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纪录片,会让你的认知变得开阔,让你的生命变得丰盛
这些纪录片,会让你的认知变得开阔,让你的生命变得丰盛
纪录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带领我们探索未知的世界,拓宽认知的边界。以下是几部值得一看的高分纪录片,它们将带你领略宇宙的奥秘、自然的神奇、人类的智慧以及生命的奇迹。
《宇宙的奇迹》
你送给女孩一枚白金戒指,她就戴上了一颗恒星的碎片
豆瓣评分:9.6
影片类型:天文,宇宙
据说这部纪录片播出的时候,英国选天文专业的大学生暴增40%,影片让所有观众知道,这世界上最极致的浪漫,是关于宇宙星河的!来看看下边这些摘录:
“一开始,宇宙里只有氢,恒星的核聚变最多形成铁,而像金和铂这样的重元素只能来源于宇宙中最绚烂的葬礼——超新星爆发,也就是说,如果你送给女孩一枚白金戒指,她就戴上了一颗恒星的碎片。”
“那个星系,穿过250亿光年,来到我们的视线内,而我刚刚为它拍了张照片。”当第一个原始人开始仰望星空的时候,天文学就诞生了,对浩瀚星空茫茫宇宙的观察,思考,探索,是刻在智慧生命基因里的。天体物理学家Brian Cox教授将带我们用物理学揭开宇宙的奥秘:时间,核聚变,黑洞,超新星,引力,光,熵增原理......同时也从哲学甚至是神学的角度讲述了生命和宇宙的联系,让人感慨生命作为低熵体尽管渺小却也堪称奇迹。
作为理工科的学生,其实纪录片里讲述的那些知识对我来说都不陌生,但是第一次真正感知熵与时间的关系,宇宙万物从有序到无序的大趋势之下,作为低熵体的生命简直是奇迹一般的存在。看完这部纪录片你会真正意识到——我们都是星尘~
相关推荐——《太阳系奇迹》
《史前星球》
比侏罗纪公园过瘾
豆瓣评分:9.6
影片类型:自然,动物
这次BBC放了一个大招,直接“复活”了恐龙,带我们穿梭一亿年的时光去看白垩纪时代这个星球的样貌,以及以恐龙为主角的那个时代的地球生态系统。
感谢电影工业技术的发达,居然能够拍摄出这么逼真的恐龙世界,看看这部纪录片的豪华阵容吧:制片人是乔恩·费儒《钢铁侠》和迈克尔·冈顿《地球脉动》,导演是亚当·瓦德兹《奇幻森林》,音乐则是汉斯·季默操刀,演绎与旁白依然是大名鼎鼎的大卫·爱登堡爵士……
这部纪录片以恐龙生活的不同地域—— 包括海岸、沙漠、河流、极地和森林为分集,介绍了四十多种不同类别的恐龙以及其他史前生物的生活状态,也刷新了我们关于恐龙的很多认知!很多恐龙是长有羽毛的,比如第二集里的迅猛龙,也有恐龙是卵胎生的,比如第一集里的蛇颈龙,蛙类也是可以捕食恐龙的,比如第三集的恶魔角蛙狩猎幼年恶龙。蛇颈龙还会吞下鹅卵石到胃里以帮助研磨食物方便消化;鸭嘴龙会在地热资源丰富的地方筑巢用火山灰来覆盖自己的蛋;蚊子在任何时代都是被讨厌的物种,恐龙也很烦它。
这部纪录片的每一帧都很美,尤其是第一集,成千上万的菊石在海中求偶发光的画面,简直太梦幻了,让人想到阿凡达里的潘多拉星球。
相关推荐:《完美星球》
《登山家》
这个星球上最纯粹的登山者
豆瓣评分:9.3
影片类型:户外,登山
马克·安德烈·莱克莱尔,他不像徒手攀岩里Alex那么家喻户晓,但用Alex的话来描述他:马克·安德烈最有趣的一点, 就是他的大部分攀登都没有影像记录,他是为了自己而攀登,非常纯粹,心无旁骛。
小的时候,他的妈妈对他的影响就非常大——她让马克勇于尝试,自由选择,然后了解自身的擅长与热爱,成为真正自己想成为的人。而马克,选择攀登,并作为一生所爱!
