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四妙散:清热利湿的经典方剂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四妙散:清热利湿的经典方剂

引用
1
来源
1.
https://cloudtcm.com/formula/20077

四妙散,又称四妙丸,出自《成方便读》卷三,由薏苡仁、苍术、黄柏、川牛膝四味中药组成。该方剂主要用于治疗湿热下注所致的筋骨疼痛、下肢痿软乏力、小便短黄等症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四妙散具有抑菌、解热、抗炎、镇痛等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尿道感染等多种疾病。

基本信息

  • 出处典籍:《成方便读》卷三
  • 其他名称:四妙丸
  • 热性指数:10
  • 寒性指数:19
  • 热/寒比例:偏寒(0.53)

药性分析

四妙散由薏苡仁、苍术、黄柏、川牛膝组成。其中,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其寒性指数不高,偏向平和。苍术性味辛温,具有燥湿健脾的功效,属于温性药材,带有热性。黄柏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是此方中主要的寒性药。川牛膝性味苦酸平,具有活血通经、利水通淋的功效,其药性平和,寒热属性不明显。

综合来看,此方中寒性药以黄柏为主,其苦寒之性较为明显。而温性药则以苍术为主,但其温燥之力相较于黄柏的寒凉之力稍弱。薏苡仁与川牛膝的药性相对平和,对整体寒热的影响较小。因此,四妙散整体药性偏寒,其寒热比例显示寒性指数明显高于热性指数,可以判断此方偏向寒凉。

归经分析

四妙散主要针对以下经络的异常情况:

  • 肾经:由于肾经占比最高,此方剂主要作用于肾经。从经络辨证角度来 看,可能适用于肾经的虚证或湿热证。
  • 胃经:此方剂对于胃经的影响也较为显著,可能适用于胃经湿热或运化失常的病证。
  • 脾经:由于脾经占比高,此方剂对脾经功能有一定影响,可能适用于脾经的湿困或运化失常。
  • 肝经:此方剂对于肝经也有一定的作用,可能适用于肝经的湿热证。
  • 肺经:此方剂对肺经的影响较小,但仍可能适用于肺经的湿热证或气机不畅。
  • 膀胱经:此方剂对膀胱经的影响较小,但仍可能适用于膀胱经的湿热证。
  • 大肠经:此方剂对大肠经的影响较小,但仍可能适用于大肠经的湿热证或传导失常。

方剂组成解释

  • 薏苡仁:

  • 清热利湿:薏苡仁性凉,味甘淡,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能有效去除体内湿热,改善因湿热导致的各种症状,如水肿、小便不利、皮肤湿疹等。

  • 健脾渗湿:薏苡仁还具有健脾渗湿的作用,能促进脾胃运化,利水渗湿,对于脾虚湿盛所致的腹泻、水肿等症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苍术:

  • 燥湿健脾:苍术味苦辛,性温,入脾、胃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止痒的功效。四妙散主治湿热蕴结,症见身热、口渴、小便短赤、皮肤瘙痒等,苍术可燥湿化热,健脾利湿,有助于去除湿热之邪,改善患者症状。

  • 祛风止痒:苍术亦具祛风止痒之效,对于湿热所致的皮肤瘙痒症状,苍术可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 黄柏:

  • 清热燥湿:黄柏性寒,味苦,入肾、膀胱经,能清热泻火,燥湿止痒。对于湿热蕴结,导致的皮肤瘙痒、湿疹、疮疡等症,黄柏能有效清热利湿,消肿止痒。

  • 解毒:黄柏还能解毒,对于一些毒热病邪引起的发热、口渴、便秘等症,黄柏也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因此,四妙散中加入黄柏,能加强其清热利湿、泻火解毒的功效,更有效地治疗湿热证。

  • 川牛膝:

  • 清热利湿,通经活络:川牛膝性寒,味苦甘,入肝、肾经,具有清热利湿、通经活络的功效。四妙散主治湿热蕴结,下焦湿热,以及由此引起的诸多症状,如小便不利、水肿、湿疹、带下等。川牛膝的清热利湿作用能有效祛除湿热,而其通经活络作用则能促进血液循环,利水消肿,改善病症。

  • 引药下行,通利水道:川牛膝性走下行,能引药下行,通利水道,将湿热之邪排出体外。四妙散中其他药物如黄柏、苍术,也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川牛膝的引药下行作用能使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中药方证辨证推理

病因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

方剂介绍

四妙散是一个非常好用的中药方剂,从Google Trend的趋势发现,较多人知道的是「四妙散」,而要理解四妙散必须先从二妙散开始。这个中药方剂只有两味药,功用是「清热燥湿」,主治「湿热下注证」或「湿热内盛」。

当体内的湿热之气在全身经脉、筋骨走窜运行时,会造成筋骨疼痛,湿热之气会跑到身体的下半身(下注),造成两脚无力,或是膝盖肿痛、热痛。若湿热走到身体的带脉、阴部时会出现女性白带,带下浑浊、腥臭难闻。或是下部湿疮,湿疹,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这些都是湿热下注之现象。

