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兰德智库:数字特工、反射性控制与自主武器——战略竞争中的人工智能(上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兰德智库:数字特工、反射性控制与自主武器——战略竞争中的人工智能(上篇)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13/15/77055692_1134003078.shtml

导读:人工智能(AI)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关键要素。兰德欧洲的研究团队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战略竞争中的人工智能:军事人工智能应用的风险与机遇》,深入剖析了AI在军事方面的潜在风险与战略机遇,并着重评估了AI对国际安全格局的影响。

在当前全球战略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人工智能(AI)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关键要素。最近,兰德欧洲的研究团队公布了一份名为《战略竞争中的人工智能:军事人工智能应用的风险与机遇》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深入剖析了AI在军事方面的潜在风险与战略机遇,并着重评估了AI对国际安全格局的影响。此外,报告还为各国,尤其是英国,提供了应对这些挑战的策略建议。这份报告由James Black、Mattias Eken等多位研究人员共同完成,并由英国国防部(MOD)与外交、联邦及发展事务部(FCDO)共同委托,目的是为未来的国防AI战略规划提供基础性的研究支持。

AI的双重用途

人工智能(AI)技术,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通用技术(General-Purpose Technology, GPT),既适用于民用领域,也适用于军事领域。在民用领域,AI技术被运用于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优化供应链管理。而在军事领域,AI的应用范围涵盖情报分析、决策辅助,以及自动化武器系统等多个方面。


图1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数据科学之间的交叉领域

自主武器:未来战场的“AI战士”

未来的战场可能不再仅是人类士兵的专属领域,而是由AI驱动的“AI战士”主导的竞技场。设想一下,众多无人机摆脱了对人工操控的依赖,转而由AI自主决策执行任务的方式。在2020年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中,阿塞拜疆便部署了由AI操控的无人机,实现了自主侦察和精确打击敌方目标。这些无人机无需人类干预,能够自行判断并调整行动路径,并在最适宜的时刻发起攻击。展望未来,类似的AI“战士”将更频繁地参与战斗,这不仅将提高军事行动的效率,还能最大程度地降低人员伤亡。

乌克兰、以色列-加沙和红海的无人系统部署

在现代冲突中,无人系统正在逐渐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乌克兰、以色列-加沙和红海的战场上。这些无人系统不仅能够自主执行侦察任务,还能够在战斗中独立决策。在乌克兰,随着2022年2月冲突的爆发,无人系统的部署和自主性迅速提升,展现了无人机和无人车辆在复杂战场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高效作战能力。在红海和以色列-加沙地区,AI驱动的无人系统用于海上侦察、监控及打击行动,减少了人员风险,极大提高了战术灵活性。

军事AI技术整体发展情况

军事AI技术的演变

从传统技术到智能化:人工智能技术逐渐从简单的自动化工具演进为复杂的智能系统,执行诸如自主目标识别、威胁预测和战术规划等复杂任务。

从单一用途到多用途:早期的军事人工智能应用通常集中在单一任务上,例如导航或图像识别。现代的人工智能系统已经能够同时处理多个复杂的任务,并且能够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自我适应。举例来说,人工智能现在可以同时应用于指挥与控制(C2)、情报、监视与侦察(ISR),以及后勤管理等多个军事领域。

在战略层面的应用

增强决策支持:人工智能利用大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技术,为军事指挥官提供更为全面的情报支持和态势感知能力,从而优化决策流程。

战略预警与风险评估:人工智能具备识别潜在威胁的能力,并能协助国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这在应对非对称威胁时显得尤为关键。

自动化战争系统:自主武器系统与无人作战系统的应用降低了对人类操作员的依赖性,同时提升了作战的灵活性。

国际战略竞争:各国竞相增加对尖端AI技术的投资,意图在未来战争中取得决定性的优势。这不仅是一场技术领域的竞赛,还关乎如何运用AI来实现国家的战略目标。


图2 从研发到使用再到落地的人工智能生命周期

AI情报员:现代情报界的“数字特工”

AI不仅正在改变战场,也重塑了情报界。想象一下,在反恐行动中,AI通过分析社交媒体的数据信息,能够迅速找到恐怖组织的蛛丝马迹。2017年,AI技术成功帮助识别了曼彻斯特竞技场爆炸案中的恐怖分子线上活动。相比传统的情报分析,AI情报员处理数据的速度要快得多,而且能发现人类难以察觉的隐藏模式。这种无处不在的AI“特工”,为各国情报机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支持,使他们在国土安全、反恐和网络安全领域,拥有更精准的分析工具,提升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军事AI带来的主要风险

信息操纵与深度伪造对军事决策的影响

深度伪造(Deepfakes):AI可以生成高度逼真的虚假视频和音频,误导军事决策并引发冲突。

信息操纵:利用人工智能进行的大规模信息操纵,可能扰乱信息环境,削弱军事指挥官在关键时刻获取可靠信息的能力。

俄罗斯的“反射性控制”和“混乱”战术:俄罗斯军队采用“反射性控制”,即通过AI操控信息流,迷惑敌人,让对方无法分清真假,甚至做出错误的决策。而他们的“混乱”战术则更进一步,直接破坏敌方的指挥控制系统,搞得敌军措手不及。可以说,俄罗斯不仅是在物理战场上打仗,更像是在进行一场心理战,利用AI让敌人自乱阵脚。

非国家行为体获取AI技术带来的不对称威胁

非国家行为体的崛起:AI技术的广泛可得性使得非国家行为体(如恐怖组织、黑客组织等)能够获取并使用先进的AI技术制造武器、发动网络攻击、进行生物武器研发等,威胁国家安全。

不对称作战:鉴于非国家行为体的资源相对有限,他们可能会采取不对称的战术,例如利用人工智能驱动的无人机、网络攻击或其它新型武器系统,以对抗传统的军事力量。

AI对核威慑和战略稳定的影响

核威慑的不稳定性:AI系统可能加快核武器的响应速度,或通过错误的情报分析触发意外的核冲突。此外,AI驱动的指挥和控制系统可能被黑客入侵或遭到其他形式的网络攻击,从而破坏核指挥链,增加核冲突的风险。

战略误判与升级风险:AI系统可能会错误地解读对手的意图或军事行动,从而导致不必要的战争升级或冲突。

对军事力量平衡的影响

大国竞争中的作用:AI技术的快速发展可能会改变大国之间的军事力量平衡。这种技术优势不仅体现在战场上,还可能影响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联盟的动态。

军备竞赛的风险:AI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可能催生新一轮的军备竞赛,促使各国竞相研发更先进的AI武器系统。

AI与核威慑:战略稳定的“隐形风险”

核威慑一直是全球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但随着AI的引入,这道防线正面临新的隐形风险。例如,AI可能因为信息误判,错误地将一次正常军事演习解读为核威胁。2018年,美国国防部的一次AI演习中,就曾发生类似事件。AI决策速度远超人类,但也因此可能在极短时间内触发不可控的核反应。我们必须意识到,AI的速度虽快,但如果没有人类监督,极有可能带来毁灭性后果。为了避免AI误判带来的核灾难,所有国家都需要将人类作为最终决策者,确保AI不会在危急时刻做出错误的决定。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