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马来西亚美食特辑:多元文化孕育的独特风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马来西亚美食特辑:多元文化孕育的独特风味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ttnmedia.com/?p=117312

马来西亚的饮食文化以其独特的多元性而闻名于世。从华人、马来人到印度人,不同族群的美食在这里交织融合,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味觉盛宴。最新公布的《2025吉隆坡槟城米其林指南》收录了143家餐厅,涵盖超过30种料理风格,充分展现了马来西亚饮食文化的丰富性。让我们一起探索几道最具代表性的马来西亚美食,感受这片土地上独特的味道故事。

肉骨茶:华人药膳在异乡的再创新生

这道源自中国药膳传统的美食,随着华人移民南下而诞生。在马来西亚,肉骨茶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与特色。各地的肉骨茶风味各异,其中以发源地巴生最为著名。位于吉隆坡近郊的巴生有不少肉骨茶名店,其中由创始人后代经营的“德地肉骨茶”堪称当地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一。这家店的汤底浓郁醇香且富含胶质,坚持不提供调味酱料,以保留原汁原味的汤头,展现正宗原味的自信。


【左图】巴生德地肉骨茶。【右图】亚参叻沙。(图片提供:马来西亚观光局)

亚参叻沙:槟城代表料理

提起槟城的代表美食,亚参叻沙绝对榜上有名。这道深受南印度、泰越与印尼饮食影响的小吃,融合了多种辛香料,再加入华人传统的粗米条,呈现出一碗浓缩槟城历史与文化的美味。这道美食曾荣登CNN“全球五十大美食”第3名,而连续3年(2023-2025)荣获米其林必比登推荐的“湾岛头叻沙”(Wan Dao Tuo Assam Laksa)更是当地代表。这家店现由第三代老板经营,传承逾半世纪,每天清晨即手工研磨香茅、洋葱、南姜、辣椒、亚参片、叻沙叶等辛香料,耐心将鱼肉逐条去骨、撕碎后熬成浓郁汤头,搭配新鲜的黄瓜丝、凤梨、薄荷及一勺虾膏,层层堆叠出酸香鲜甜的风味,最后撒上被饮食文化作家陈静宜称为“亚参叻沙的灵魂”的火炬姜花,为整碗汤品增添了画龙点睛的一笔。

椰脚粿条汤:移民文化落地开花

源自中国潮汕的粿条随着潮州移民来到马来西亚后,在槟城大放异彩。其中,位于槟城乔治市的“椰脚粿条汤”(Pitt Street Koay Teow Soup),一早门口就络绎不绝,无论是当地人还是旅客,都为了一碗热腾腾的粿条汤而来。“椰脚粿条汤”创立超过,如今已传至第三代,最初是老板林郑来的祖父推着手推车在椰脚街一带摆摊因此得名。椰脚粿条汤连续3年(2023-2025)荣获米其林必比登推荐,最大的特色便是每日持续熬煮的汤头,以猪骨、鸡骨和鸭骨悉心熬制数小时,汤汁清甜而醇厚。店内的招牌鳗鱼丸每日新鲜手工制作,口感弹牙滑顺,是老饕们赞不绝口的必点配料。

海南咖啡与白咖啡:品味马来西亚茶室文化


长江白咖啡的咖央吐司与白咖啡(图片提供:凯的食尚日记)

马来西亚的经经典早餐,莫过于在传统茶室里来上一杯焦香浓郁的海南咖啡,搭配涂满咖央酱与牛油的烤面包与一颗半生熟蛋,简单却充满南洋风味。在槟城营业超过70年的广泰来茶室,深受当地人及马来西亚富豪郭鹤年等名人喜爱。店家至今仍以传统手法冲泡咖啡,并依循家传秘方特调,风味格外醇厚浓香,是旅人造访槟城不可错过的美食地标。

从槟城往南至霹雳州的首府怡保,不能错过马来西亚特有的“白咖啡”,其中以首家挂上白咖啡招牌的“长江白咖啡”最负盛名。在众多分店中,又以隐身在群山环抱间的“建龙谷”分店最特别,游客能一边欣赏嶙峋壮丽的山景,一边细细品味口感丝滑、略带奶香的白咖啡,享受山林间的惬意悠闲。

煎蕊:马来西亚国民甜品


马来西亚煎蕊配料丰富(图片提供:凯的食尚日记)

煎蕊无疑是马来西亚最适合作为消暑和餐后甜点的选择。这道清凉甜品由刨冰、椰奶、棕榈糖,以及用班兰叶与糯米粉制成的绿色粉条组成,独特的风味与口感曾被CNN评选为全球50大必吃甜品之一。煎蕊虽然配料选择多样,但元素越单纯,越能享受椰糖与椰奶交融合一的美妙。其中,位于霹雳州太平、创立于1940年的“Ansari Famous Cendol”,坚持传统制法,口感细腻滑顺,椰奶与黑糖香气浓郁饱满,吸引无数饕客旅人特地前往品尝。

深入了解马来西亚饮食文化的推荐读物

想更深入了解马来西亚的美食文化,台湾饮食作家陈静宜的新书《我述福建面,你述虾面:马来西亚饮食文化特写》值得一读。这本书以台湾人的视角,深刻剖析了马来西亚多元族群融合而成的饮食文化,能够激发更多台湾旅人探索马来西亚美食的兴趣。结合台湾与马来西亚频繁直飞的航班,现在正是展开一趟美食走读之旅的绝佳时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