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骨骼健康,远离骨质疏松
守护骨骼健康,远离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这个被称为“静悄悄的慢性病”的疾病,正悄无声息地威胁着众多人的健康。它像隐匿在暗处的白蚁,默默侵蚀着人体骨骼,往往等到出现严重骨折,人们才惊觉它早已在体内肆虐多时。
骨质疏松症初期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骨痛、脊柱变形、身材缩短,甚至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等后果,重者可能长期卧床,进而引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肺炎、深静脉血栓、慢性疼痛、机体失能等多重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威胁生命。
据统计,老年人在初次髋部骨折后,1年内死亡率高达7%~33%。骨质疏松症不仅仅好发于老年人,绝经后的妇女及其他高风险人群同样需要警惕。因此,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至关重要。
阳光与运动,强健骨骼的秘诀
阳光是天然的维生素D来源,每天至少20分钟的阳光浴,有助于钙的吸收,每天上午9~10时和下午4~5时是两个值得推荐的时间段,建议户外晒太阳,让骨骼更加强壮,同时也得根据当日阳光强度调整时间以免晒伤。
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轻量负重训练,不仅能增强肌肉力量,还能提高平衡能力,减少跌倒风险,从根本上预防骨质疏松。
科学饮食,筑牢骨骼基石
钙是骨骼的重要成分,日常饮食中应增加牛奶、虾皮、豆制品等富含钙质的食物。同时,添加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富含脂肪的野生海鱼,减少盐分摄入,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因和高磷饮料,以免加速钙质流失。
记住,喝骨头汤并不能有效补钙,正确的饮食选择才能为骨骼健康保驾护航。
早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骨质疏松症往往在无声中发展,平常很难发现,那么我们怎么发现骨质疏松症呢 ?
大家可以从几个方面捕捉一些蛛丝马迹:
压一压:有没有腰背疼痛。对于突发的,提重物、咳嗽后出现局限于腰背部疼痛或者长期慢性腰背痛要警惕骨质疏松症。
看一看:有没有驼背。中年以上弯腰驼背,要特别小心骨质疏松。
测一测:有没有身高变矮。如果身高比年轻时缩短 3 cm以上,要做骨质疏松症筛查。
查一查:轻微外伤后的状态。轻微外伤后出现骨折的,特别是腰背部、大腿地方轻轻摔一跤就出现骨折的,要小心是不是骨质疏松症。
问一问:父母是不是轻微外伤后出现骨折。如果父母出现过轻微外力下骨折的,子女患骨质疏松的风险也会明显增加。
如果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可以去医院进行DXA骨密度测量和影像学检查,筛查有没有骨质疏松症。
早期发现,及时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避免严重骨折的发生。
远离误区,正确认识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不仅仅是缺钙,它是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的全身性疾病。治疗骨质疏松症需要综合手段,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因此,一旦确诊,务必到正规医院接受专业治疗。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关注骨骼健康,远离骨质疏松症的威胁,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