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品读八字箴言: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品读八字箴言: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27/16/948285_1127291085.shtml

“至乐无乐,至誉无誉”出自《庄子·外篇》,它的释义是:“人生最高境界的快乐就是无所谓快乐,人生最大的荣誉就是不追求荣誉。”这是一种对“大道”的理解,也是一种对“无为”的体验,它是一种超然世外又深刻入骨的中国传统哲学智慧,也是当今繁忙的现代社会中值得我们追求的生活态度。

“至乐无乐”,真正的快乐并非来自“外因”,而是需要“内寻”。我们应善于向内心世界寻求答案。外部刺激可以带来一定程度的快乐,这不可否认,比如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奖励,品尝了珍贵难求的美味,实现了奋斗多时的目标,寻觅到相见恨晚的知音……但有得便有失,以得失计较的快乐绝不是持久的、高层次的,而是短暂的、波动的。《庄子》第一章《逍遥游》简单有趣,却内涵深刻,这些故事意在说明人们追求的快乐其实是有不同层次的。遵循人的本性和欲望,可以带来相对的快乐,但是要达到“至乐”,需要的是对事物的本性有更高的认知。刻意为之、服从于“人为”的快乐,这称不上是“至乐”。在我看来,“至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洒脱豁达,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平静自足,是“天在内,人在外,德在乎天”的顺乎天然。所谓的“至乐”其实是追求深层次高品质的快乐,更多的是人们突破被外界定义的快乐的束缚时,人们可以感受到内心真正的自由。

“至誉无誉”,真正的荣誉并非来自他人的评价认可,而是来自内心的宁静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淡泊指引的恰是通达的人生。庄子的“至誉无誉”强调是通过追求“道”来达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人们不再追逐名利,而是更加注重人生的体验感,追求的是一种真实的、有意义的人生。苏轼为人豁达,不拘泥于名利,潇洒自在。虽为一代文豪,他也是名留青史的政治家,“至誉无誉”正是他淡泊名利却笑谈人生的真实写照。苏轼出生在贵族家庭,他博学多才、才华横溢,步入仕途,面临的却是官场的种种阻碍与重重迫害,经历三起三落。他不屈服于官场的压迫,不拘泥于家族的传统,外界的评价高低、认可与否都囚禁不了他自由的灵魂。他离开家乡,独自漂泊,收藏诗文,游历山河。他放弃一切的功名与荣誉,但这不代表他没有追求,他追求的是内心的“至誉”,着眼于人生经历,追求自己的精神世界,体验真实的、有意义的人生。他时刻保有自己的信念,无论是在政治、文学还是道德上,他都坚持自己独立的思想。他寄情于山水,寄情于文字,以自己的方式实现内心的大自在。劫后余生,他没有被痛苦压倒,反而抒发这样顿悟与感叹:什么时候才能忘却追逐功名?苏轼写道:“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文字的背后彰显的是他超然的旷达,恬淡的精神。布衣长衫,出入于阡陌之上,把酒豪言,月夜泛舟,与山水自然之间寻求美的享受,领略自我心中值得追求的有意义的人生。真正的荣誉不在于他人的赞誉,而是自我修行的成果。“举世而誉之不加劝,举世而非之不加沮”,意思是就算全世界都赞扬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努力,就算全世界都反对他,他也不会因此就更加沮丧和失望,他能认定内在的自我和身外之物的分际。“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是对得失深刻的理解,也是一种面对人生的高级境界。能超越得失体会到的“荣誉感”才是我心目中的“至誉”。

“至乐无乐,至誉无誉”是一种怡然自得的能力。所谓怡然自得,其实就是内核稳定,内心安宁,是一种豁达的境界,是经历过人生,体验过人生,理解了人生,也看清了人生之后,仍然意气风发,不忘初心,始终能保持一种宁静与满足,不过度追逐,不过分执着,云淡清风。世俗之中人们常有这种误区,仿佛得到一切才能快乐,心想事成才能满足。其实不然,现实恰恰相反,人们往往实现了功名利禄,飞黄腾达,拥有了一切,内心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快乐了。因为人性贪婪,总有诸多欲望,总会求而不得,也必不会静下心来感知当下人生的精彩,始终陷入求索、得失、彷徨的死局里。就像老子说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欲望过多,贪得无厌,得到越多反而让人迷失自我。得到者尚且如此,又有多少人始终是“求而不得”的呢?有过分的执念,就注定无法怡然自得,更无法达到“至乐”和“至誉”的境界。“大道至简”,人生应该做减法,放下欲望和执念,简单而纯粹,便离“得道”不远了。人们追求的“至乐”和“至誉”,本质上是“无乐”和“无誉”,这也与“无为而无所不为”不谋而合。这里并非提倡大家消极、懈怠、不作为,而是学会顺应自然,不论得意或是失意,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怡然自得,有一种由内而发的松弛感,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力量,可以激发更多的可能。诚实地感知自我,平静的接纳自我,虔诚地演绎自我,对不理想的现状包容,与不完美的自我握手言和,对不如意的世界坦然接受,不因迎合而“内卷” ,也不因放纵而“躺平”,知足常乐,怡然自得,积攒内心的力量,享受自己的人生节奏,并从中感到自在、得意和快乐。

最极致的快乐,无需刻意追求,最顶级的荣誉,是淡泊名利,不计得失。在这个快乐至上的年代,最难得的反而是感知快乐。凡事过问本心,注重人生体验,每一份境遇都值得珍惜和感激,用一种超然的态度看待人生。“至乐无乐,至誉无誉”恰是一份值得你我共勉的清醒的智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