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红工夫茶:中国三大工夫红茶之一的历史与工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宜红工夫茶:中国三大工夫红茶之一的历史与工艺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chazj.cc/2103.html
宜红工夫茶作为中国主要的工夫红茶品种之一,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卓越的品质享誉国内外。从19世纪中叶问世至今,宜红工夫茶经历了从地方特产到国际知名商品的辉煌历程,见证了中国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历史渊源
起源与发展
宜红工夫茶问世于19世纪中叶,清道光年间,广东商人在五峰渔洋关传授红茶采制技术,设庄收购精制红茶,运往汉口再转广州出口。咸丰甲寅年到光绪丙子年,广东、江西、汉阳等地茶商到鄂西等地开设茶号,收购红茶,使得宜红得到发展。1861年汉口列为通商口岸,英国设洋行大量收购红茶,因由宜昌转运汉口出口,得名“宜昌红茶”,即宜红。
兴盛时期
1876年宜昌被列为对外通商口岸后,宜红茶出口量猛增,1886年前后为宜红出口最盛期,每年输出量达15万担左右,主销英国、俄国及西欧等国家和地区。20世纪50-60年代,宜红、祁红、滇红并列为中国三大出口工夫红茶。
产地环境
地理位置
宜红茶区位于武陵山系和大巴山系的湖北、湖南三市州,包括湖北的宜昌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的常德市二十余县,地处东经109°-112°,北纬29°-31°31′。
自然条件
该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年均温度14-18℃,无霜期长,茶树生长发育期长,有效活动积温高。年降水量1200-1600mm,且多集中在茶树生长发育的3-9月。土壤以黄棕壤、红壤、黄壤、酸性紫色土为主,pH值多在4.5-6.5之间,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无工业污染,非常利于茶树体内营养物质的形成和积累。
制作工艺
初制
- 萎凋:通过自然萎凋或加温萎凋的方式,使鲜叶散失适量水分,变得柔软,为后续揉捻做准备,同时引发内含物质的化学变化。
- 揉捻:借助机械力使萎凋叶卷曲成条,破坏叶细胞组织,让茶汁溢出,促进发酵进行,形成宜红工夫茶紧结的外形。
- 发酵:是形成宜红工夫茶色香味的关键工序,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促进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缩合,使茶叶形成特有的色泽和滋味。
- 烘干:分毛火和足火两个阶段,毛火高温快速,抑制酶活性,散失叶内水分;足火低温慢烘,进一步蒸发水分,发展香气,使茶叶达到合适的含水量。
精制
初制后的毛茶要经过毛筛、抖筛、分筛、紧门、撩筛、切断、风选、拣剔、整形、审评提选、分级归堆等工序,对茶叶进行精细筛选和整理,同时为提高干度、保持品质、便于贮藏和进一步发挥茶香,再行补火、清风、拼和、装箱,制成形质兼优的成品茶。
品质特征
- 外形:条索紧结秀丽,金毫显露,色泽乌润。
- 香气:香气清鲜纯正,带有独特的果蜜香甜,高扬持久。
- 汤色:汤色红艳透明,清澈明亮。
- 滋味:滋味鲜爽醇甜,醇厚饱满,回甘悠长。
- 叶底:叶底红亮柔软,匀整鲜活。
茶叶地位
- 历史贡献:宜红工夫茶在历史上是重要的出口商品,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在20世纪50-60年代,与祁红、滇红并列为中国三大出口工夫红茶,在国际茶叶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 文化价值:宜红工夫茶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和历史内涵,是宜昌、恩施等地茶文化的重要代表,其制作工艺和品饮文化代代相传,成为当地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热门推荐
秋日私语:描绘秋天的细腻笔触
《西海情歌》背后:可可西里环保志愿者的爱情与牺牲
AI歌曲《山河永定》引爆西山永定河文化热潮
GPU、CPU和MLCC:AI硬件的三大支柱
神农本草经:奠定中药学基础的养生智慧经典
亲密称谓里的心理学:从“宝贝”看东西方情感表达
研发项目财务管理实战指南:从预算到审计全流程解析
应县木塔和四合院:中国古代建筑技艺的双璧
冬季打卡龙门石窟&老君山,洛阳雪景绝美指南
鼠能隐身牛力大,十二生肖超能力全解析
医改新形势下,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五大对策出台
海南“两环”旅游公路体系成型,开启全域旅游新篇章
《小小新娘花》:一首歌里的青春回忆
27项专利见证匠心,印钞专家马立项入选大国工匠提名
江南省造珍珠龙银币:348万身价的晚清货币珍品
池州十大必玩景点全攻略:从九华山到杏花村,领略江南山水之美
从飞翔到追逐:梦境揭示的内心世界
一封家书,十年漂泊:古代游子的乡愁密码
甘南春秋自驾指南:从草原花海到藏族文化
广州至黄河九曲第一湾自驾攻略:穿越六省的壮美之旅
欧冠小组赛上演德意双雄对决:斯图加特主场迎战亚特兰大
斯图加特VS亚特兰大,谁能笑到最后?
澳门演艺学院戏剧学校:以角色扮演开启表演艺术之门
188米高空瞰泉城,济南新观景台成网红打卡地
登济南“泉城之眼”,188米高空览尽城市地标
22岁患颈椎病,医生提醒:这些预防细节不容忽视
揭阳图书馆持续优化公共阅读服务
稀世珍品:青岛市博物馆藏北宋钧窑鼓式瓷洗
青春期社交攻略:如何赢得同学好感
胶济铁路青岛博物馆开馆,5大展区再现铁路百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