在登山圈里,他是低调却又是神一样的存在,在23岁的时候已经成为最无畏的高山攀登者之一。他会独自攀登恶名昭著的斯坦利后壁,包括一段冰岩混合的高难度攀登;他会独自在冬天攀登巴塔哥尼亚的艾格峰,而且在一次攀登失败之后隔了一天又去尝试一次最终成功登顶。
他突然消失了一段时间,纪录片摄制组完全联系不上他,过了一段时间才知道他独自去攀登了罗布森山。那是一次名垂青史的攀登,马克却没有通知摄制组,因为他想要的是真正的单人攀登,如果有别人(摄制组)在场,那就不叫单人攀登了……不过马克答应摄制组,他愿意为了拍摄再回去爬一次……“我已经拥有了这段美妙的体验,现在我准备与别人分享它。”
习惯了在舒适区里的我们,真的应该好好看看这部纪录片:有些人已经死了,只是还没有埋而已,有些人的灵魂一直在山巅飞扬,只是大雪掩埋禁锢了他的躯壳。
这部纪录片也提醒着我们,每一天都有可能是我们生命的最后一天,所以,我们要尽可能,不留遗憾地活着。
《人类》
宇宙很大,生活更大
豆瓣评分:8.9
影片类型:人类,社会
法国导演扬·阿尔蒂斯-贝特朗用3年时间走访60个国家,采访了2000多个普通人,包括乌拉圭的总统,马里的农民,乌克兰的自由战士,叙利亚战乱中的少年,黎巴嫩的男同性恋,美国监狱里的死囚,从种族屠杀中生还的苏丹年轻人等等。没有刻意地渲染也没有花俏的剪辑,真实自由万钧之力。
你在纪录片里可以看到几乎关于人类的一切:快乐,屠杀,仇恨,爱情,家庭,生活,同性恋,难民,生活在底层的工人,贫穷,死亡以及活着的使命,讲述这些话题的是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种族不同肤色,讲着不同语言的普通人,最终让我们思考——what makes us human?
这部纪录片是一扇窗,让你看到原来世界之大会有千百种不同的人生,甚至超越我们的认知想象,我们所需要的,就是不带偏见地去尽可能了解和理解别人……因为最终,我们是这个星球上的命运共同体。
引用一句影评:所有的优越,所有的幸福,所有的奢靡,所有的失去,所有的不尽人意,在这部名为《人类》的纪录片面前一一都被格挡掉了。
相关推荐:《地球之盐》
《卢浮宫的珍宝》
如果一生只能去一座博物馆,那必然是卢浮宫
豆瓣评分:8.6
影片类型:艺术,历史
这部纪录片讲述了卢浮宫的历史,巴黎的历史,法国的历史以及那些馆藏艺术品的历史。2018年第一次走进卢浮宫之前,先看了这部纪录片,之后再逛卢浮宫的时候,欣赏那些传世名作的时候,脑海里串联的,是那些名画,雕塑,珍宝背后的历史,娓娓道来。
比如鲁本斯的名作——玛丽·德·美第奇的一生,那24幅极具戏剧张力的巴洛克风格画作描述和歌颂了玛丽皇后的生平,她的丈夫就是波旁王朝的第一位君主亨利四世,他继承王位的条件是改信天主教,但给予民众宗教自由的权利,之后被狂热的天主教徒弗朗索瓦刺杀在铁匠街,英年早逝,之后玛丽皇后才开始摄政生涯。那幅著名的加布里埃尔,就是亨利四世的情妇。
而著名的太阳王路易十四,就是亨利四世的孙子,在卢浮宫里,你一定会慕名前往那幅“白丝诱惑”的画作前,欣赏这位在人世间长达72年的君主的肖像。
太阳王曾孙的孙子路易十六,却在法国大革命的风暴中被送上断头台,卢浮宫里的很多画作记录了那段腥风血雨的历史,比如新古典主义画派大师雅克路易大卫的《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礼》。当然,最被中国观众熟知的还是那幅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们》,毕竟出现在我们的历史和美术课本里,也是这部纪录片的海报。
