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污染防治的措施,2025年最新整理
PM2.5污染防治的措施,2025年最新整理
PM2.5是当前全球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PM2.5的定义、危害及其最新的防治措施,帮助您全面了解这一重要议题。
PM2.5,即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因其粒径微小,能够在大气中长时间滞留,并远距离传输。从环境层面看,它会导致城市能见度下降,产生阴霾天气,使空气质量恶化;就人体健康而言,其可滞留在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部分甚至穿透肺泡进入血液,还易吸附有毒有机物与重金属元素,引发哮喘、支气管炎、心血管病等各类疾病。
PM2.5的来源极为复杂,既包含自然界的风沙尘土、森林火灾、海水喷溅等,更主要的来源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如工业生产排放、公路扬尘、建筑扬尘以及能源燃烧等。鉴于PM2.5的严重危害和复杂来源,对其进行有效防治刻不容缓。以下是2025年关于PM2.5污染防治的最新措施整理。
优化能源消耗结构
传统的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大量排放污染物,是PM2.5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要大力开发核电、水电、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逐步改变能源消耗结构,提升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以此减少因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排放。
加强工业粉尘治理
工业生产过程是PM2.5的重要源头之一。一方面,要对现有除尘技术和设备进行改进,像传统的密闭式除尘、过滤式除尘、电除尘、喷水或喷雾除尘等,通过技术升级提高除尘效果。另一方面,积极采用新型除尘技术,例如以BME生物纳膜抑尘技术为代表的从源头控制粉尘产生的技术。传统除尘多是在粉尘产生后进行控制和收集,而新型技术聚焦于源头抑制,能大幅提升除尘效率并降低能耗。
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
机动车尾气尤其是柴油机动车尾气,是PM2.5的重要排放源。提高汽车排放标准,严格把控汽车尾气排放至关重要。同时,积极发展公交导向型城市交通,加大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鼓励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从而降低燃油消耗,减少汽车尾气中PM2.5等污染物的排放。这也是世界各国大城市的普遍做法,许多城市通过完善公交网络、提高公交服务质量等措施,引导居民绿色出行。
强化扬尘管理
建筑工地扬尘和道路扬尘在PM2.5来源中占比较大。对于建筑工地,应加强管理,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如设置围挡、对物料进行覆盖、定期洒水降尘、采用封闭式运输等,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扬尘产生。在道路扬尘治理方面,增加道路清扫频次,采用机械化清扫设备,提高清扫效率;对易产生扬尘的路段进行硬化处理,加强对渣土运输车辆的管理,避免车辆超载、遗撒等现象。
生物酶PM2.5治理剂
生物酶PM2.5治理剂是一种新型的治理手段,产品中的活性高分子成分带有正电荷,具有强力的吸附凝聚功效,使空气中的固体小颗粒团聚与产品中的液体凝聚成小液滴降落,从而净化空气;生物酶酶解技术还能强效分解祛除氨气、三甲胺、 硫化氢等VOCs有害气体,清除空气中异味及各类有害成分,从根源上解决光化学产生的PM2.5污染源,减少PM2.5增量,长效治理PM2.5污染。目前生物酶PM2.5治理剂已在大气污染治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PM2.5污染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径。
PM2.5污染防治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综合运用多种措施,持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