鉴定,如诈骗 APP、赌博网站等;
- 技术措施性质鉴定,如通过技术手段删除竞争对手的应用程序、绕开游戏防沉迷措施、破解视频加密技术等。
鉴定勒索病毒具备的功能,图源:pixabay
结语
目前,电子数据司法鉴定在各类诉讼活动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能为挖掘案件的关键证据助力。如果您对电子数据鉴定还有任何疑问,欢迎咨询相关电子数据司法鉴定机构。
参考文献
【1】刘浩阳,杨秀雷.《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电子数据取证规则》技术性解读 [J].警察技术,2021(3).
【2】杜志淳,廖根为.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主要类型及其定位 [J].犯罪研究,2014(1).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