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普通人要翻盘,比起努力更重要的是,践行这三个原则
《认知觉醒》普通人要翻盘,比起努力更重要的是,践行这三个原则
想要实现自我提升,成为高手,就必须践行这三个原则:匹配原则、关联原则和反馈原则。
心理学家安德斯和科学家罗伯特曾提出:所谓天才,不过是遵循了正确的方法,再加上大量的练习的产物。那既然成为天才是如此简单的是事情,为何天才并不多见了?为了提升自我,我们想要勤奋,但结果却偏偏敌不过该死的惰性;我们也很想要精进,但面临的却总是弯路;为了精进,我们去读了很多经典的书,但结果无一记得: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我们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效果却甚微;这是《认知觉醒》一书中,对大多数人努力状态的描写,结果虽然无比残酷但却真实。
《认知觉醒》是作家周岭的代表作,周岭也曾是这些大多数中的一员,也遭遇过成长的困惑与问题,但幸运的是,在他不懈努力的钻研下,他成功突破自己,实现了自我提升,并将自己的思考与方法论,写进了书里。读完本书,我才发现,想要实现自我提升,成为高手,就必须践行这三个原则。
01、践行匹配原则,让你不再是“积极废人”
大年初一,你总会在朋友圈看见这样一群人:写着今年的期望,给自己罗列了一长串的目标,这些目标都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去制定的。但每到年底,你去问他实现了几个,回答都是寥寥无几,甚至有的人一个都没实现。新的一年开始,他却还是乐此不疲的给自己定目标。这类人被称为“积极废人”,总是给自己设定过高的目标,但从未真正实现过。
在书里,周岭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读者Amy曹,为了实现快速成长,要求自己每天跑步1小时,起初凭借着意志力,苦苦坚持了一段时间,一段时间过后计划就中断了。行动中断后,她开始调整了自己的目标和行动,将每次跑步的时间缩短了30分钟,并将频次减少至,每周不少于4次。在调整目标后,她不仅无需再靠意志力,去逼迫自己行动,还会主动想办法坚持。每次跑完以后,还觉得轻松无比,收获了前所未有的成果。
目标的难易度,决定了你的行动力。1小时高标准的目标,不一定能加快进步的速度,但却一定能阻碍实现目标的行动力。人的能力,是以舒适区,舒适区边缘,及困难区的形式进行分布。当人处在舒适区时,对于目标会感觉毫无难度,做着做着都会不自觉的走神。当自己处在困难区时,一看到目标就会感到毫无头绪,完全不知道要如何开始,这时候,畏难情绪就会一拥而上,让你不自主的终止行动。若是将目标,设定在能力的舒适区边缘,你的第一感觉就会是,会做,但应该要动点脑筋才能完成。这时候,你就会抑制不住的,想要跃跃欲试。
但很多人,通常在想要做成一件事的时候,会给自己设定一个很高标准的目标,然后告诉自己,要努力,要很拼命,坚持就是胜利。然后兴冲冲的开始,热火朝天的干上几天后,就毫无干劲了,最后不得不放弃。目标的设定是为了,获得自己想要的,如果一直不去实现它,那终究只是水中月,,镜中花。想要实现目标,在设定目标的时候,就要践行匹配原则,分析目标与能力的匹配程度,将目标设定的合理化,才能真正开始行动,让自己不再,只是目标上的“积极废人”。
02、掌握关联原则,让你实现能力的进阶
周岭说,在不用特别努力的情况下,人只要掌握关联原则,就能快速变聪明。人如果变得很聪明,便能知别人不知道的,做别人做不到的。周岭在书里讲述了,08年北京奥运会,梦幻五环的诞生过程。在前期的筹备过程中,关于奥运五环的呈现方式,导演组研究了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为了方便导演组的工作,奥组委给每位导演配置了,音响,电视和白板。在一次开会讨论的时候,张继刚导演想要,在白板上重写一个方案,所以便要擦掉原油的内容,但白板上的内容却怎么也擦不掉。张导便认定这是一块次品白板,并要求对白板进行更换。但结果却被告知,擦不掉的原因竟是,没有将白板上的塑料膜撕掉。大家马上开始撕塑料膜,也正是这撕膜的动作,让张导联想到了奥运五环,并产生了以地面LED灯汇聚的形式,呈现出奥运五环的方案。
抓住启发自己的事物,能关联到自己的需求,是解决问题最高效的方式。人面对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事物,从来都不会留意。只有碰到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物,才会发生情绪上,或是思想上的变化。而让自己有触动的东西,就是自己需要的东西。但如果知识触动,而没有把触动点与自己的需求相结合,并去实践。那过不了一段时间,你也会忘记它的存在。触动只是触动,毫无用处。很多人在阅读能人们的一些书籍时,无视触动点,更不会去关联自己的需求,因为他们认为,只有掌握了能人们所讲的知识概念,就能快速成长为和人们一样的牛人。所以,他们在看完书以后,花大量的时间去罗列书中的重要知识点,画思维导图。整理出大纲框架,以便于自己理解。但结果却是,这种长时间的努力,并没有让他们发生,任何能力上的改变,当问题出现的时候,他们依旧束手无策。而当有人提出并解决了问题以后,他才发现原来这些知识,他也学过,但仅限于知道。知识能为我所用,方法能帮我解决问题,才是我们阅读的终极目的。抓住让自己触动的知识点,去关联自己相关的的经历,为自己解决现实问题,才能一点一点的苦扩展自己的能力,也是能力进阶的必经之路。
03、运用反馈原则,激发你持续的行动力
爱因斯坦曾说,复利效应威力巨大,被称为世界的第八大奇迹。复利效应揭示了价值积累的规律,价值的增长在前期阶段很缓慢,当积累达到一定的拐点后,就会飞速增长。但能产生复利效应的关键,是要持续行动到拐点。很多人在积累了一段时间以后,没看到很大的变化,就果断放弃,还美其名曰及时止损。但却也有人,凭借对大脑构造的了解,利用反馈原则,激发自己的行动力,让自己持续行动,直至拐点,为自己迎来质的飞跃。周岭借用《认知升级》作者刘传的学琴经历,向我们展示了反馈原则的强大作用。刘传从零开始学电子琴,到考上十级只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更让人震惊的是,老师从未教授过他任何乐理的知识,只是给他示范完整的曲子,弹出来是什么样样子,然后就让他努力练习,将曲子弹成老师示范的样子。一周过后对他进行考试,如果通过了考试,就学下一首,没通过就继续练这首曲子。如此反复。通过与不通过,就是对他行动的反馈。通过会让人获得成就感,不通过会给人挫败感。情绪感受,是激发本能脑和情绪脑强大行动力的关键。大约在2亿年前,哺乳动物进化出了情绪,当处在危险的环境中时,就会产生恐惧的情绪,而为了生存,哺乳动物在接收到恐惧情绪后,就会马上逃离危险的环境。可见,要想有持续的行动,就要有及时的有效反馈。要想通过学习技能来提升自己,就要像刘传一样,学习完知识以后,马上去产出一份作品,以求获得及时有效的反馈,来激发自己持续的行动力。
04、写在最后
高手并不神秘,神秘的是高手是如何炼成的。根据匹配原则,合理设定自己的目标,让自己不再只是设定目标,的积极废人。掌握关联原则,抓住自己的触动点,去关联自己的需求,让知识为你所用,实现能力的进阶。践行反馈原则,学习技能,及时产出作品,获取反馈,激发你持续的行动力,迎来自己的复利效应。这些都是高手在践行的做事原则。相信在日复一日的践行,你我皆能成为,指导自己成长,并获得成就的高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