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不是所有疾病都需要治愈!协和医生提醒:老人要学会与病共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不是所有疾病都需要治愈!协和医生提醒:老人要学会与病共存!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07335729_121119350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项机能逐渐退化,许多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关节炎等,难以完全治愈。医学上更强调通过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维持生活质量,而非彻底根治。

张大爷的健康困惑

张大爷今年70岁,本该享受安逸的退休生活,但他发现自己每次去医院体检,总会被查出一些“小毛病”:高血压、轻度糖尿病、骨关节炎等。面对这些慢性病,他感到非常焦虑,急切地希望医生能彻底治愈所有疾病。他每次都问医生:“这些病什么时候能治好?有没有更强效的药物?”

在协和医院的复诊中,医生给出了一个让张大爷意外的回答:“并不是所有疾病都需要治愈。随着年纪的增长,身体的慢性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学会与这些疾病共存,而不是一味追求根治。”

这一番话让张大爷如释重负,也让他意识到:与其过度担忧疾病,不如调整心态,寻找一种平衡的方式与慢性病相处。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个理念,帮助更多老年人更好地理解如何与疾病共存。

为何老年人不应追求“治愈一切”?

慢性病的不可逆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项机能逐渐退化,许多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关节炎等,难以完全治愈。医学上更强调通过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维持生活质量,而非彻底根治。例如,高血压无法完全治愈,但可以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控制,使血压保持在安全范围内,防止心血管并发症。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诊疗经历

李大爷有多年的高血压病史,起初他希望通过药物将血压恢复到年轻时的水平,但药量增加后,他出现了严重的副作用,如头晕和疲劳感。医生告诉他,血压控制不必苛求年轻时的数值,保持在安全范围即可。过度的药物调整反而会影响他的生活质量。

医生建议:控制慢性病,提升生活质量

  • 对于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重点在于控制病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而不是追求彻底治愈。
  • 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预,如改善饮食、适当运动,有助于稳定病情,减少对药物的依赖。

学会与病共存的关键:理性面对疾病

“治未病”的理念: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中国传统医学强调“治未病”,即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预防疾病的发展。老年人尤其应该重视健康管理,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减少慢性病的发生和恶化。例如,轻度的高血糖若能通过饮食和运动调节,完全可以避免发展为糖尿病。

刘女士的预防性健康管理

刘女士自60岁起每年体检,发现血糖有轻度升高倾向。她及时调整了饮食,减少糖分摄入,并开始每天散步。几年过去,刘女士不仅避免了糖尿病的发生,还保持了良好的生活质量。

生活方式干预比药物更有效

研究表明,许多慢性病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善得到有效控制。适当的运动、合理的饮食、规律的作息以及心理健康管理,对提升免疫力、改善病情有明显效果。而许多老年患者容易忽略生活方式的改变,过度依赖药物。

医生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与疾病共存

  • 每天进行适度的运动,如快走、游泳或太极拳,帮助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
  • 饮食应清淡为主,减少高盐、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多摄取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
  • 养成规律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避免过度医疗: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过度治疗的危害

许多老年人对疾病发展感到担忧,容易接受过度治疗。过度使用药物或进行不必要的手术,可能会带来更多副作用和并发症。例如,过度使用某些抗生素可能引发肠道菌群失调,手术治疗关节炎也可能引发并发症。

王奶奶的过度治疗经历

王奶奶因膝盖疼痛去医院就诊,医生建议先采用保守治疗,如物理治疗、针灸等方式,然而王奶奶坚持进行了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恢复过程中,她因并发症导致活动受限,最终影响了生活质量。医生指出,过早的手术干预并非最佳选择,保守治疗效果或许更适合她的情况。

医生建议:量体裁衣,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

  •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发展和生活质量,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避免过度医疗。
  • 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权衡治疗的利弊,避免盲目追求“彻底治愈”,在合理范围内管理疾病。

实用建议:老年人如何平衡治疗与健康?

建立与医生的长期合作关系

老年人应与医生保持长期沟通,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与医生建立信任关系,有助于减少对治愈疾病的焦虑,合理控制病情,保持健康心态。

关注心理健康,学会自我调节

慢性病不仅影响身体,也会给心理带来压力。老年人在与疾病共存的过程中,学会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有助于减轻身体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在疾病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保持心情愉悦能提升免疫系统的功能,帮助身体更好地应对疾病。

合理使用药物,减少副作用

  • 老年人用药应格外谨慎,特别是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可能会产生药物相互作用,增加副作用的风险。每种药物的使用应遵循医生建议,定期调整剂量。
  • 老年患者应避免多种药物叠加使用,特别是自我购买药物时应更加注意。

总结:与病共存,享受生活

本文探讨了老年人应如何理性对待慢性疾病,学会与病共存。随着年龄增长,慢性病的发生不可避免,过度追求治愈反而可能带来更多副作用和身体负担。老年人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药物使用以及心理调节,可以有效管理疾病,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协和医生提醒,接受疾病的存在,并找到与疾病和平共处的方式,才是让老年生活更健康、更快乐的关键。通过科学的疾病管理,老年人可以继续享受生活的美好,而不必被疾病困扰。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