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读懂中国走河南》在传承弘扬中华文化高峰论坛上展演
歌曲《读懂中国走河南》在传承弘扬中华文化高峰论坛上展演
2024年6月30日,由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主办的“传承·弘扬中华文化”高峰论坛在北京大兴区星光影视园睿视酒店隆重举行。出席论坛的主要领导有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书记林乐虎,原中央统战部办公厅副主任、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常务副会长申占华,原北京市第三检察院副检察长李成栋等。
202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小型作品创作资助项目主持人、曲作者、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连凯凯博士应邀参加本次论坛,并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资助歌曲<读懂中国走河南>的创作解读与展演》为题开展主题报告,同时将歌曲进行了推介展演。
国家艺术基金经国务院批准,于2013年12月成立,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并列为“国家三大基金”,是我国文化艺术领域层次级别最高的艺术创作项目之一。该基金旨在繁荣艺术创作,打造和推广精品力作,培养艺术人才,推进国际艺术事业健康发展。
歌曲《读懂中国走河南》(汪庆华词 连凯凯曲)为2024国家艺术基金小型剧(节)目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据项目负责人连凯凯介绍,歌曲《读懂中国走河南》的创作动因正是在于积极探索以多种艺术形式努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鼓与呼。《读懂中国走河南》这首歌曲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河南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风貌。河南地处中原腹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歌曲的创作团队以河南为背景,结合中国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创作出了这首独具特色的歌曲。作品的创作主旨是:启迪和引导人们读懂厚重中国,赓续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激发爱国情怀,教育子孙后代,创造美好未来。
作品《读懂中国走河南》歌词内容丰富,涵盖了河南的历史、文化、地理、民俗等多个方面,全面展示了河南的魅力。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既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又有现代音乐元素的融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歌曲的演唱者声音洪亮,富有感情,能够很好地传达出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歌曲的编排和舞台表演也非常出色,既有传统的戏曲元素,又有现代的舞蹈和音乐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读懂中国走河南》这首歌曲在京华中华文化高峰论坛上的展演非常成功,获得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歌曲的演出不仅展示了河南的文化魅力,也展现了国家艺术基金小型剧作品创作资助项目的成果和影响。歌曲词作者中原农耕馆名誉馆长汪庆华教授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高度关注,该工程历经20年400多名专家的潜心研究,于2022年公布了一系列考古研究成果,有力证明中华文明五千年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其中,河南区域众多历史文化遗迹遗产举足轻重。更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河南省高度重视发掘和弘扬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提出要推出一大批具有中原特色、中原风格、中原气魄的优秀文艺作品,谋划“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把河南历史、中原文化深度嵌入各种艺术形态,融合好传统和现代,让历史文化活化物化具象化,助推中原文化活起来、中原旅游热起来。
为了积极响应河南省“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号召,讲好中原故事、中国故事,颂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在许昌学院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的组织下,由农耕馆名誉馆长汪庆华撰写歌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艺术学院连凯凯副教授联手创作了这首歌曲,歌词如下:
读懂中国走河南
(序曲)
莽莽大中原 故事万万千
读懂中国 走河南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是我的老家河南
黄帝故里诞生了轩辕祖先
听那贾湖骨笛余音萦绕八千年
看那甲骨文记录着遥远的从前
具茨山神秘的岩画 我看了一遍又一遍
仰韶村古老民居 升腾着袅袅炊烟
想探探南召猿人许昌人 有着啥牵连
如何从远古走来 张扬着生命的勇敢
有一片古老的土地 是我的老家河南
中华文明在这里薪火不断
厚土层讲述着夏商周断代故事
青铜陶片数千年光彩依然
二里头宫城遗址 诉说着中国之源
踏进清明上河园 思绪万千
常常念仁义礼智信 忘不了耧犁锄耙铲
自古来耕读传家 续写着华夏诗篇
读懂中国 行走河南
一个个故事抒写着华夏灿烂
我的黄河 我的中原
英雄的人民携手创造
更加美好的明天!
歌词努力做到立意高远,追根溯源,立足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放眼大中原厚重的文化积淀,以一位河南人行走河南的视角与心境,将自己游览研学的深刻领悟和真挚情感娓娓道来,情景交融,倾吐心声。
谈到歌曲的创作思路,连凯凯说既然歌词写的是河南的名胜古迹和人文历史,那就应该体现河南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的重要人文特征风貌,豫剧则是在河南土生土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把豫剧元素融进歌曲的创作中体现歌曲的文化IP属性恰恰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为了让歌曲更能贴近新时代的大众审美,连凯凯在创作中融入了戏曲念白和流行音乐的说唱艺术,采用通俗的演唱方式,用青春洋溢的风格以“行走河南”的视角展现了中原大地的人文历史风貌。
歌曲MV制作创意正是在故事驱动下以鲜活生动的图景引导读者阅览和欣赏,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在河南的文化标识区观赏体验和心灵旅行,描写的既有真实的具象,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故事感,又有抽象的感悟,更有宏观的展望与期盼,彰显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明标识和宏大气魄。
谈到这首作品能够被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连凯凯也觉得特别的荣幸,他深深地感觉到这恰恰是文化的力量和魅力。据了解,202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共有6208个项目主体确认提交9135个项目,立项798项,综合立项率约为8.7%,其中小型剧歌曲类作品全国共立项44首。歌曲《读懂中国走河南》是2024河南唯一一首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的歌曲作品,连凯凯说,这首歌曲能立项最重要的原因正是在于歌曲对于中华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艺术解读,歌曲以其丰富而厚重的歌词内涵、悠扬的旋律和多元化的创作风格才能最终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
此次论坛得到了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的大力支持,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各领域的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使者及多位领导嘉宾参加。此次高峰论坛的举行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崇敬,更是对文化多样性和文化自信的展现。通过这样的平台和机会,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更深入的理解。论坛的举办旨在集结各界力量,共同探讨如何在新时代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注入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