本方以黄柏苦寒清除湿热为君药,因寒能清热,苦以燥湿,且偏走下焦,尤对骨节走痛,足膝酸痛无力为妙,其散阴分之火,清下部之热,除足膝之湿,为治下焦湿热要药。

因为体内的湿气重造成水肿,这是脾病,健脾就可以去湿,苍术苦温香燥,燥湿健脾,使脾之健运功能恢复,湿无由生,湿去则热无所附,热易消除。从苍术的作用看,能健胃安脾,诸湿肿满非此不能除,此药集苦温燥湿、芳香化湿、祛风胜湿于一身,是它药所不能及者。苍术治湿,上、中、下皆可应用,又能总解诸郁。痰、火、湿、食、气、血六郁,苍术为足阳明经药,强胃健脾,宣发水谷之气,疏泄阳明之湿。

同时,黄柏、苍术是治疗「痿病」的要药,凡去下焦湿热,肿胀作痛,当清热燥湿,不适合运用强筋壮骨之中药。运用此二药配伍,阴阴阳相济,寒温协调,合成清热燥湿,标本兼顾,使热祛湿除,诸证自愈。

本方现代运用於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膝关节骨质增生、脚气病、痛风、小腿抽筋痉挛、阴囊炎、阴道炎、月经过多(崩漏)等病机属湿热下注者。

本方剂早於本方的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脚气门中所记载「苍术散」就是由苍术、黄柏二味组成,治疗脚气病。而後《丹溪心法》亦记栽此方。

因为本方剂只有两味药,历代多有加减。加上牛膝引药下行成为「三妙散」,再加上薏苡仁成为「四妙散」,薏米仁配苍术不但加强了健脾益胃之功,脾运复健,断其湿热之源以治其本,又能清利湿热以治其标。

四妙丸加减运用於治疗下焦湿热所导致妇科疾病,经常有不错疗效。

现代应用於: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神经炎、肌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萎缩、阴囊湿疹、尿道感染、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阴道炎、慢性宫颈炎、丹毒、急性、多发性神经炎、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糜烂性子宫颈炎。见下肢痿软乏力,麻木不仁,肿胀疼痛,舌苔黄腻者。

传统服药法

水泛小丸,1次服10克,1日服3次,温开水送下;亦可水煎2次分2次服,1日服2剂。

注意事项及副作用

孕妇慎用四妙丸。四妙丸意在清热,所以不宜於附子、肉桂等温热药同用。在治疗痛风时,不适用关节无红肿灼热者。腹部怕冷、大便清稀忌用。服药期间,也要忌饮酒、忌食鱼腥辛辣。

现代药理研究

主要有抑菌,解热,抗炎,镇痛,镇静等作用。

  • 抑菌:黄柏对许多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效,并能抑制真菌。
  • 解热、抗炎:薏苡仁有效成分薏苡素有较好的解热作用,怀牛膝有明显的抗炎消肿作用。
  • 抗变态反应:黄柏有效成分黄柏碱对原发性新月体性抗肾小球基底膜(GBM)肾炎有效。
  • 镇痛、镇静:薏苡仁、怀牛膝有镇痛作用,苍术、薏苡仁有镇静作用。

四妙散的经络型态

四妙散最常运用於夏季的经络型态,至少有50%以上的人在进入夏季之後,出现脾经与膀胱经虚证的铁三角经络型态,这种型态经常会出现四肢关节疼痛,可以视为体内脾虚、水湿运化障碍的基本经络模型。

铁三角经络型态在夏季高机率出现

云端中医曾经有一位女性会员分享,她曾经月经过多超过3个月,经络图就是铁三角经络型态,结果服用「四妙散」之后没几天就停止了,让她感到中藥真是奇妙!

相同名称方剂

  • 四妙丸, 出处:《成方便读》卷三。 组成:二妙丸加牛膝、苡仁。 主治:痿证。
  • 四妙丸, 出处:《瘍科心得集》卷下。 组成:苍朮、黄柏、当归、细生地。 主治:湿热在经,筋骨疼痛,瘡瘍遍体,而兼血虚者。
  • 四妙丸, 出处:《玉案》卷五。 组成:韭菜子4两(炒),菟丝子4两,牡蛎2两(煅,人乳淬),龙骨(煅)2两。 主治:精不固。
  • 四妙丸, 出处:《瘡瘍经验全书》卷三。 组成:苍朮2两,白芍2两5钱,龟板(好酒炙酥)2两5钱,黄柏5钱(盐、酒拌炒)。 主治:鹤膝风。
  • 四妙丸, 出处:《瑞竹堂方》卷二。 组成:肉豆蔻1两(用盐酒浸,破故纸同炒乾燥,不用故纸),山药1两(酒浸,北五味子同炒乾燥,不用五味子),厚朴2两(去粗皮,青盐1两同炒,青盐不見煙爲度,不用鹽),大半夏1两(每個切作2塊,木豬苓亦作片,水浸,炒燥,不用豬苓)。 主治:实脾土,下痰顺气。主治:脾胃虚弱,脾土不能化,痰成窠鬭,停於胸臆,饮食既少复迟。

注意:以上所有资讯仅供学术研究使用,任何医疗行为必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