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滴滴司机抽成问题引关注,高比例如何计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滴滴司机抽成问题引关注,高比例如何计算?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4236066671270107

近日,网约车平台的高额抽成和定价不透明等问题激起了广泛的讨论。5月7日晚,滴滴公司在其官方公众号“滴滴出行”上公开发声,试图回应这些质疑。随后,记者在北京的街头巷尾随机访问了一些滴滴司机,想要了解当前平台的“抽成”状况是否有所改善,以及滴滴公司的回应是否已成功化解了公众的疑虑。

随机打车抽成两成多

此前,新华社记者在合肥和北京等地体验网约车时,发现不同平台的抽成比例在24.5%35%之间波动。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前情况,记者在5月11日至12日间,于北京随机召唤了7辆滴滴快车。经过对比司机实际收入与乘客支付金额,发现抽成比例大多落在20%27%的范围内,甚至有两单在扣除乘客补贴后,抽成比例降至15%左右。司机们还透露,拼车和顺路单的抽成往往更高。

司机1表示,滴滴的抽成规则会根据时段进行调整,有些司机会购买高峰时段的奖励券,但规则复杂,难以准确计算。

司机2则提到,某些回家路线的订单,平台抽成高达35%~40%。

司机3坦言自己很少询问乘客能付多少钱,因此对具体抽成比例并不清楚。

司机4则估算出抽成大约在20%以上,认为抽成比例确实偏高。

司机5则指出,在拼车情况下,他们通常只能获得一个人的车程费用,而另一人的费用几乎全被平台抽走。

滴滴的回应引发热议

在面对记者关于网约车抽成比例的质疑时,滴滴方面在5月7日的回应中并未具体给出抽成比例,而是提及2020年数据,显示滴滴网约车司机的收入占乘客应付总额的79.1%,这其中包括了74.4%的司机分成以及4.7%的司机补贴。然而,这一回应并未能完全解答公众对于当前抽成比例的关切。

滴滴出行在回应中提及,根据2020年的数据显示,滴滴网约车司机的收入占乘客应付总额的79.1%,其中74.4%为司机分成,4.7%为司机补贴。然而,这一数据并未能完全解答公众对于当前抽成比例的疑虑。据自媒体博主“进击的卤蛋”的调查,他收集了国内其他城市的约300份订单数据,发现特惠一口价订单的抽成比例甚至高达43%。尽管完成这类订单会获得一定的奖励,但这些奖励在司机总收入中的占比并不高。此外,他还发现,低价订单如橙意单、特惠一口价及拼车单的抽成比例普遍在30%45%之间,而在价格敏感的三、四线城市,特惠一口价及拼车订单的占比甚至可能达到30%50%,这与官方宣传的2.7%的抽成比例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奖励机制的设计也被指出存在不合理之处,普遍情况下,老司机的月度奖励金额仅占其流水的1%,而要想获得更多奖励,就不得不接受更高的抽成比例。

自媒体博主“进击的卤蛋”在调查中收集了多位滴滴司机的数据记录,揭示了奖励机制的实际情况。司机王先生向记者透露,他通常会在APP的奖励中心领取任务,完成任务标准后即可获得奖励或补贴。然而,王先生坦言,奖励并非易得,如市里早高峰完成5单的任务对他而言极具挑战。

在与多位司机交流后,记者发现,确实有司机能够获得补贴,但金额因任务而异,少则几十元,多则上百元。这些补贴由平台分配,获得与否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同时,司机们也反映,完成任务拿奖励看似合理,但若无法完成则可能一分钱都拿不到,因为路况和时间限制可能导致无法按时完成任务。

抽成与补贴的区分

在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与轨道交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许飒的视角下,补贴与企业经营行为紧密相关,不应与抽成概念混淆。她解释道,当乘客通过网约车平台支付车费后,平台会按照一定比例将部分车费作为劳动报酬支付给司机,剩余部分即为我们常说的“抽成”。值得注意的是,网约车平台曾声明抽成中包含了乘客端和司机端的补贴,但许飒对此持不同意见。她认为,补贴作为企业自有资金的再分配,其金额和分配方式完全由企业自行决定,与抽成概念应严格区分。