强烈建议每一个要去卢浮宫参观的旅行者都看一看这部BBC的纪录片,这样一来,除了《蒙娜丽莎》《米罗的维纳斯》《色雷斯的胜利女神》这三大镇馆之宝以外,你还能找到更多的惊喜。
《绿色星球》
把植物拍活了
豆瓣评分:9.7
影片类型:自然,植物
节目是首个通过沉浸式的呈现方式聚焦植物的纪录片,为观众们展示了这个低调秘密、不为人知的植物世界。它们既能与动物形成互惠互利的关系,也可以像我们星球上的任何生物一样具有攻击性、竞争性和戏剧性。
《绿色星球》这部纪录片绝对是颠覆性的,用我们无法想象的视角,把地球上这些千姿百态的植物给拍活了!没错,活了!整个观看过程中,你对植物的理解,将会彻底转变——它们是活动的,是会思考的,是彼此连接的,是有各种奇妙能力的,是带着进化和博弈的智慧的!这些神奇植物极其硬核的生存策略和繁衍技能,超越你的认知边界。
你在这些植物身上看到的是生生不息的活力,有些蒲公英的种子能飞60多公里,一株成年的仙人掌可以存储5000升的水,香蒲天鹅绒般的蒲棒里包含了25万颗种子,一场沙尘暴中有数以百万计的种子,每平方米雨林的空气中至少飘浮着10亿个真菌的孢子.....
我之前专门写过一篇介绍这部纪录片,传送门:【植物真奇妙】豆瓣评分9.7,我要吹爆今年这部BBC的纪录片
《人体内旅行》
生命是一场旅行,所有旅途都有结束的一天
豆瓣评分:9.3
影片类型:生命,医学
我们一生中平均呼吸7亿次,人类大脑中有100亿神经元,婴儿最先认知这个世界是靠嗅觉,触觉通过脊髓传导给大脑的速度超过320km/h,成年人的骨骼每隔7-10年会更换一次,我们皮肤每分钟会死掉数万个细胞每两年就会更新一次,我们整个消化系统长达9米......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细微瞬间,其实都是我们身体各个系统各自功能的表现。
生命是奇迹,死亡也是奇迹:科学家认为心脏的最后一次搏动会往血液里注入大量内啡肽。10秒钟内脑电波急剧下降,5分钟就会永久损坏。听觉是我们最后的感知。皮肤细胞24小时之后才会停止分裂。38小时之后脑细胞才会停止发送神经脉冲......
看完纪录片会感慨,自己的身体不仅很神奇,而且这一生还真的挺辛苦也挺忙碌。
好好对待自己的身体吧——从戒烟限酒开始,从锻炼身体开始。
相关推荐:《人体奥秘》
《车轮不息》
极限运动的魅力倾情呈现
豆瓣评分:9.1
影片类型:户外,运动
堪称是史上最大投资的自行车题材纪录片!自行车爱好者尤其是山地自行车迷绝对不能错过!美国犹他州、中国新疆火焰山、阿根廷卡法亚特、尼泊尔木斯塘......一帮“不要命”的山地自行车大神们在全世界最极致的地貌中,上演一次次速度与激情——骑山地车速降飞行!
当时还在第一次Gap Year的旅行中,骑行阿里南线去冈仁波齐转山,在路上看到这部纪录片,疲惫枯燥的骑行之旅瞬间又燃起了火焰,山地自行车极限速降真的太燃了。之后写的那本关于西藏骑车旅行的书,最开始想定的书名也是《车轮不息》。传送门——写的不是书,是内心的万马奔腾
这世界上总有一些人,追求着在某项运动上最极致的体验,他们聆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而活,在平凡的生活里去寻找非凡的瞬间。
五十年之后,纪录片里的这些山地车骑手已经白发苍苍之时,再回头这些热血沸腾的镜头,应该会觉得人生无憾吧!
