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影视出海告别单一:动画找到科幻“搭子”,古装与元宇宙共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影视出海告别单一:动画找到科幻“搭子”,古装与元宇宙共生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jpchinapress.com/static/content/WH/2025-03-21/1352686884144421559.html

“中国动画的进步令人瞩目。”尽管不懂中文,仅凭英文字幕理解影片内容,但日本电影、音乐制作人喜多村丰表示,真正能连接世界的作品是可以超越语言的。3月14日,《哪吒2》在日本限定上映,以中文原声加中英文字幕版本与观众见面,当天20多个城市的32家影院同步上映,那时,不少日本朋友期待着4月4日全面上映的日文字幕版。影厅里的热闹场面诉说着,这场跨越山海的文化共振,不仅印证了中国影视工业的进阶,更折射出全球化语境下东方叙事的路径。


3月14日,《哪吒2》在日本限定上映。(图/新华社)

从《哪吒》到《流浪地球》,从武侠宇宙到科幻浪潮,对于中国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所所长朱新梅来说,中国影视剧出海已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化布局,这需要技术、艺术与商业智慧的深度融合。

现象级爆款:技术赋能下的文化破圈

《哪吒2》在北美,影片首周末登陆945家影院,创下近20年华语电影最大发行规模;悉尼影院排片量从8场飙升至17场,力压同期上映的《美国队长4》;日本院线未映先热,预售票务平台评分达9.2。北美烂番茄观众评分99%,IMDb达8.3分。这部作品用视觉奇观与情感张力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朱新梅将这种突破归因于“三重共振”,首先是技术层面,震撼的视觉奇观为观众带来强烈的视听冲击与情感共鸣,形成口碑传播。比如粒子水墨与3D建模技术重构了神话场景的视觉震撼;叙事层面,哪吒‘逆天改命’的内核被转化为个体对抗宿命的普世主题。通过采用国际化表达,影片引发了更多人情感共鸣和价值观共识;文化层面,道教五行元素与蒸汽朋克美学的融合,创造了独特的东方科幻美学体系。可以说,哪吒是基于对中华民族文化标识的提炼,同时注入了时代精神和人类共同情感和价值观。

这一案例揭示了中国影视出海的深层逻辑:当技术力、故事力与价值观形成合力,文化产品便能穿透地域边界。正如《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在法国上映时,凭借“商周伦理冲突”这一主题,打破了华语电影仅华人观众观看的局限,其发行规模更超越北美市场表现,中国影视正在学会用世界语言讲述东方故事。

多元叙事:从武侠江湖到星际远征

在东南亚,《射雕英雄传》以“武侠+悬疑”的新配方击败《美国队长4》,春节期间拿下首映票房第一;在流媒体平台,《漫长的季节》通过奈飞覆盖190个国家和地区,悬疑外壳下的人性探讨引发跨文化共鸣;即便是聚焦新疆风情的《我的阿勒泰》,也在国际平台收割过亿点击量,证明田园牧歌式的中国叙事同样具有穿透力。

“我们正在告别单一的文化符号输出阶段。”朱新梅以数据佐证:2024年中国电视剧出口规模首破1亿美元。其中,最吸引海外观众的中国古装影视剧,不断推陈出新,甚至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影视明星。包括电影《英雄》《十面埋伏》、动画电影《哪吒2》,电视剧《延禧攻略》《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庆余年》等。同时,科幻、悬疑、现实题材也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和较大的发展空间。

这种转型在《流浪地球2》中尤为典型:当“行星发动机”与“移山计划”承载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技术追赶者到价值输出者的转身。

值得关注的是,微短剧与XR(扩展现实)等新形态正在开辟第二战场。

“中国微短剧的国际影响力正在扩大。”英国《经济学人》近期发表文章称,中国微短剧在海外引发文化消费热潮,即使是付费门槛较高也挡不住观众的观看热情。报道援引数据称,2024年中国微短剧应用海外累计下载量已接近5500万次,海外收入达1.7亿美元。

比如《风起洛阳》XR项目让观众“穿越”盛唐市井,这种“轻量化文化体验”正在成为触达Z世代的密钥。朱新梅强调,当技术革新与叙事创新相遇,我们有机会重新定义文化传播的形态。

生态构建:从产品输出到价值共同体

中国影视出海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朱新梅指出,这需要构建涵盖创作、发行、技术、政策的全产业链生态。

在创作端,《哪吒2》的五年打磨过程具有标杆意义:前期跨国观众调研、中期多语言剧本测试、后期全球同步宣发,这种工业化流程正在被更多企业复制。朱新梅举例,2024年年底,在新加坡举办的Asia TV Forum&Market(亚洲电视论坛与市场,简称ATF)展览会上,“中国联合展台”组织55家机构携201部作品集体出海,既有《郑和下西洋》的历史重述,也有《雄狮少年2》的当代叙事,形成传统与现代的对话矩阵。

技术革新正在降低文化折扣。新型人工智能工具可翻译200种语言,动态捕捉技术让武侠招式跨越语言障碍,《黑神话:悟空》更以虚幻引擎5(Unreal Engine5)重构东方神话的视觉语法。政策层面,北京市广电局推出的“海外展播季”、中国国家广电总局主办的“视听中国,全球播映”活动,直接推动中国视听节目在海外主流媒体播出。

“真正的文化影响力,不在于输出多少产品,而在于能否参与价值对话。”朱新梅以《山海情》阿拉伯语版的成功为例:当“扶贫叙事”被转化为“人与自然的抗争史诗”,这部现实题材剧作为中国影视出海的代表作品,已译制成20多种语言,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累计播放量超1600万次‌。

站在2025年的节点回望,《哪吒2》的破圈或许只是中国影视出海浪潮的序章。当动画电影与科幻大片并驾齐驱,当古装美学与元宇宙交融共生,这场文化远征既需要《封神》系列般的工业雄心,也离不开《我的阿勒泰》式的微观叙事。

正如朱新梅所言:“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娱乐和传媒市场。随着中国视听产业的发展,营商环境的改善,市场主体的壮大,中国影视剧将迎来更高水平的繁荣发展,更多题材类型的优秀影视作品将更大规模地走向全球市场。”这场始于银幕的对话,终将超越光影本身,成为文明互鉴的时代注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