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院士解读健康喝茶:一天、一年、一生都要遵循规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两位院士解读健康喝茶:一天、一年、一生都要遵循规律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180747
茶,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符号,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蕴含着独特的健康价值。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和刘仲华,从历史演变、科学研究到饮用建议,全方位解读了茶与健康的奥秘。
茶文化的历史演变
说起茶的起源和足迹,88岁的陈宗懋院士按照时间线做了详细介绍:“我国茶文化兴于唐,盛于宋,发展至今,经历了‘吃茶-饮茶-玩茶’的演变。”
- 春秋时期,人们把茶煮熟后加上调味料,作为蔬菜配饭食用。
- 西汉时期,茶叶开始作为饮品。
- 唐朝,茶圣陆羽的《茶经》标志着茶文化进入兴盛时期,煮茶、煎茶、饮茶之风扩散到民间。
- 宋朝,茶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专业的茶师、茶学评论、文学艺术作品纷纷涌现。
- 明朝末年,荷兰人将茶籽由澳门运销到爪哇,再传到英国等欧洲各地。
- 到现代社会,茶叶已成为常见的健康饮品,且呈多元化发展。
茶的健康价值
陈宗懋院士介绍,虽然人们很早就知道喝茶有益健康,但真正开始研究茶叶中的功能成分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愈发深入地证实了儿茶素、茶黄素、茶氨酸、茶多糖等茶叶主要功能成分对人体健康的益处。
刘仲华院士总结说,喝茶最有价值的三个核心健康属性是:延缓衰老、调节代谢、增强免疫。长期饮茶有助于身体素质全面提升。
茶叶安全问题
很多消费者担心茶叶农药残留问题。刘仲华院士表示,消费者完全不用担心茶叶安全问题。我国每年产茶近300万吨,其中35万吨左右出口,面临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严苛的质量安全检验,茶叶质量安全水平都过关。根据市场监督部门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抽检3万多批茶叶的情况,综合不合格率仅为0.3%~0.4%。
科学饮茶建议
- 六大茶类交替喝:绿茶属于不发酵茶,白茶、黄茶属于轻微发酵茶,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红茶属于全发酵茶,黑茶属于后发酵茶。如果按照氧化、发酵程度由轻到重排序,依次为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这一排序基本符合中医由凉到温的顺序。喝茶时可以遵循由轻氧化喝到重发酵的规律。
- 每天9~10克,分三泡饮用:每天喝茶9~10克属于中等量,可早中晚分3次冲泡。
- “隔夜茶”不致癌,但不提倡喝:一杯茶泡久了,只是没有刚开始泡时的香气和鲜爽感了,但依然可以喝,不会威胁健康。可能存在的致癌物“亚硝胺”经检测完全不存在,但从卫生角度考虑,隔夜茶不提倡喝。
两位院士的建议为科学饮茶提供了权威指导,让我们在享受茶香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发挥茶的健康功效。
热门推荐
什么是 Dark Meat Chicken?深入了解白肉和黑肉之分
清肝芦荟丸:静脉曲张的中医治疗新选择
注册中医师张勇:中医食疗助力腰椎间盘突出康复
洁癖症:过度清洁背后的强迫性障碍
专家解析: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洁癖症患者回归正常生活
15岁女孩每天洗手超10小时,专家解析洁癖症成因与治疗
中美&瑞金医院推出腰突新疗法:射频消融术让患者快速康复
黑枸杞:肾脏健康的好搭档
黑枸杞真的能养肾吗?专家揭秘
床头放木质椅子,居然还有这层含义?
床头放椅子:风水禁忌还是实用之选?
床头放椅子,真的会影响风水吗?
自建房办房产证需要哪些材料
从浪漫晚餐到共同探险:让爱情保持新鲜感
从惊喜到日常:让夫妻感情持续升温的14个秘诀
心理健康提升沟通力,良好沟通促进心灵健康
解密"Emo":从情绪硬核说唱到青年文化符号
好吃广东|在东莞“赶春”,转个弯就遇到
来广东必看!寻味广东,吃透广东!
阜外医院研究:社区护理结合运动干预,高血压风险降低7%
中医专家解读:高血压是血脉失调,四种类型辨证施治
高血压患者必读:心血管疾病风险防范全攻略
冬季心脏支架术后,这些锻炼最靠谱!
心脏支架术后,这样吃才安心
达摩院青橙奖揭晓:天津大学教授研发AI系统实现抑郁症精准筛查
情感计算赋能AI,打造更有温度的人机交互
高血压饮食管理权威指南:植物性食物为主,八大要点全解析
吴广义老中医谈高血压调理:五种养生法助稳定血压
2024高血压指南发布,社区落实四大要点解析
影响车险理赔速度的三大因素,最快1周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