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医用酒精使用全攻略:从消毒原理到注意事项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29:5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医用酒精使用全攻略:从消毒原理到注意事项

医用酒精是家庭常备的消毒用品,广泛应用于皮肤消毒、物品清洁和防疫消杀。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它。本文将详细介绍医用酒精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让你在防疫期间更加安心。

01

医用酒精的成分和消毒原理

医用酒精通常指浓度为75%的乙醇溶液。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介绍,75%酒精可有效灭活病毒。酒精可以让蛋白质变性,因此具备杀灭微生物的效果。然而,低浓度酒精的杀灭作用差,而高浓度酒精会让微生物表面的蛋白质过快凝固,酒精无法深入其中,效果较差。实际研究发现,浓度在75%附近的酒精,具有很强的杀灭效果。

02

使用场景

伤口消毒

70%~75%的酒精只能用于伤口周围正常皮肤的消毒,而不建议直接用于伤口。原因有三:

  1. 酒精不仅可使细菌内部的蛋白质变性,而且会使人体细胞内的蛋白质失活。人体正常皮肤有一层角质层保护,而当酒精直接作用于角质层受损的创面时,会直接导致细胞活性下降,从而加深创面。
  2. 正常皮肤的真皮层及皮下存在丰富的皮神经,对疼痛刺激非常敏感。当皮肤破损形成创面后,皮神经直接暴露,此时如使用酒精消毒,会刺激皮神经而产生强烈的疼痛感。
  3. 70%~75%的酒精具有一定的脱水性,长期使用可导致伤口表面过度干燥和脱屑。

物品消毒

日常家居清洁是保障健康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流感高发期或流感患者康复后,更需要加强清洁和消毒。然而,许多人在进行家庭清洁消毒时,往往存在一些误区,不仅可能降低清洁效果,还可能带来健康隐患,甚至导致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6个常见的错误清洁消毒方法 很多人都中过招

日常打扫卫生时,很多人都会用到消毒产品,尤其是流感防控期间,消毒产品使用频率会更高。然而,不少人对消毒产品的正确使用并不了解,存在诸多过度使用或错误操作情况,下面6种就是常见的错误使用和操作方法:

1 大面积喷洒酒精消毒空气

酒精具有高度易燃性,在密闭空间中大量喷洒会使空气中乙醇浓度升高,不能使用75%或以上浓度的酒精大量喷洒做空气消毒,尤其密闭空间内。空气中乙醇浓度>3.3%时,遇到明火或静电可能引发火灾甚至爆炸。

此外,吸入过多酒精蒸气可能对人体的呼吸系统产生刺激,导致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因此,不建议用酒精喷洒空气消毒,保持室内通风和使用专业空气消毒设备才是更安全有效的选择。

2 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金属或皮革制品

氯消毒剂含有活性氯,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对金属和皮革制品会产生腐蚀作用。金属表面接触氯后,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容易加速生锈的氯化物或氧化物。而对皮革制品,氯会破坏其胶原蛋白结构,使其变脆、变硬,同时还可能与染料发生反应,导致褪色或留下斑点。

为避免损坏,金属表面可选用非腐蚀性消毒剂,皮革制品则应使用专用清洁剂或酒精湿巾进行清洁。

3 直接将消毒剂用于人体消毒

次氯酸或酒精等高浓度消毒剂通常含有强氧化性或腐蚀性的化学成分,吸入这些物质后,它们会刺激呼吸道黏膜,破坏上皮细胞,导致咳嗽、喉咙疼痛,甚至引发黏膜炎症或损伤。而接触皮肤时,这些成分会破坏皮肤的保护屏障,引起干燥、红肿、瘙痒,甚至导致灼伤或过敏反应。

因此,使用消毒剂时需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和手套,避免高浓度直接接触或吸入。

4 消毒剂浓度过高或过低

消毒剂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效果。浓度过高时,消毒剂中的化学成分可能对人体皮肤、呼吸道和眼睛造成刺激甚至损害,还会腐蚀家具表面或设备。而浓度过低时,杀灭病原体的能力不足,无法达到应有的消毒效果,容易留下健康隐患。

用于消毒常触摸的器物表面,常用75%酒精或同等效力消毒湿巾,直接擦拭。如地面,可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拖洗,但30分钟后应使用清水清洗,如果家庭内多人出现感染,浓度需提高至1000mg/L。

500mg/L含氯消毒剂的正确配制方法如下:

