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4年中考物理必考实验专项复习: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含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4年中考物理必考实验专项复习: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含解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96208998.html

文档简介

试验十五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试验

探究目的

杠杆的平衡条件

试验器材

杠杆、钩码盒一套、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

探究假设

杠杆的平衡可能与“动力和力臂的乘积”、“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有关

试验步骤

  1. 调整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 在杠杆的左右两端分别用细线依次悬挂个数不同钩码(每一个钩码50g=0.05kg,重为:G=mg=0.05kg×10N/kg=0.5N),假设左端钩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为阻力F2,右端钩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为动力F1。先固定F1大小和动力臂L1的大小,再选择适当的阻力F2,然后移动阻力作用点,变更阻力臂L2大小,直至杠杆平衡,分别记录下此时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和阻力臂L2的数值,并将试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 固定F1大小和动力臂L1的大小,变更阻力F2的大小,在移动阻力作用点,变更阻力臂L2大小,直至杠杆平衡,记录下此时的阻力F2和阻力臂L2的数值,并填入到试验记录表格中
  4. 变更动力F1的大小,保持动力臂L1的大小以及阻力F2大小不变,再变更阻力F2作用点,直至杠杆重新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F1大小和阻力臂L2的大小,并填入到试验数据记录表
  5. 整理试验器材

数据记录

试验数据记录表如下: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动力×动力臂(N·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阻力×阻力臂(N·m)
步骤2
步骤3
步骤4

试验结论

依据试验记录数据,探究结论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公式表示:F1L1=F2L2

思考

在上述探究试验中,为什么每次都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答:可以便于使用刻度尺来直接测出试验中杠杆的力臂大小

考点方向

  1. 试验前杠杆的调整:左高右调,右高左调。平衡后试验过程中不能在调整平衡螺母
  2. 将杠杆调成水平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
  3. 选择杠杆终点作为支点的好处: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试验的影响
  4. 将钩码换成测力计的好处是:能直接测出拉力的大小,试验操作便利
  5. 将钩码换成测力计的缺点是:测力计本身有重量,对试验有影响,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6. 如上图,乙图和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作怎样变更:由大变小,原因是力臂由小变大
  7. 你认为哪个图更合理?答:丁图,试验不受弹簧测力计的重力的影响
  8. 运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最终目的是:更能正确认识力臂
  9. 多次试验的目的是:避免试验的偶然性,是结论具有普遍规律

经典例题

小红和小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甲 乙 丙

(1) 若试验前杠杆静止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处于(选填“平衡状态”或“不平衡状态”),可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整,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
(2) 在试验过程中,调整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3) 在杠杆两端加挂钩码,并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出力臂,多次试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次序
F1/N
L1/cm
F2/N
L2/cm
1
1
10
2
5
2
2
10
1
20
3
2
15
3
10

小明依据以上数据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

(4) 杠杆调整平衡后,小红在杠杆上的A点处挂4个钩码,如图乙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应在B点挂个钩码。假如将B处的钩码换成弹簧测力计,那么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六个钩码的重力。
(5) 当杠杆平衡后,将A点和B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向支点靠近移一格,杠杆(填“左侧下降”“右侧下降”或“仍水平平衡”)。
(6) 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在原位置渐渐向左倾斜时,使杠杆仍旧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
(7) 小明试验时变更钩码的个数和位置进行了多次试验,其目的是。

答案

(1) 平衡状态;右;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试验的影响,水平位置便于直接读出力臂
(2) 便于测量力臂
(3) F1L1=F2L2
(4) 6;小于
(5) 左侧下降
(6) 变大;依据平衡条件,动力臂变小
(7) 避免试验的偶然性,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解析

(1) 若试验前杠杆如图甲所示,左端下沉,右端上翘,可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整,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试验的影响,水平位置便于直接读出力臂
(2) 试验时让横杆AB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杠杆的重心通过支点,可以消除杠杆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3)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F1L1=F2L2
(4) 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依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即4GX3L=FBX2L,解得FB=6G,需挂6个钩码
假如将B处的钩码换成弹簧测力计,那么由于向下的力,有两个,一是弹簧测力计自身重力,另一个是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二者之和才等于六个钩码的重力
(5) 依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若A、B两点的钩码同时向靠近支点的方向移动一个格,则左侧4GX2L=8GL,右侧6GXL=6GL,因为8GL>6GL,所以杠杆左端会下降
(6) 依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阻力和阻力臂在不变的情况下,动力的方向向左倾斜时,动力臂会变小,因此会导致动力变大
(7) 小明试验时变更钩码的个数和位置进行了多次试验,能够避免一组数据的偶然性,多次测量才能得出普遍规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