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王卡组构筑完全指南:从入门到精通
游戏王卡组构筑完全指南:从入门到精通
本文将详细介绍游戏王卡组的构成方法,以帮助新手玩家更好地理解卡组构筑的基本原则和优化方法。文章将以"随风旅鸟"卡组为例,从卡组的构思到完善,全面解析卡组构成的三个阶段:想法诞生、精雕细琢和实战换备。
首先要明确一点,卡组是游戏王的基础,有了自己的卡组才能够与其他决斗者进行决斗。既然是决斗,肯定有高下之分,因此组卡组的目的大多数是为了胜利,这也是绝大多数决斗者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才会去探讨卡组构筑。卡组构筑的优劣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战的结果与决斗者的体验。遇到很多新人带着好奇心来接触游戏王,却因为不会组卡组或者构筑不合理等原因导致在决斗中接连惨败,有些新人甚至因此弃坑,这是十分可惜的。最近恰好又有新人想要入坑,让我推荐一套卡组给他,本想直接推一套自己玩的卡组过去,但转念一想,直接使用其他人的构筑固然方便,但作为一名合格的决斗者,自主构筑卡组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何况一套卡组中不同的卡蕴含着不同的含义,只有了解不同卡片在卡组中存在的意义才能更好地掌握一套卡组,这样应该能够对新人入坑起到一定的帮助,因而诞生了写这篇文章的想法。
先来说一下卡组是如何诞生的。卡组的构成可能来源于一个奇思妙想的搭配,一个自己想玩的效果,或是一个偶然听到的字段等等,在这样的想法冒出来之后,卡组也就有了一个主题,卡组的整体运作也会围绕这个主题来进行。
比如一位初来乍到的决斗者想玩以“随风旅鸟”字段为主题的卡组,于是围绕着效果描述,把“随风旅鸟”系列和有关联的卡全部一股脑地放了进去,一套初始卡组就此诞生了。
乍一看卡组中的卡确实都是围绕“随风旅鸟”而运作的卡,但显然这套卡组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妨碍着决斗者取得胜利。
第一步就是要找出初始卡组中存在的问题。在多次对局中会发现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启动率太低而无用处的卡太多。比如本家系统中的【随风旅鸟X鸵鸟】以及【随风旅鸟X巨嘴鸟】更倾向于在展开过程中进行调度。【随风旅鸟X雪猫头鹰】等高星怪兽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没有用武之地。因此我们先将这些卡的数量进行删减,以此来确保关键卡的上手率。
第二步就是要发挥卡组的优势。“随风旅鸟”这套卡组有几个显著优势,可以先从这几个方面考虑:
一、“随风旅鸟”的自肃限制导致其对额外的需求极少。因此可以投入【强欲而金满之壶】、【金满而谦虚之壶】来除外额外卡组进行抽卡,也能够增加关键卡的上手率;根据需要,还可以投入【魔兽的大饵】等来限制对手使用额外卡组。
同时,“随风旅鸟”的自肃也就导致在决斗中几乎只需要用到通常召唤,因此也可以投入【强欲而谦虚之壶】进行抽卡;根据需要,也可以投入【休息一回】、【慢活族】等限制对手的行动。
二、“随风旅鸟”的低星怪兽离场就会除外,而【随风旅鸟X巨嘴鸟】也有回收除外状态的“随风旅鸟”卡的效果,整套卡组不必担心除外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可以投入【次元吸引者】、【次元的裂缝】等限制对手的效果。
三、由于“随风旅鸟”都是通常召唤,因此并不会受到投入率较高的【增殖的G】的影响。这使得其他卡组在与“随风旅鸟”的对决中起码会徒增三张废件。同时,基于这点,也可以考虑适当减少卡组中【灰流丽】的数量,转而换成其他卡作为替代;根据需要,也可以投入【化石恐龙 肿头龙】等对对手的特殊召唤进行限制。
四、因为【随风旅鸟X知更鸟】和【随风旅鸟X白头鹰】的效果,“随风旅鸟”几乎可以调度到整个鸟兽族。因此构筑会投入【D.D.乌鸦】、【霞之谷的巨神鸟】等功能性组件,检索后能够直接进行使用,增加“随风旅鸟”的干扰手段。
第三步,就是要找到卡组的缺陷。“随风旅鸟”最大的缺陷就是想要使用效果就无法进行特殊召唤,而且展开链很容易被断,因此有些构筑会考虑投入一些可以追加召唤的卡进行补充,例如【绝神鸟 斯摩夫】、【撕裂时间的魔瞳】等。
胡乱堆砌的卡组在经过这三步的过滤之后逐渐变得完整,现在这套卡组在决斗中已经能够较好地启动,并且具有一定的压制力了。
尽管目前卡组的缺陷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卡组的优势也被发挥了出来,但是在实战决斗中对手会想方设法地阻挠你,同时你也需要一定的手段来阻挠对手的操作。因此,大多数决斗者会在卡组中投入“手坑”。
“手坑”是指一些能够在对方回合从手卡中发动用来干扰对方效果达到阻挠对方展开的卡。前文提到的【增殖的G】、【灰流丽】、【次元吸引者】都属于“手坑”范畴。“手坑”是游戏王博弈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卡组中“手坑”数量的占比、决斗中何时丢弃“手坑”等都是每位决斗者需要不断思考的。
比较常用的“手坑”有【灰流丽】、【增殖的G】、【无限泡影】等,这些“手坑”作为干扰的应对面更广,能够在大部分对局中使用出来,因此大部分卡组会选择投入3张。部分有针对性效果的“手坑”,比如【古遗物 圣枪】、【次元吸引者】、【应战的G】等会根据卡组本身是否兼容等原因进行取舍。其余泛用性更小的“手坑”则投入不多甚至不投入。
就拿“随风旅鸟”为例,为了确保后攻同样具备一定的干扰能力,“随风旅鸟”卡组中也会投入一定量的“手坑”。除了寻常的【灰流丽】、【增殖的G】、【无限泡影】以外,还可以投入适配性较高的【次元吸引者】、【D.D.乌鸦】。此外,由于“随风旅鸟”在面对对方的“手坑”等干扰时更容易被阻挠,因此还会投入【墓穴的指名者】、【抹杀的指名者】等来应对“手坑”。
经过这一步的锤炼,目前这套卡组无论是先攻还是后攻都已经具备一定的干扰能力了。然而主卡组的数量有限,投入了“手坑”之后导致很多好用的魔法、陷阱卡必须被删掉,然而这些卡又是能够扩大卡组优势的卡,不投入又会导致卡组显得较为平庸,这时候该如何抉择呢?
