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懒,冰箱、洗衣机、马桶,都要定期清洁
别懒,冰箱、洗衣机、马桶,都要定期清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已成为现代家庭的标配。然而,这些看似干净的电器,如果不定期清洁,可能会成为细菌和病毒的温床,对家庭健康构成威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冰箱、洗衣机和马桶的清洁要点,帮助您打造一个更安全、更健康的居住环境。
为什么冰箱要定期清洁
冰箱是家庭中用来存放食物的重要设备,如果不定期清洁,冰箱内部就会成为细菌和霉菌的温床,给食品安全和家庭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细菌滋生是冰箱长期使用后产生的主要问题之一。冰箱内部的温度和湿度为某些细菌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特别是在食品存放不当(如未密封、存在食物残渣等)或冰箱老化、密封性能下降等情况下,更容易滋生细菌。这些细菌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急/慢性胃炎、腹泻、便秘等。
定期清洁冰箱的好处:
- 防止细菌滋生,保证食品安全:冰箱内部由于环境相对封闭,容易成为嗜冷菌生长的温床,若不及时清洁,会大量积累,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 消除异味:冰箱内部的食物若发生腐败变质,会产生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和氨等气体,导致异味,不仅会影响正常食物的口感,还可能会发生交叉感染,影响正常食物的新鲜度。
- 延长冰箱使用寿命:食物残渣和污垢可能会堵塞冰箱的排水孔和散热器,导致冰箱的工作效率下降,甚至损坏冰箱的部件;定期清洁则可保证冰箱的正常运转,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维修和更换的成本。
清洁频率建议:如果能够做到正确分类存储,建议3~4个月清洁一次;如果食物装载过多,则需要每月清洁一次。
哪些食物不宜放入冰箱
- 煮熟的米饭、海鲜、切好的水果和蔬菜、奶制品等食物未正确密封或储存在冰箱中的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细菌繁殖,引起食物中毒。
- 根茎类蔬菜、热带水果、腌制肉在室温下存放即可,放入冰箱冷藏反而会影响口感。
- 此外,速冻食品解冻后,细菌会迅速繁殖,不宜放回冰箱。
为什么洗衣机要定期清洁
洗衣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器之一,其卫生问题不容忽视。清洗衣物过程中掉落的污垢、洗涤剂的残留物及水垢等容易在洗衣机内部堆积,导致各种微生物滋生,再次洗涤时这些微生物可能重新附着到衣物上,导致过敏等健康问题。因此,定期清洁洗衣机是保证洗衣环境干净卫生、降低微生物滋生风险、避免感染的重要举措。
洗衣机内部的卫生隐患:
- 真菌通常以孢子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当洗衣机运转时,孢子可能会进入洗衣机内部,并可在潮湿的环境中繁殖。此外,洗衣机的密封胶圈、洗衣液盒和洗衣桶内的积水都有可能成为真菌滋生的温床。若长时间不清洗,将导致一系列卫生问题。
- 洗衣机内滋生的真菌可以通过污染衣物接触皮肤,导致皮肤感染,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等不适症状;霉菌等真菌产生的孢子可能会引起呼吸系统过敏反应。此外,一些病原微生物也可引起尿路感染等问题。
清洁建议:
- 将洗衣机放置在通风干燥处
- 使用专门的洗衣机清洁剂定期清除洗衣机内部的污垢和残留物
- 定期晾晒洗衣机内部的零件,尤其是洗衣液盒和密封橡胶圈
- 养成良好的洗衣习惯,内衣、外套分开清洗
- 衣物清洗结束后应及时晾晒,避免长时间存放在洗衣机内
为什么马桶要定期清洁与消毒
马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家庭卫生设施之一,也是容易藏污纳垢、蓄积病毒或细菌的地方。这些病毒、细菌的存在,不仅会影响马桶的卫生状况,还有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病毒或细菌可通过直接接触或气溶胶传播的方式,引起呼吸道、胃肠道感染等各种疾病。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共用一个马桶,可能会使健康人群感染病原体。因此,我们应重视马桶的卫生状况,坚持定期清洁和消毒,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马桶清洁的重要性:
- 使用马桶时,病毒可通过排泄物进入马桶,如果马桶没有被及时清洁和消毒,病毒就有机会在马桶表面存活并传播。比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可以通过接触马桶座圈、冲水按钮等表面传播,引起病毒性胃肠炎等疾病。
- 对马桶进行清洁可以去除表面的污垢和附着物,消毒则可以杀灭残留的病原体。清洁时,可使用含有消毒成分的清洁剂擦拭马桶表面,尤其是座圈、冲水按钮等部位,马桶水箱内也可加入专用的消毒水。同时,也要保持马桶周围的卫生,及时清除污物和水垢,并定期更换马桶刷,避免二次污染。
- 此外,马桶冲水时的气旋也会使病毒通过空气传播,所以冲水时最好将马桶盖放下。养成正确的手卫生习惯也是预防病毒传播的关键,便后应使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清洗双手,及时干燥。
个人和家庭如何预防病毒性胃肠炎
- 保证手卫生,坚持饭前便后洗手
- 保持环境清洁和适宜的室内温度,定期开窗,保证空气流通
- 家中若出现感染者,应及时清理其呕吐物和粪便,并对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消毒
内容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相约健康百科丛书——家庭的健康密码》
本书主编: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 暨南大学主任医师 梁晓峰,复旦大学教授 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