方法一:水+含氯泡腾片
500ml水+泡腾片1片(250mg/片)

方法二:水+84消毒液
990ml水+有效氯含量为5%的84消毒液10ml

另外,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含氯消毒剂要求现用现配,密闭容器中有效期为24小时;二是因泡腾片和84消毒液均有不同规格,使用前请务必按照说明书配比,以保证消毒效果。

5 不同类型消毒剂混用

不同类型的消毒剂混用可能产生危险的化学反应或降低消毒效果。例如,84消毒液(含氯)与酸性清洁剂混合会释放有毒的氯气,严重时可能导致中毒。而季铵盐类消毒剂与肥皂混用可能发生酸碱中和,失去消毒剂活性。甚至某些混用还会生成刺激性气体或腐蚀性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物品表面造成损害。因此,使用消毒剂时需了解其成分,避免随意混用,确保安全和效果。

6 洗涤剂中加入常用消毒剂

在洗涤剂中加入非医用消毒液可能起不到实际的消毒效果。洗涤过程中,大量的水会稀释消毒液,使其浓度过低,无法有效杀灭病原体。而含氯消毒液可能腐蚀洗衣机的金属部件和内胆,缩短设备使用寿命。

此外,混合使用洗涤剂和消毒液可能产生化学反应,释放刺激性气体或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因此,洗涤衣物时建议分开处理,必要时用高温或单独的消毒程序代替。

这4个清洁环节很重要 但经常被忽视

通风不足、对高频接触物品清洁不彻底、未及时清洗清洁工具以及缺乏个人防护,都是常见的疏漏。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环节,实际上是阻断病毒传播、维护家庭健康的重要保障。掌握正确的方法,避免这些易被忽视的问题,才能确保清洁和消毒的全面有效性。

1.忽略通风:单纯依靠清洁和消毒,不通风可能导致空气中病毒残留。
→正确做法: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2.忽略高频接触物品清洁:如手机、钥匙等物品未清洁,可能导致病毒传播。
→正确做法:可以使用75%浓度医用酒精擦拭高频接触物品。

3.未清洗清洁工具:清洁后,抹布、拖把等工具未清洗消毒,可能成为新的污染源。
→正确做法:及时清洗和消毒清洁工具。

  1. 未进行个人防护:清洁时未佩戴手套和口罩,可能导致化学物质或病原体直接接触皮肤和呼吸道,增加感染或刺激的风险,所以需做好防护措施,以确保安全。

科学有效地清洁消毒 可以这样做

· 家具清洁:家具中经常接触的地方,如家具用品、玩具、用具、厕所、浴室及地板。建议每天使用消毒剂进行清洁消毒(非金属表面可用500mg/L含氯消毒液;金属表面建议使用70%酒精)。消毒后待干,再用清水清洗并擦干。

· 污染物清理:若地面、家具或衣物被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如呕吐物、粪便或呼吸道患者的痰液),需先清除污物,再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金属表面建议使用70%酒精)。

03

使用注意事项

  1. 安全提示:医用酒精具有易挥发、易燃烧的特点,火灾危险性属于最高等级的甲类。使用时要远离火源,避免在密闭空间大量喷洒。储存时要注意密封,放置在阴凉、通风处。

  2. 浓度控制:过高或过低的浓度都可能影响消毒效果。75%的酒精最适合消毒,过高浓度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酒精进一步进入细菌内部,降低消毒效果。而低浓度酒精的杀灭作用差。

  3. 与其他物质混用:不能将医用酒精与84消毒液等混合使用,否则可能产生危险的化学反应。

  4. 使用范围:医用酒精不适合用于大面积的空气消毒,也不建议直接用于人体消毒。

04

常见误区

  1. 用酒精擦浴可以退烧:使用酒精擦浴可能导致出现酒精中毒、惊厥等不良后果。

  2. 大面积喷洒酒精消毒空气:存在火灾风险,且吸入过多酒精蒸气可能对人体的呼吸系统产生刺激。

  3. 直接将消毒剂用于人体消毒:高浓度消毒剂可能对人体皮肤、呼吸道和眼睛造成刺激甚至损害。

  4. 不同类型消毒剂混用:可能产生危险的化学反应或降低消毒效果。

医用酒精在家庭卫生、小伤口处理和防疫消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是大众普遍关心的话题。医用酒精虽然常见,但使用不当可能带来安全隐患。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大家能够科学有效地利用医用酒精,为家庭健康保驾护航。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