好在游戏王的决斗是三局两胜制(BO3),在下一局开始之前,每位决斗者都可以选择将主卡组和额外卡组中的部分卡换下来,从副卡组中换等量的卡进去继续决斗,这个过程称为“换备”。
副卡组的卡是在构筑卡组时就需要放进去的,通常情况下都由“先攻卡”、“后攻卡”、“通用卡”等构成。因此,一些与卡组相性较好的卡可以放在副卡组里,在决斗中根据需要进行更换,从而发挥作用。
“先攻卡”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在先攻中发挥更大优势的卡,例如与“随风旅鸟”相性较高的【鹰身女郎的羽毛吹雪】就是典型的“先攻卡”。
“先攻卡”中还有一类被称为“贴纸”,是指一些具有封锁或限制类效果的卡,一般是永续陷阱卡,例如【群雄割据】、【技能抽取】。当然也有一些永续魔法卡具有类似效果,例如前文提到的【次元的裂缝】。
而“后攻卡”则在后攻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优势,包括部分“手坑”、“解场卡”等等。“解场卡”是一些能够大范围打击到对手的卡,例如【冥王结界波】、【颉颃胜负】等。
“通用卡”无论在先攻还是后攻的情况都能够发挥不小的作用,包括部分“手坑”或是一些速攻魔法卡等,例如【宇宙旋风】、【禁忌的一滴】这类先后攻都可以用来处理怪兽、魔法、陷阱的卡。
在完善了副卡组之后,这套卡组终于可以称得上是初具雏形了。
简单进行一个分类:主卡组内红框的就是“本家卡”,黄框的就是“功能性组件”,蓝框的就是“手坑”。副卡组内红框的就是“后攻卡”,黄框的就是“通用卡”,蓝框的就是“先攻卡”。
由于“随风旅鸟”不怎么依赖额外卡组,因此前文并未作过多篇幅去讲解,这里稍微展开一下。拿“双子”卡组举例。
额外卡组的选择大体上可以参考主卡组的选择方式,大致可以分为“本家卡”、“功能性组件”和“泛用卡”这三类。“本家卡”就是卡名中包含主题字段的卡,一般为额外卡组的主体,图中红框内的这些就属于“本家卡”。“功能性组件”是指一些能够在展开、妥协或斩杀等过程中提供帮助的卡,图中黄框内的这些就属于“功能性组件”,例如这套“双子”中的【神骑 矢车菊圣人马】就是一个能够在解场过程中提供帮助的功能性组件;“泛用卡”一般是因为素材限制小等原因导致大部分卡组都可以投入的卡,图中剩余的三张卡就属于“泛用卡”。
这里做一个总结,卡组的构成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想法诞生。在形成一个初步想法之后,寻找能够利用上的卡片构成初始卡组。
第二阶段:精雕细琢。一是寻找初始卡组存在的本质问题,剔除多余或重复的卡;二是寻找能够发挥卡组优势的卡;三是寻找能够填补卡组缺陷的卡,对发现的点进行改进。
第三阶段:实战换备。将一些卡转移到副卡组中,并着手考虑卡组在实际决斗中的“换备”思路。需记住的是,游戏王是一场博弈游戏,这场博弈从构筑卡组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因此副卡组的选择一般更倾向于考虑投入一些能够打击到最强的几个卡组的卡。
在我看来,卡组就像一块璞玉,想让它绽放出夺目的光彩,需要一刀一刀地去不断雕刻它。卡组和决斗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套卡组从一开始的乱堆一砌,到最后的攻守兼备,离不开决斗者的不断探索与改进;而卡组在改进的过程中,也反过来促使着决斗者不断思考,提升了决斗者的水平。
最后,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那些真心想要入坑游戏王的新人。需要注意的是,本篇的例子主要为“随风旅鸟”,因此对额外卡组的取舍描述可能较为简洁,有想要深入了解的新人可以寻求高手指点一二。另外,本篇所提到的内容均属于较为简单的一类,想要精进自身的水平,还需要找高手讨教,或多多参与实战,在实战中不断挑战自我,最后超越自我完成蜕变。希望各位新人能够喜欢上游戏王这款游戏,也祝所有决斗者武运昌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