《攀登梅鲁峰》
“跟梅鲁峰比起来,登珠峰就像在树林里散步”
豆瓣评分:9.2
影片类型:户外,登山
非常震撼的一部纪录片,这时候的金国威还没有拍摄《徒手攀岩》,也不像之后那般名声大噪。但这部纪录片所展示的户外精神和户外挑战绝不亚于《徒手攀岩》。
纪录片里他既是导演也是主角,跟同伴康拉德和瑞南一起,一次又一次向梅鲁峰的鲨鱼脊线路发起挑战。梅鲁峰在印度北部,虽然只有6300多米,但却是一座让人望而生畏的冰雪巨人。整个纪录片的摄制团队几乎就是三个攀登者他们自己,极度恶劣的环境和天气情况下,几乎垂直的山崖峭壁上的爬升已经非常艰难,他们还得完成拍摄记录的工作,简直是常人难以想象。
数次攀登,数次失败,甚至有队员遭遇重伤一度丧失运动能力,但他们没有放弃,一次又一次地向这座山峰发起挑战,他们在风雪中艰难地在近乎垂直的岩壁上攀登,在星光下蜷缩于方寸之间的吊帐,在晨光中的山巅张开双臂迎接曙光......用我们平常人的眼光来看,那就是难以置信的经历。
最终,他们在距离第一次尝试时隔8年之后,第三次向梅鲁峰鲨鱼鳍线路发起冲击时,用了3天时间完成最后的仰角岩壁攀登并登顶,整个攀登过程历时11天,一次史诗级的阿尔卑斯式攀登,将永远载入史册。
相关推荐《徒手攀岩》
《轮回》和《天地玄黄》
整个世界都在里边
豆瓣评分:9.1
影片类型:地球,人类
导演罗恩·弗里克耗时14个月走过24个国家,用镜头记录世界各个角落不同的自然人文风光,制作成了纪录片《Baraka》,中文译名《天地玄黄》,时隔19年之后,《轮回》横空出世,这部纪录片拍摄时间长达5年,足迹遍布五大洲,全部采用70mm胶片拍摄,视觉震撼难以描述。
从蒲甘佛塔到圣地麦加,从洗礼到葬礼,从充气娃娃的甜腻到战争的残酷,从贫民窟的狼藉到迪拜的奢侈涩谷的繁华,从华丽的教堂到宏伟古老的金字塔,从非洲部落到监狱里集体江南style,从用烂泥和颜料笔扮演joker的行为艺术家到千手观音舞........整个世界都在这部纪录片里,视听和心灵的盛宴。
这部纪录片指引了我之后环游世界的旅行,有些地方我也是因为此片专程造访,就是为了寻找《轮回》里的那些角落,比如蒲甘平原,比如伊真火山,比如拉达克的提希克寺。有些没去过的地方也一直会在心里种草,比如纳米比亚的红色沙漠,比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莫诺湖,比如圣地麦加的哈拉姆大清真寺......
相关推荐:《时间的风景》——每一帧都绝美!
《地球脉动》
IMDB:10.0分
豆瓣评分:9.8
影片类型:自然,生态
IMDB评分10分满分,豆瓣评分9.8,算是对于这部超凡纪录片最中肯的评价。纪录片分为6集,分别将镜头延伸到岛屿、山脉、丛林、沙漠、草原和城市不同的地球角落里,去观察那里动物们的繁衍生息。他们在喜马拉雅雪山追寻雪豹的踪迹,在马达加斯加沐浴数以十亿计的蝗虫风暴,在阿尔卑斯山脉用滑翔翼跟拍金雕,在加拉帕戈斯群岛拍摄游蛇猎杀海鬣蜥,在孟买大都市的夜色里捕捉花豹的身影......
最有意思的是每一集最后的花絮还特意介绍了摄制组是如何拍摄到这些珍贵的画面的(在BBC后边的纪录片《绿色星球》里也复刻了)最后一集,动物与人,动物与城市,尤其感触,在印度的两个多月的旅行,我深深感受到了这个国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竟然是那么自然。
万物生灵,通过BBC的绝美镜头,闪耀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