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二十年磨一剑”目前处于临床科研阶段 全球首个类器官3D打印机亮相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二十年磨一剑”目前处于临床科研阶段 全球首个类器官3D打印机亮相

引用
央视网体育频道
1.
https://news.cctv.com/2024/11/15/ARTIxvYNCh4qM2zaVagBBtKB241115.shtml

在第26届高交会上,全球首个类器官3D打印机惊艳亮相。这项由清华大学团队历时20年研发的科技成果,不仅展示了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重大突破,更为精准医疗、药物开发等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

跟随镜头,我们一起看看本届高交会上全新亮相的、由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成果转化的首个3D类器官打印机。记者手上这样一个样品就是由人工培育的心脏细胞和相关的材料通过这台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未来这样的技术可以应用在精准医疗、药物开发、再生医学等多个领域。

类器官是利用干细胞技术经体外三维培养形成的微型组织,通常由多种细胞类型组成。类器官能够最大程度模拟体内真实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具有广泛的医学应用前景。就像我们的打印机需要墨水,生物打印机需要的是生物墨水,它们由细胞、培养细胞生长的生物水凝胶以及营养因子构成。它们经过生物打印机的打印,还能保持细胞的活性。打印精度可以达到0.05微升,也就是直径两三百微米。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生物智能制造和活体打印研发中心副主任陈建伟称:“可以替换和修复部分受损器官,我们也还在探索用体外制造人类器官来生产这种生命活性物质,比如一些肝的类器官,生产这种类似白蛋白之类的物质。”

全球首个类器官3D打印机,是清华大学团队20年的科研成果,通过跨学科交叉研究一步步实现了工程化落地,目前已处于临床科研阶段。

陈建伟称:“我们也想把这些技术真正地去进行产业落地,能够真正惠及到每个人身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