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上海第一人现身崧泽遗址,13座古塔诉说城市千年史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27:0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海第一人现身崧泽遗址,13座古塔诉说城市千年史

上海,这座被誉为“东方巴黎”的国际大都市,不仅拥有繁华的现代都市景观,更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近期,上海博物馆(东馆)推出“宝塔乾坤:上海圆应塔遗珍展”,展出300件珍贵文物,引发市民游客观展热潮。这一展览不仅展示了上海的古塔文化,也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这座城市的悠久历史。

01

崧泽遗址:上海历史的源头

在上海市青浦区赵巷镇崧泽村,一片农田和河流的掩映下,低调地矗立着一座讲述上海历史源头的博物馆——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博物馆馆舍不高,但错落有致的建筑布局宛如古老村落的剪影,完美融入周边江南水乡的人文和自然风貌。

作为在原址建立的上海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崧泽遗址博物馆今年将迎来开馆十周年。据馆方统计,自开馆以来,已接待观众70万余人次,举办各类社教活动500余场,惠及观众达20万余人次。这里不仅是展示崧泽遗址的窗口,更是公众了解上海6000年前历史的窗口,传承上海古今文脉的重要场所。

1957年,崧泽遗址的发现打破了“上海无古可考”的说法。当时,上海文管会的黄宣佩先生与上海博物馆考古部的孙维昌先生在青浦县(现为青浦区)进行考古调查时,意外发现了崧泽遗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考古发掘,这里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包括“上海第一人”、“上海第一房”、最早的水井、最早的粳籼两种栽培稻等,揭示了上海6000年的文明史。

崧泽遗址博物馆的展厅入口处,仿造当年遗址发掘时的地层剖面,上面浮现着陶器、玉器上的刻划符号,以及一些陶器和贝壳遗存。馆内基本陈列模拟遗址环境,通过展柜展出出土文物,同时复原了考古发现的场景,如“上海第一井”、“上海第一房”等,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身体验6000年前上海先民的生活。

02

上海的古塔:历史的见证者

上海现存13座古塔,每一座都承载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其中,圆应塔(西林塔)是上海最高的古塔,位于松江区西林禅寺内,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1993-1994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对圆应塔进行修缮时,发现了千余件珍贵文物,包括佛教造像、法器、玉器、铜器、钱币等,年代跨度从南朝至清代中晚期,数量之多、品种之繁,在全国均属罕见。

兴圣教寺塔(方塔)位于松江方塔园的中心,建于北宋熙宁、元祐年间(1068-1093),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其塔身袭唐代砖塔形制成四方形,故俗称为“方塔”。方塔是我国佛塔修缮中完整保留宋代斗拱最多的古塔之一,现存古代斗拱177朵,其中宋代斗拱占63%。

龙华塔是上海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宋代楼阁式塔,明人冯迁称赞其为“千年飞塔”,更有沪上“宝塔之冠”的美誉。塔为砖木结构,七层八面,每层飞檐高翘,角挂风铃,姿态雄奇,造型美观,玲珑剔透。

03

文化传承与现代融合

上海在现代化进程中,始终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崧泽遗址博物馆的建设,体现了上海在遗址保护方面的创新精神。而13座古塔的保护与展示,更是展现了上海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与珍视。

这些文化遗迹不仅见证了上海的历史变迁,也成为现代城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它们提醒着人们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每一位市民和游客都能感受到上海的历史脉搏。

上海,这座既现代又古老的城市,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崧泽遗址和13座古塔,如同一部部厚重的历史书卷,等待着人们去翻阅、去品味。它们不仅是上海的过去,更是上海的现在和未来,是这座城市生生不息的文化灵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