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胃息肉的分型及治疗方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胃息肉的分型及治疗方案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72209162_121119357

胃息肉是胃黏膜的一种隆起性病变,也是比较常见的息肉类型。不同类型的胃息肉治疗方法各有不同,根据病理类型通常可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两大类。本文将详细介绍各种类型的胃息肉及其相应的治疗方案。

非肿瘤性息肉

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

  • 临床最常见的息肉,占胃息肉的75%-90%
  • 为炎性黏膜增生形成
  • 常见于慢性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25%的病例)、恶性贫血、溃疡和糜烂周围或胃肠造口部位
  • 一般直径<1cm且无进展
  • 恶性转化较为罕见,大于1 cm的增生性息肉恶变可能性增大。因此,应完全切除较大的息肉以进行组织学评估。

胃窦增生性息肉,表面腺管拉长

胃体增生性息肉,表面充血

炎性纤维性息肉

  • 较为罕见
  • 可见于整个胃肠道,但最常见于窦幽门区(80%)
  • 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
  • 大多数患者无症状,偶然确诊。有症状可考虑息肉切除,切除后通常不会复发。因此,局部切除是一种适当的治疗方法。

胃窦炎性纤维息肉,表面糜烂及浅溃疡

胃底腺息肉

  • 为玻璃样、扁平无蒂、表面光滑
  • 分散发性和家族性两种,前者可能与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有关
  • 一般直径<0.5 cm
  • 胃底腺息肉无需切除,表面有糜烂等异常者除外,胃底腺息肉的癌变率很低。但要注意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人,在胃里可能发现胃底腺息肉,且胃癌发病风险高。

亚蒂胃底腺息肉,5mm大小,息肉表面可见血管扩张

胃底腺息肉,大小约0.8cm,表面可见血管扩张

错构瘤息肉

  • 较为罕见
  • 多发于胃窦,常为单发,极少恶变
  • 与Peutz-Jeghers综合征相关
  • 通常直径<2 cm

胃体下部8mm大小亚蒂息肉,表面糜烂、渗出。胃窦部1.5cm大小有蒂息肉,表面充血、渗出

肿瘤性息肉

腺瘤性息肉

  • 占胃息肉的10%-20%
  • 多发生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础上
  • 逐渐增大的尺寸、绒毛状外观、异型增生的分级均与恶性程度相关
  • 通常直径>1.5 cm
  • 癌变率高达30%-58.3%,尤其瘤体直径>2 cm,绒毛状腺瘤、异型增生三度者恶变率更高,需活组织病理检查鉴别,确定治疗方案

胃类癌

  • 较为罕见,占胃肿瘤的0.5%以下
  • 通常<2 cm
  • 建议切除直径>2 cm的肿瘤,因为其具有显著的淋巴浸润和转移风险。预后变化很大,取决于多种因素(大小、侵袭性和组织学特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