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近90%,形成双核驱动全产业链布局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48:0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近90%,形成双核驱动全产业链布局

2024年,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48万辆,同比增长89.8%,这一成绩使得安徽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之一。通过集聚多家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供应商,安徽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01

“合肥-芜湖”双核联动,16市协同发力

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得益于科学的产业布局和政策引导。安徽省以“合肥-芜湖”为双核,其他市多点支撑,形成了一体化产业布局。合肥作为省会城市,拥有江淮汽车、蔚来汽车等整车制造企业,芜湖则聚集了奇瑞汽车等重要车企。两市在整车制造领域形成互补,共同引领产业发展。

除了合肥和芜湖两大核心城市,安徽其他14个地市也根据自身优势,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例如,宣城、池州、亳州等地发展零部件产业,铜陵、马鞍山等地则专注于动力电池材料生产。淮南、六安等地则在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和新型储能产业方面发力。各市分工明确,协同合作,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

02

完整产业链优势,打造新能源汽车“4小时产业圈”

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完整的产业链优势。据统计,当前在皖落地的至少有22家代表性整车厂商及整车基地,27家电池厂商及基地,12家电机、电控厂商及基地,以及众多智能座舱、智能驾驶零部件厂商及基地。至少有84家上市企业参与到安徽汽车产业链之中,涵盖了整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智能座舱等多个领域。

这种完备的产业链布局,使得安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具备了“4小时产业圈”的优势。在长三角区域内,一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可以在4小时车程内解决所需配套零部件供应。而如今,这一“产业圈”也在安徽省域内逐渐形成。多位汽车业内人士表示:“仅依托本土产业链,安徽目前已经可以独立造出一辆新能源汽车。”

03

技术创新引领,打造国际竞争力

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撑。在电池领域,国轩高科2023年全球电池装车量达到17.1GWh,位居全球第八;磷酸铁锂国内电池装车达到了15.8GWh,位居全国第三。在智能驾驶领域,杰发科技2023年车规级芯片全球出货量突破3亿颗,其中MCU出货量突破5000万颗,SoC芯片出货量超过8000万套,位居全球前列。

此外,安徽还积极布局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领域。北京卫蓝、清陶新能源等企业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为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技术储备。

04

经济效益显著,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崛起,为安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2023年,安徽汽车产量达到249.1万辆,占全国的8.3%,新能源汽车产量86.8万辆,占全国的9%,汽车出口114.7万辆,占全国的23.4%,分别居全国第2位、第4位和第1位。这些亮眼的成绩,充分展示了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强劲实力。

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带动了就业和税收的增长。据统计,2023年,安徽已拥有中鼎集团等一批营收超百亿元企业、伯特利等一批超10亿元企业、昌辉电子等一批超亿元企业的零部件企业梯队。2023年全年、2024年1月至2月全省汽车零部件出口分别同比增长54.9%和71.8%。

05

政策支持持续加码,未来前景可期

为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安徽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23年,安徽省汽车办联合12部门印发《支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发展工作方案》,提出到2027年创建一批省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基地,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此外,安徽省还积极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支持合肥庐江高新区静脉产业园、阜阳首太新能源产业园等打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示范基地。同时,鼓励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与综合利用企业通过共建方式构建区域化回收中心,共享回收、贮存、转运网点,建设数字化回收服务平台。

随着政策的持续支持和技术创新的不断突破,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必将迎来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提供强大动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