许飒及其团队在2019年曾对出租车(巡游车)和网约车的抽成比例进行过深入研究。通过对比北京、上海、广州等10个城市的典型巡游车企业数据以及网约车平台的运营数据,他们发现滴滴平台的抽成区间大约在20%30%左右,而巡游车企业的抽成比例则位于6%16%的范围内。

在探讨巡游车企业的抽成比例时,许飒强调,由于巡游车企业的车辆通常由企业出资购买,因此在计算抽成比例时,应减去车辆折旧费等成本。而对于采用轻资产经营模式的网约车平台来说,其抽成比例则更为直观,例如乘客实际支付100元车费,司机实际收到80元,那么抽成比例即为20%。

“抽成黑箱”亟待破解

那么,滴滴平台的抽成差异究竟依据何在?是否能够明确告知司机呢?这并非一句简单的回应所能概括。针对此问题,记者向滴滴公司发出了采访函,但截至5月14日下午6点,尚未收到回应。

实际上,滴滴的分成规则自始至终都是对司机端收取每单20%的抽成,并扣除相应保险费用和劳务费。2016年滴滴收购优步后,宣布实施司机和乘客分开计价,然而这种乘客和司机彼此金额不透明的现象,被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伟健形象地称为“抽成黑箱”。

唐伟健指出,由于“抽成黑箱”的存在,司机无法比较不同平台的抽成比例,这使得滴滴能够掌控大量网约车,进而控制市场定价权。在缺乏有效竞争的网约车市场中,消费者感受到的价格上涨趋势愈发明显。

针对如何避免“抽成黑箱”的问题,许飒强调公开透明是关键。她建议网约车平台公司及时、准确地向司机公开收入分配模式和规则,并探索合适的方式,如司机端显示乘客支付车费等,以增加透明度。同时,对于社会反映的部分订单抽成比例过高的问题,网约车平台公司应给予高度重视,并合理设置抽成比例。

此外,《北京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明确规定网约车运价实行市场调节价。然而,当前的定价机制是否真正反映了市场供需关系呢?这无疑也是网约车市场规范管理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细则相关规定/网络截图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中心主任程世东指出,市场质疑主要源于滴滴在网约车市场中的庞大份额。他解释道:“网约车的价格确实是由市场来调节,每个平台都有权自主定价。然而,如今滴滴的市场份额已相当可观,这引发了人们对其是否能主导或影响定价权的担忧。”

与此同时,城市交通专家徐康明强调,当前网约车市场亟需相关管理办法的出台以规范行业秩序。徐康明坦言:“随着市场无序扩张,整个行业呈现出一家独大和不公平竞争的局面。这使得从业人员缺乏选择权和与平台的议价能力,市场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已失去作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政府必须出台相应管理办法,对各平台企业的规模进行合理控制。”

网约车已成为公众出行的重要选择之一。商业观察家陆新之提出,可以引入第三方来审核平台的派单计算过程,以增加透明度。他指出,互联网公司通常依靠抽成返点来奖惩司机,但这种机制是否会在某些情况下影响派单的公平性?为此,可以建立民间的或第三方的审核机制,对平台的派单逻辑进行审视。

另一方面,互联网专家包冉强调了保护司机权益的重要性。他提出,应引入工会来代表司机与平台进行协商。由于司机可能对行业计费模式和模型感到困惑,工会的存在将有助于他们维护自身权益。同时,包冉也呼吁国家加强平台经济的管理,防止垄断和资本无序扩张,并期待相关法律的出台以规范平台经济。

此外,八部门最近约谈了网约车平台,显示出国家对这一领域的重视。在易观发布的2020年10月中国网约车行业TOP10榜单中,滴滴出行以显著优势位列榜首,其活跃用户数量远超其他平台。滴滴公司的市场地位无疑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其一举一动对行业的影响也日益凸显。

5月14日上午,交通运输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家单位联合约谈了滴滴出行、首汽约车等十家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公司。约谈中强调,各平台必须切实履行企业主体责任,立即着手进行整改,并合理设定抽成比例和信息服务费用。

在大数据时代,无论是滴滴出行还是其他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公司,都必须秉持公开透明的原则,以实现合作共赢。复杂的算法不应成为损害民众利益的工具,更不能失去民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